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及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
2015-08-30卢桂冬
卢桂冬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及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
卢桂冬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从浙江省外向型企业的英语需求调查发现,员工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比较重要,既懂专业又有良好英语水平的本科生最受企业欢迎,毕业生英语总体水平和技能较好,但在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差距。根据调查结果,大学英语课程应设置为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基础阶段课程,以及以增加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提高阶段课程。
英语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大学英语
一、引言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大学英语的教学一定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了解社会对英语的需求情况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浙江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区域经济特色比较明显,对外贸易非常活跃。为了使地方高校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英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省经济的发展,对本省的英语社会需求调查有助于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因为“外语需求分析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1]19,也是英语课程设置的起点和基础。
二、文献综述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需求分析进入了外语教育领域。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分类,Brindley(1989)把需求分成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3],Hutchinson&Water(1987)认为需求包括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他们还提出了具体的需求分析模型[4],Robinson(1991)把需求分成目前情景需求和目标情景需求[5],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1]20。虽然这些需求的分类不同,但本质和内涵是一致的,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需求分析,一类是以过程为导向的需求分析。不同的学者还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分析模型,如目标情景分析模型、目前情景分析模型等。
随着需求分析研究的深入,国内很多学者进行需求分析的实证研究。有的学者以不同学习者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学习需求情况(如刘丽、崔景珍、李养龙)[6][7][8],这些研究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的学者把需求分析与ESP课程相结合进行研究(如蔡基刚、李娜)[9][10],还有的学者把需求分析与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相结合进行研究(如陆秀英、黄兵)[11][12]。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需求分析大多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个人学习需求分析,只有少数涉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英语需求分析(如夏春燕、胡学文)[13][14]。但是英语社会需求分析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础工作。通过英语社会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改革才能更有方向和目标。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浙江省内工作中有英语需求的100家外向型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根据Hutchinson&Water的需求分析模型和陈冰冰(2010)提出的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理论自行设计。问卷第一部分是企业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英语的社会需求,包括企业需要的毕业生类型、企业对员工英语应用技能的具体需求和毕业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现状三个维度共30个问题,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第三部分是2个开放性问题,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当前企业中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中涉及大型企业24家,中型企业38家,小型企业30家,调查对象中高层员工占16.48%,中层员工占30.77%,普通员工占52.75%,他们的工作时间从2年到30年,问卷回收后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后随机抽取10家企业为电话访谈对象,旨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补充。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需要的毕业生类型
在企业招聘的毕业生类型中,比例最高的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76.09%)和非相关专业但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且英语水平好的本科生(44.57%),比例相对较低的是非相关专业但英语水平好的本科生(29.35%)、相关专业的研究生(18.48%)、非相关专业但英语水平好的研究生(10.87%)、非相关专业但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且英语水平好的研究生(6.52%)。调查数据表明,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是很高,但对专业知识有较高的要求,既懂专业又有较好英语水平的本科生,即复合型人才特别受欢迎。同时,调查数据显示,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受欢迎。这一现象有悖于当今社会不断提高的学历要求,但访谈中了解到研究生提出的薪水比本科生要高,除了大型的研究性较强的企业外,一般的企业不愿增加成本,而且他们认为本科生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除了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外,89.13%的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对英语水平有要求,而且最低要求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大学英语六级(47.56%),大学英语四级(31.71%),英语专业四级(12.19%),英语专业八级(2.44%),英语应用能力A级(3.66%),英语应用能力B级(2.44%)。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认可度较高,而英语专四、专八以及英语应用能力A级和B级在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能够满足企业对英语的职业需求。因此,获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条件。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有较大的适用度,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时,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要传授给他们专业知识。
(二)企业对毕业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具体需求
调查中,82.61%的企业认为员工的英语技能对企业的经济成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具体的英语技能需求上,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员工的英语综合能力(77.17%),其次是听说能力(76.09%)和写作能力(73.91%),接着是阅读能力(67.39%)和翻译能力(63.04%)。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是工作中经常或有时要用到的技能。如果某项技能在工作中使用频率越高,说明该项技能越重要,越有迫切的需求。调查结果(见表一)显示,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英语技能是:各类应用文写作(75%)、业务方面的英语口语交流(66.30%)。数据显示,工作中英语的听说技能和写作技能尤其重要。访谈结果也支持这一数据。大多数访谈对象强调英语听说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们谈到,在业务往来、客户开发、跟客户的谈判和交流中都要用到听说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间的来往更多的是电子邮件的往来,所以应用文写作也是频繁的事情。
表一 工作中英语技能使用频率
调查数据表明,企业对员工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迫切的需求。大学英语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调查结果为今后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三)毕业生的的英语职业能力现状。
从企业对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来看,51.09%的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单位所交付的工作,但完全能够胜任和比较能够胜任单位所交付的工作的比例不高,分别只有8.70%和28.26%,还有11.95%的毕业生比较不能胜任所交付的工作。企业的员工是经过筛选的,从数据来看,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企业对毕业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具体评价来看(见表二),59.79%的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比较好,只有5.4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总体水平不太好。对于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这些技能比较好,认为不太好的比例最高不到12%。数据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基本技能持着比较肯定的态度,但对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不太满意,认为这三项比较好的分别只有46.74%,42.39%,35.86%,认为这三项不太好的却有10.87%,16.30%,27.18%。
