APP下载

大年初一的读书声

2015-08-30韦国景

红豆 2015年9期
关键词:读书声小孩奶奶

韦国景,1950年生于广西都安县大兴乡骨龙村太下屯,壮族,高级政工师,三级警监。

现在开车去我的老家——都安县大兴乡骨龙村太下屯,先到乡政府所在地九屯街,再驶上盘旋于崇山峻岭、时隐时现的白色水泥公路,七拐八弯,上上下下,半个钟头就到了。可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这山沟里会通公路,那时老家人赶九屯街,来回要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小孩经常闹着要跟大人去九屯街看汽车,大人不让去,就哄着说街上有人专门偷小孩,不能去,要在家好好读书,读好书以后就可以上街,还能去县城。

说到读书,我们老家还有个习俗,就是每到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大人就把小孩从温暖的被窝里叫起来读书。此时,深山里的这个壮族小村屯,便家家户户都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为什么要在大年初一早上读书呢?据爷爷和奶奶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是最要紧的一天,列祖列宗都在天上看望着自己的子孙,这一天早早起来读书,祖宗就保佑子孙们读得书,做成大事。我爷爷一九五九年逝世,村里人说那时没有东西吃,是饿死的,但在他生前,每次挑柴火到街上去卖,舍不得买点东西吃,却总不忘记给孙子们买回读书用的纸和笔。我奶奶不识字,也听不懂汉语,但她却喜欢在大年初一听小孩读书。有一次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大哥就起来点灯读书了。我被奶奶叫醒后,不情愿地拿着语文课本来到饭桌前坐下,翻开书本却没读出声音。奶奶就问我怎么不读出声来,我没好气地说:“读出声你又听不懂。”奶奶并不怪我顶撞她,仍温柔地说:“乖孙儿,读吧,奶奶听得懂,奶奶喜欢听!”看着奶奶满脸期盼的表情,我好象明白了什么,急忙张开嘴巴念出声来。奶奶拄着拐棍,边走边听我读书,走到窗前停了一会儿,她好像听到了村上其他小孩的读书声,于是兴奋地回过头来对我和大哥说:“孙儿们读呀,再读大声点!”我大哥立刻大声朗诵:“夏天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我也不甘落后,高声大喊:“上下来去大小多少……”呯!呯!呯!不知谁家放了几个鞭炮,我就停下来不念书了,跑到窗前去看谁在放鞭炮,奶奶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只要你努力读书,以后就有钱买多多的鞭炮来烧。”啊,读书就有鞭炮放,读书就有新衣服穿,读书就有吃不完的大米饭,读书就要什么有什么。对大人们的话,我将信将疑,但也别无选择。

读书伴随着我,经历了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时代,又度过了啃树吃糠饥寒交迫的年头。一九六四年,我考上都安五中(保安中学),那时小学毕业生能考上初中的不多,因此我的确风光了一阵子。全家人都为我读书的事忙活起来,奶奶把仅有的一块五角私房钱交到我手上,母亲忙着给我做布鞋,姑妈送来几尺土布给我做替换的新衣服,父亲正愁着为我筹学费,在部队当了连级干部的叔父来信说,我们家出一个初中生不容易,读书的费用他全包了,而且以后每月给我五块钱的生活费。啊,我真的有钱用,有新衣服穿,有大米饭吃了(我们从小吃玉米饭,上初中以后在学校都吃大米饭)!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努力读书的好处。

上初中以后,每年初一我照例早早起来读书,奶奶也照例认真地听着。因为我朗诵唐诗有节奏,她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觉得好听,就夸奖我读得好。一九六六年,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席卷中国,老家大年初一读书的旧习俗被革掉了,我奶奶直到一九七五年逝世,她再也没能听到大年初一的读书声。

在“文革”期间,我这个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游街示众,斗打关押,历经了九死一生的磨难。一九六九年腊月二十八,我从保安中学的土牢房里释放回家,因久无音信,家人原以为我已经死了,此时见我,母亲和奶奶不禁失声痛哭。到大年初一,我早上起来闲着无事,便随手拿一本书翻看,奶奶急忙摆手不让读。我回老家参加农业生产,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已和上学无缘。

一九七零年九月,为响应毛主席关于迅速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号召,我随着都安县一百人的队伍,到广西罗城矿务局参加民兵夺煤大会战,笫二年我被转为工人,第四年便转为国家干部。20世纪70年代,在外地工作的人每年都要过革命化的春节,不放假,也很难请假,我直到一九七九年才得回家过一次年。记得是年三十晚我才到家,因为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很累,吃完年夜饭就早早休息了。不知睡了多久,我在梦中被惊醒,哗啦哗啦……是什么声音?我再清醒清醒,啊久违了,是大年初一的读书声!我的侄子们也正在煤油灯下读书呢。我翻身起床,走到奶奶曾经站立过的窗前,倾听着从各家各户汇集起来,又传播开去的读书声。那声音阵阵,此起彼伏,如歌如潮,美妙动听,响彻云霄,传出山外……我感慨万千,禁不住仰望着逐渐泛白的天空喊道: “奶奶,您听到了吗?”

那不绝于耳的读书声始终是我前进的动力和号角。我一面工作一面自学高中课程,一九八七年我参加成人高考,终于考上了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圆了大学梦。毕业后,我发表的一些专业论文,也得到各方好评。沿着文化知识的阶梯,我不断登攀困难的高峰,创造新的工作业绩,并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从罗城调到桂林,又从桂林调到南宁。虽然我再也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但是无论我在哪里,每到大年初一,老家的读书声总在我的耳边响起。久而久之,我便从中悟出了几点道理:一是读书很重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提升人的人生价值,读书是对人生崇高目标的追求,是人生境界,所以有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二是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教育培养,必须从小从早抓起,使人从小就养成勤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大年初一读书的习俗,彰显我们祖宗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对现在一些家长忙着赚钱,忽视对小孩的教育是一种警醒:“人生欲念千千万,且莫图利忘教子; 想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三是时间要珍惜。初一晨读,使人意识到,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是所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必须从头抓紧,刻苦学习,努力奋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责任编辑 练彩利

猜你喜欢

读书声小孩奶奶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奶奶驾到
车胤萤光苦读终所成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笑声、掌声、读书声构建精彩的课
返璞归真,让语文味更芳醇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