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巧用妙法 增值信息课堂
2015-08-28陈雪芬
陈雪芬
【摘要】一堂好课要有完美有力的结尾,启迪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日常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总结出五个课堂结尾的技巧:有效归纳、启迪探索、作品展评,并证实了根据教学实际妥当地巧妙地运用以上技巧,可以达到梳理脉络、思考回味、观摩鉴赏、放松情绪、锦上添花之功效,最终实现增值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结尾 妙用 增值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37-02
在平时课堂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课堂结尾的设计,千篇一律、缺乏技巧、索然无味。而一堂好课必须要有完美有力的结尾,启迪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下面,我们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听课实践,浅谈几种课堂的结尾技巧,以实现增值课堂的目标。
一、有效归纳,梳理脉络
小学生上课往往如小猴子下山,临了没几个能学得全的,这就突显临下课前的归纳是多么的必要。我们常采用以下方式来有效归纳、梳理本课脉络:
1.板书小结,画龙点睛
板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将生动有趣的课件取代了看似呆板无趣的板书。其实,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主要作用有:一是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二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三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
2.童谣归纳,简单有趣
童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朗朗上口。在课堂结尾处,教师抓住儿童心理特点,采用一些童谣,或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一些童谣来小结本课内容,可以重振学生已经疲劳的身心,激发学生新的兴趣点,童谣那优美的韵律、轻快的节奏、和谐的情感,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而且在快乐的朗读吟唱中巩固了重难点,掌握了技艺,加深了记忆。
3.游戏练习,高效激趣
游戏,令枯燥的教学内容,焕发生机。有时的课堂教学较为乏味,或者因为一堂课的容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学生身心已很疲劳,此时如果巧妙地运用游戏,将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竞争、动手创作,促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和陶冶情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迪探索,思考回味
对于一堂课而言,解决了学生本堂课的所有疑问,并不一定是好课;相反,一堂课如果能引发学生更多的疑问和思考,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就无疑是一堂好课。这时,课堂的结尾是个关键,关系到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巩固、提升,关系到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学习的激情。
1.创设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留下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让学生思考回味,遐想不已。我们的结尾不妨借鉴这种技巧,给学生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有待探索的空白,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对知识始终保持急切、渴求的心态,使学习成为一种期待。
2.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们教师更应该注重教材的设计和优化,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做到“学会”,而且要“会学”。只有在“学会”的基础上做到“会學”,才能真正成材。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使课堂活动从单向变为双向交流。
三、作品展评,观摩鉴赏
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我们从以往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作品的展示,描绘出学生动态的详细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树立榜样;评价过程可以切磋技艺,提高观摩鉴赏水平;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1.展示作品,树立榜样
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一方面,通过一个个“榜样”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小窍门及得意之处等,以达到巩固操作技能,理清创作思路的作用,还能得到成功后的荣誉感、满足感,促使他们为了保持“榜样”的头衔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其他学生欣赏着作品、听着介绍,可以帮助与加深各种技能技巧的掌握,理解作品的创作内涵,激发他们为成为“榜样”而努力。
2.评价作品,切磋技艺
切磋,取长补短,提高技艺。作品展示也有这个功能,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会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然后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修改意见。也可以就一个重难点问题引发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仁的讨论和探究,以期从中得出相对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再次创作的兴趣与“一钻到底”的探究精神,并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学识、经验和个性也不尽相同,而且面对的学生也是层次不一、千姿百态,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选择相对合适的课堂结尾,努力挖掘和开发结尾的功能,不断增值结尾的教育价值。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巧于构思,敢于创新,展开想象,放飞我们的激情,就一定能演绎出“响如撞钟、清音有余、五彩缤纷、光芒四射”的精彩课堂小结,最终实现增值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游世成. 课堂结尾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9)
[2]韩玉珍.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J].信息技术教育,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