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观察

2015-08-29于愿等

中外医疗 2015年8期
关键词:冰冻血钙探查

于愿等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73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7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甲状旁腺腺瘤72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术后患者血清钙、PTH明显下降,症状缓解率为96.43%。结论 手术治疗PHPT效果确切,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防止发生器官不可逆损害。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激素;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15-03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病变甲状旁腺合成和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多系统疾病。PHPT在欧美为位列第三的内分泌疾病。国内该病较少,关于该病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评价的文献相对较少。为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手术治疗,现将2000—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73例PHPT分析如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2009年收治PHPT病例73例,其中男24例,女49例,男女比例为1∶2.04;年龄14~71岁,年龄中位数48岁。患者病程为10 d~33年,病程中位数为5年。

1.2 手术方式

术前拟行双侧颈部探查42例(2例为甲状旁腺腺瘤复发,8例次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17例术前发现甲状腺病变,拟行双侧甲状腺探查),单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30例(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甲状腺病变而探查双侧甲状腺),前上纵膈探查1例。根据术中发现,行双侧甲状旁腺探查和腺瘤切除术25例、单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25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联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2例,前上纵膈探查1例。66例全麻,7例颈丛麻醉。

1.3 手术细节

将胸锁乳突肌牵拉至甲状腺外缘,将甲状腺外缘拉向内侧,必要时切断甲状腺中静脉,游离甲状腺,以便暴露甲状旁腺病灶。一般探查可见腺瘤增大,颜色变深,为暗红色或棕色,可呈花斑样。较大腺体可有囊性变和囊内出血。沿瘤周进行分离,结扎旁腺蒂部血管,取出腺瘤。

2 结果

2.1 术中PTH测定

42例切除病灶15 min采集外周血标本,送至医院检验科快速测定PTH,范围9.22~919.40 pg/mL,中位数54.65 pg/mL,四分位数间距20.45,180.10 pg/mL。与术前PTH比较均下降超过50%。2.2 术中冰冻切片

28例进行术中冰冻切片,27例符合最终病理诊断。1例术中报告腺瘤术后病理为腺瘤样增生。

2.3 石蜡病理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所有手术标本均包括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单发甲状旁腺腺瘤66例,多发甲状旁腺腺瘤6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合并甲状腺疾病20例,其中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2例伴有腺瘤样增生,2例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4例。

2.4 手术前后血钙及PTH变化

术后血钙及PTH水平较术前有显著降低。术前血钙(3.05±0.49)mmol/L,术后12 h为(1.96±0.33)mmol/L;术前PTH中位数805.55 pg/mL,范围119.46~5 000.00 pg/mL,正常15.00~65.00 pg/mL,达正常值的1.84~76.92倍。术后12h降至30.68 pg/mL,范围7.99~47.75 pg/mL。52例出现明显低钙症状,术后1~3 d多见,为手足及面部麻木、针刺感和抽搐。此时血钙及PTH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正常。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3~22 d,中位住院时间6 d。出院时所有患者低钙症状消失,但部分患者血钙仍低于正常值范围。出院常规给予钙和VitD复合制剂,定期复查。

2.5 手术前后症状变化

术前症状可独立或合并存在,症状型患者占90.41%,无症状者7例(肾结石3例),占9.59%。术后随访半年症状总缓解率96.43%,经碎石患者无再发肾结石,但骨骼畸形未明显改善,见表1。

2.6 术后影像学

术后6个月73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颈部彩超复查,未发现复发及新发病灶。

3 讨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最终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部分无症状PHPT也可根据指南(2009修订版)选择监测和药物治疗[1-2]。多年来PHPT的外科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标准双侧颈部探查术,随着术前定位技术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其手术治疗趋向微创发展。单侧颈部探查和单纯腺瘤切除术成为更常采用的手术方式。这一趋势也是由PHPT的发病特点决定的。单发腺瘤是PHPT最常见的原因(75%~85%),多发腺瘤和增生较少,腺癌不足1%[3]。该研究中甲状旁腺单发腺瘤占90.41%,但行单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25例,仅占34.25%,而探查手术比例较大,其中双侧甲状旁腺探查和腺瘤切除术25例(34.25%)、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联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2例(30.14%),另有1例行前上纵膈探查。这与下列因素有关:研究中PHPT复发患者、既往甲状腺手术和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占一定比例,增加了手术难度和病灶遗漏风险,因此采用更为谨慎的手术方式。再者,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时间跨度较大、术者习惯和手术熟练程度等因素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相关性。PHPT的手术方式应灵活选择,完全切除病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既往有甲状旁腺或甲状腺手术史者是探查的适应证。对于怀疑多发瘤[4]、增生和合并甲状腺疾病者,以及术中发现与术前定位不符的病例,双侧颈部探查仍是必要的。

该组病例中进行术中PTH测定42例(57.53%),其中单纯腺瘤切除术中均进行术中PTH测定,PTH有效下降提示病灶切除成功,避免了进一步的探查术,减少了手术损伤。切除病灶5~10 min后PTH下降50%是手术成功的标致[5],可帮助手术者做出是否成功切除肿瘤的判断,有助改善患者预后[6]。该组患者术中PTH水平均比术前PTH基线下降50%以上,且术后病理亦证实切除标本为病变组织,标志着PHPT手术治疗技术层面上的成功,与以往研究是一致的。该研究中术中冰冻切片和术中PTH均有助于快速判断手术是否有效切除病灶,只有1例与术后石蜡病理不一致。但进行术中冰冻的病例仅28例,所占样本比例较小。并且相对术中冰冻而言,术中PTH测定更加便捷,且不受读片水平的局限。术中PTH测定提高了单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成功率,并一定程度上防止遗漏多发病灶,缩小探查范围,减少损伤,这对术前定位欠准确和复杂多发的病例更加有益[7]。

猜你喜欢

冰冻血钙探查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