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名城的现代转型

2015-08-27

群众 2015年8期
关键词:重大项目扬州

翻开历史画卷,这里有2500年的建城史;纵览世界版图,这里从隋唐始就成为汇通南北、连接中外的大都会;俯瞰广陵大地,这里有古今文化的交融激荡、产业变革的潮流涌动。一个流淌着神韵而又饱含着张力的新扬州,正在奏响新常态下逆势上扬的动人交响。广陵Y-MSD、中航工业园……一个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高铁梦、汽车梦、现代化梦……一个个梦想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释放出新动能。2014年全市GDP增长11%,人均GDP在苏中苏北率先超过省均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9%,增幅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增幅均超过全国,居于全省前三。

新常态、新谋划,精准发力

新常态、新要求,要有新谋划、新作为。在经济下行、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扬州以优化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集群大产业撑起“筋骨肉”,拓开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在破解经济下行上谋思路。全国经济下行,扬州也不能独善其身。针对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增速放缓、制约因素较多、消费需求不旺、部分企业信心不足等矛盾和问题,扬州在“三转齐发”上精准破题。一转理念。理念一变天地宽。以理念的转变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传统中找优势、夹缝中求生存、下行中强动力的理念,探索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新路径。二转方式。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基本特征,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配置由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突出“集聚、创新、低碳、智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转形态。在文化形态上,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资源,做响文化旅游,做强文化产业,做实文化软实力;在生产形态上,由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循环生产转变;在生活形态上,由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转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增强发展动力上新布局。新常态下,如何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寻求新动力、挖掘新潜力,扬州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深入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实施了168项改革任务,重点实施了简政放权、国有企业股份化证券化、政府职能优化等七大改革,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乘法,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向结构调整优化要动力。扬州既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又处于资源环境趋紧的约束期,惟有调高、调轻、调绿,才能把结构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从三大支柱产业,调到四大主导产业,从四大千亿产业、“三新”产业,调到“五大千亿产业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化的带动效应,使经济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向全民创新创业要动力。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制定实施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型产品开发,实现“零门槛+零障碍”的创业环境。打造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标准咨询等服务,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

在统筹整体突破上狠发力。举全市之力抓大项目,在统筹整体突破上狠发力。组织推动。成立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规划协调服务,实行项目责任制。建立联动会办机制,市委办抓总,发改委、经信委、农委、商务局等部门相互对接。政策激励。2012年制定13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并配套制定市重大工业项目“零收费”实施办法、财政支持企业政策管理办法、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推动项目建设。考核督导。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权重达40%。以科学化考核引导大项目建设,让各级领导干部时刻感受到压力,进而也逼出了招引大项目、服务大项目的真本领。对已经开工的重大项目24小时跟踪监控。每月组织和协调市重大项目推进办等四方到场认定,确保按照时序推进达标。

大项目、大产业,撑起筋骨

一个项目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撑起经济的钢筋铁骨。越来越多的重特大项目投产运营,正在演变为扬州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方向盘”,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从而实现了扬州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稳中求进,“项目为王”不动摇。市委市政府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重大项目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版头条”,把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把协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难题作为“第一任务”,把服务项目效果、把事情办好和问题解决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第一导向”、“第一标准”,坚持不懈抓重大项目,聚焦聚力、实打实、硬碰硬、群策群力,以持之以恒的耐心与毅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用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干。从2012—2015年,全市先后推出“重大项目建设年”,“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重大城建项目决战年”,“产业项目升级年”、“城建项目决胜年”主题,如同打一个又一个战役一样,把项目建设推向高潮。盯住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抓签约、抓开工、抓竣工、抓投产。2012年全市入库重大项目295个,2014年达到409个,今年上半年就达到433个,项目数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良好态势。2012年项目投资690亿元,2014年达到1366亿元,两年接近翻一番。项目建设速度逐年加快,上海大众全球标杆式工厂仅用了2年时间就全部竣工,牧羊、迈安德等一批重大项目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投入生产。

