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2015-08-29宋海琼
宋海琼
[内容提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一日之功,必须使之贯彻国民教育全过程。而教育离不开教师,以培养教师为宗旨的师范院校在这一过程中责任重大。师范院校必须清醒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紧迫性,并有针对性地将宏观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加以具体化,提出大学生认同、接受的具体价值观,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程度直接关系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完成与否。因此,以培养教师为宗旨的师范院校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师范院校必须清醒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紧迫性,并有针对性地将宏观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加以具体化,提出大学生认同、接受的具体价值观,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师范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师范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师范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这是一种将外在约束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校大学生能否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和引导的成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师范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不良社会风气在校园泛滥蔓延。大学校园与初高中校园截然不同,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骤然减小的学习压力使大学生们的社交意愿激增,不仅热衷于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更对校园外的社交活动充满好奇。随着大学生自发的、抑或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大学生“90后”占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风气的巨大变化,再加上其“独生子女”的“自我、单纯、任性”的个性特征,使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思潮乘虚而入,在大学校园得以传播、蔓延,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泛滥的主要表现,同时还伴随其他形式的不良风气,如互相攀比、及时行乐、好逸恶劳等等。“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以是否使自己获利、是否利于自我发展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连入党这样严肃的事情也被冠以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所谓“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是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真实写照。
其次,偏重职业技能教育的倾向普遍存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逐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关注度持续升温。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日益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指挥棒”,注重专业课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常态化。相应的,在价值取向上,树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责任感,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价值观就成为必然。这种以职业价值观教育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做法,是以以偏概全,不可取的。应该将职业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框架中,并在其指导下加强教育,方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再次,网络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至关重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东西方文化、现代与传统空前地交织、碰撞、博弈,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给了大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另一方面网络的大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网络的影响无所不在,大学生尤其是网络世界的钟情者和主力军。然而,海量的网络信息内容庞杂、良莠不齐,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看,网络革命性地变革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如网络提供了海量的名师名校专业教学视频、免费优质的各级各类论文数据库、大量的前沿讲座、名家论坛等,使其告别了传统的囿于时空局限的学习模式。“一网知天下”为当代大学生开阔眼界、认知世界提供了便利。电商、网购的大发展,种类繁多的网络游戏,催生了“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新型生活方式。从负面看,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网络中,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族不同文化、思想、习俗、宗教、生活方式等异彩纷呈,甚至有些极端思想也披着民主、自由、时尚等外衣得以迅速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冲击;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起着侵蚀和消磨的作用,使大学生无所适从,价值取向混乱。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着三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想状态,公民个人层面崇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而公民是一个大的范畴,由不同群体、阶层等构成。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必然要与不同群体特有的属性和特征相结合,实现具体化,形成不同群体接受和认同的具体价值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精神支撑功能。
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有活力和朝气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勤勉好学、崇尚真善美,渴望成才,其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基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倡导“爱国、勤学、修德、成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目标,应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其中,“爱国”是核心。大学生历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古有梁启超所著《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做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3]。大学生是否具有爱国情怀,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使大学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献身国家的庄严使命统一起来,将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勤学”是本分。自古以来,学生的天职就是以学为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千百年来莘莘学子的真实写照。所谓勤学,就是面对信息化、知识爆炸时代的严峻挑战,更加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勤学必须本着“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精神加以践行,方能无愧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一员。而且,“勤学”还是“成才”的基本前提。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只有通过勤勉学习,大学生才能具备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基本人文素质。
“修德”是根本。“德”为做人之根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就是核心和精髓。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即为《道德经》,中心思想就是论述世间万物因“道”而生,因“德”而恒久。儒家更是凸显人在现世的道德修为,只有“贤德”之人才能称为“君子”,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对“德”的高度重视就体现在方方面面。众所周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准则。“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党对青年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世纪,面对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利益诱惑,全面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交锋,尤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否则,习近平同志援引北大原校长蔡元培的话“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将成为现实。
“爱国、勤学、修德、成才”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目标。恰如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一样,在党的十八大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下,凝练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目标,能够更好地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最基础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范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这项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和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凡事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主要应从教育活动的两个关键要件——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大环境——校园文化入手,探索师范院校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首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而教育又是以培养人为根本宗旨的特殊生产活动,由于教育活动的“产品”是人,因此掌控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和意义就非同寻常,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在国民教育全过程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必须首先做好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着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我们打开国门,好的东西可以进来,坏的东西也能进来产生不好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社会风气。教育这片净土也未幸免,在“象牙塔”中的教师也不同程度地沾染了“收受礼品、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引起社会严重不满。因此,必须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准则,整顿现有教师队伍,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只有教师队伍道德水准达标,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因为师范院校是师资队伍的基地,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的教师。因此,师范院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基础性、根源性特征。必须抓紧抓好这一源头建设,方能为师德建设,进而为广大未来的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好效果。
其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个体对外在思想价值的认同、接受进而实践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能否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最终要取决于学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认同,触动心灵,进而转化为行动,是教师所无力掌控的。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同样的教育过程和内容,其效果是千差万别的。由此可见,在教育活动中,真正的主体,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凸显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活动不外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环节。在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教育,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在系统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上,促使其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主动践行。在实践教学环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进行红色文化主题日,组织大学生就近到革命纪念馆(所)、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参观见学,使他们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之下,引发心灵、思想深处的触动,对课堂所学有一个深刻反思的过程,进而对所学“真信、真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再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外在力量。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认同、接受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仅仅依靠广大教师所能完成的。正如民族精神一样,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熔铸在每一代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而成。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同样需要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作为。注重凝练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强大感召力的院校精神和校训,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橱窗、展板、广播、校刊校报等媒介,加强宣传,进行正面引导,使广大学生从小处着眼,点滴做起,循序渐进,形成以校为荣,热爱学校、为校争光的思想,进而将其引导到爱国、勤学、修德、成才的大学生价值观层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2)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2)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1)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专项课题“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编号:ZTSZXKT20140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