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的礼仪渗透
2015-08-29陈欣
陈欣
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我们要利用美术课堂,充分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渗透点,做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仪。
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形式及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礼仪教育。
我校是一所礼仪特色校,因此校徽也充分体现了礼仪教育。如在学习二年级《多彩的挂饰》一课时,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徽入手,将其设计成一个挂饰,在设计的过程中渗透挂饰的结构知识等。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挂饰同时对于挂饰的制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既加深了对校徽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知礼、懂礼的意识,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美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学生对美的感悟启发心智。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表现美的同时,抒发情感,并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上一年级《勤劳的小蚂蚁》一课时,我先通过给学生看小蚂蚁与同伴合作搬食物的视频以及建房子的真实照片,引导学生感悟勤劳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学习本课时恰逢“五一”劳动节,我又延伸到了劳动节的来历以及勤劳做事的好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课堂上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了解了蚂蚁,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渗透了同学间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互助精神。
美术课不是品德课,不是依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依靠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得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的一门课。
美术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自然地渗透礼仪教育。
学校每个月都有一个“月教育主题”,如十一月的教育主题是“感恩礼”,在这个月当中我们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结合这个月教育主题,在讲授一年级《找妈妈》一课的课后拓展环节中,我配合着欢快的乐曲,让学生欣赏了小鸡与妈妈在一起的快乐画面,然后转到孩子与妈妈在一起时欢乐的画面。通过这些照片让学生感受妈妈对自己平时的照顾,回忆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爱,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妈妈的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并且了解到做人不能只是一味地索取,也要付出,要回报。由此,再引导学生感悟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认识到爱都是相互的,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并从中学会感恩。
总之,美术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渗透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