表二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具体评价
调查中,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应用能力较弱(78.13%),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57.81%),专业理论知识缺乏(39.06%)。该项数据与企业对毕业生英语职业能力的评价一致。访谈的结果也支持这一数据。大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英语职业能力方面和性格方面。英语职业能力方面主要是实践应用能力差,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其次是沟通协调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其中一个资深的高层领导说毕业生的其它能力在工作中都可以慢慢培养出来,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很难,她提到有些工作了好几年的员工到了国外根本开不了口,由于跨文化知识的缺乏,他们不知道跟老外谈些什么。与毕业生性格方面有关的主要问题是浮躁、不肯吃苦、缺乏耐心、频繁跳槽等,这也是企业最感头疼、抱怨最多的一个方面。
该调查结果反映了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再一次为今后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
五、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需求分析是为实施和改进下一步教学计划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过程。”[15]根据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结果,设置比较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社会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很受企业的欢迎。因此,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多层次、模块化的特点。多层次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课程,包括基础阶段课程和提高阶段课程。模块化指的是根据社会和学生需求,旨在拓展和提高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方式。它主要指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的拓展性课程。
(一)基础阶段课程。基础阶段课程主要是通用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英语视听说》、《日常交际英语》、《英语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巧》、《中国文化》。这一阶段的课程为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成为应试教学,四六级考试不能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很多企业把它作为应聘的条件之一,所以学校应鼓励学生参考,以便学生在找工作时可以增加一个筹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阶段课程。提高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大学英语的拓展课程,包括语言技能强化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两个模块。语言强化类课程包括《高级英语视听说》、《应用文写作》、《翻译实践》、《高级英语阅读》,《研究生英语》;专业类课程包括《商贸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管理英语》、《国际商法》《学术英语》、《电子商务》《计算机英语》等。这些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增加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填补他们在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他们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英语技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开设时间。学生入学后按测试成绩分为ABC三个类型进行分级教学。英语基础较好的A型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第一学期修读基础阶段课程,第二学期修读提高阶段的语言强化类课程,第三第四学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修读提高阶段的专业类课程。英语基础一般的B型班学生第一第二学期修读基础阶段课程,第三学期修读提高阶段的语言类强化课程,第四学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修读提高阶段的专业类课程。基础较差的C型班学生第一到第三学期修读基础阶段课程,第四学期修读提高阶段的语言强化类课程。不管是哪个类型的班级,修读完两年的英语必修课后,大三大四可以以选修的形式从提高阶段的专业类课程中选修一门课程继续学习,这样可以保证那些希望继续学英语的学生四年不断线的学习,防止学生因英语教学断层而出现英语水平下滑。但是,提高阶段的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不管是基础阶段课程还是提高阶段的课程,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可以建立语言模拟实验室,校企合作、专业实习基地等,以此增加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和专业实践机会,消除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不足。当然,这一切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
六、结论
英语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揭示了目前毕业生英语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结果,建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基础阶段课程和提高阶段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大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提供社会所需的英语人才。但是当今社会变化很快,今后的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将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持续性的、动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
[3]Brindley,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me Design[A].R.K.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63.
[4]Hutchinson,T.&A.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183.
[5]Robinson,P.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c.,1991:28.
[6]刘丽,刘梅华.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8(6):68-73.
[7]崔景珍.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106-109.
[8]李养龙.理工科新生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115.
[9]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5):47-50.
[10]李娜,胡伟华,刘丽.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ESP教学实证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273-276.
[11]陆秀英,王雅丽.基于需求分析的模块化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6):174-176.
[12]黄兵.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需求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186-189.
[13]夏春燕,晏晓蓉.社会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社会科学版)[J].重庆大学学报,2003(6):57-59.
[14]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12-17.
[15]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
A Survey on English Social Needs and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Provision
Lu Guid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A survey on English social needs is conducted in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hat enterprises setfor graduates.It is found that staff’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y especially listening,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are more important,and undergraduates with excellent English proficiency are more popular for enterprises.However,there is a gap between enterprises'voc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graduates' English command.In terms of survey results,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hould be set as basiclevel courses targeted at improving language ability and high-level courses aiming to teach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vocational English practice ability.
English social needs;curriculum provision;College English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2.016
2015-04-12
本文为2013年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编号:2013B111)的成果之一。
卢桂冬(1971-),女,浙江临海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