统筹兼顾,合力打造“压舱石”。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基本产业已成为扬州经济持续发力的“压舱石”。2012年起,确立了汽车、机械、建筑、旅游、软件信息等契合扬州特质,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和支撑作用,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和较小市场波动的五大基本产业。由于产销规模总量大、稳定性高和抗风险能力强,这些基本产业成为各类资本、重大项目投资的焦点和亮点,也成为经济跃上新平台的基础和保障。2014年新开工的50个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工业项目、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中,基本产业占比达60%以上,新增就业3.5万人;五大基本产业全线发力,汽车、机械增幅均保持11%以上,建筑业增长12%,旅游业增长17.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50%,成为稳定全市经济基本面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为让“压舱石”更重更稳,制定了扶持五大基本产业系列政策,确保规划优先保障、土地优先供应、资金优先安排、人才优先支持、技术优先支撑。明确要求沿江地区实现投资100亿元项目全覆盖、沿河地区投资50亿元项目全覆盖。三年时间,两轮全覆盖,从沿江到沿河,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组成了产业集群,犹如串起的颗颗明珠,构成扬州“五大千亿级”增长极。

优化服务,软实力吸引“大块头”。改变过去单纯拼政策、比优惠的老办法,转为主要拼服务、比软实力,通过“筑好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实现“引凤来”——吸引大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落户。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水平和质量上“升级”。连续三年制定十大环节操作规范,套牢权力运行的“嚼子”,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操作流程越来越规范。尊重和理解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越位、不干扰,不为企业发展设置人为障碍,让企业“安静生产”。解决大项目资金难题,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整合100亿元政府资金注入,组建城建控股、交投、金融投资、水投、教投、名城、文化发展等10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并分别明确其主业、改革重点任务和承担建设的重大项目。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以生态红利引来“金凤凰”,已举办14届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成为吸引海内外投资的巨大磁场。良好的环境使得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扬州大地。2014年,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纳税达32.7亿元,成为全市首家入库税收超过30亿元的“航母型”企业。

换方式、换引擎,创新驱动

扬州以全球化的视野,跨界融合的理念,谋划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新定位,打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企业集聚、人才引领”的组合拳,为名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协同创新——“龙头”昂起。以产学研合作龙头项目为抓手,推动“科技+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长三角科技合作,探索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路,让发展的“龙头”高高昂起。凸显产学研优势。深入推进“科教合作新长征”计划,加强校企协同创新,与高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36家国内著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成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2274项,新建校企联盟634个,形成了与全国排名前十的理工科院校,中科院、中关村两大科技高地紧密合作的“10+2”模式。实施“远征”计划,深耕欧美亚太区域,融入国际创新网络,达成23个产业合作项目。深化长三角合作。抢抓“一市一试点”政策机遇,围绕“宁镇扬一体化”、“跨江融合发展”,把握长三角尤其是苏南地区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与上海张江和苏南高新区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科教资源和创新要素向扬州集聚。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上海(扬州)国际医学园、东南大学科技园等标志性项目已落户,引进的微软、飞利浦等世界500强、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已达103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组织校企院所集中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项目向“高、精、尖”攀升。同时培育扶持重点成果转化项目,其中已有38项国家“863”和“973”科技计划成果得到转化,46个重大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11项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7项重大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

平台打造——“群雁”展翅。循着科技型企业成长规律,推动“高新区—综合体—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创新载体建设,为科技型企业“群雁”创造展翅高飞的广阔空间。高新区提档升级。园区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扬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高邮湖西新区、生态科技新城创建省级高新区,建成绿色能源、智能电网等8个国家及特色产业基地和液压装备、绿色照明等10家省级科技产业园。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产业的集聚发展、政策的利好优惠,助推了高新区的加速升级。综合体强劲发力。重点建设22个融研发、孵化、中试、服务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投入使用177.7万平方米,入驻京东、惠普等634家企业,引进73家服务机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人、省“双创计划”人才96人、创新团队9个,拥有6家众创空间。综合体“建、管、用”同步推进,已成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五大服务平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产业技术研究院打响科技体制改革第一枪,组建智能电网、食品生物2家研究所;创新驿站集成果展示、创业孵化、创新辅导、人才培养于一体,为创业者提供优质培训服务;金融服务中心提供资金保障,累计贷款达10亿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提升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科技资讯平台整合权威科技信息资源,提供全面、高效、智能化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支撑。

企业集聚——“航母”试水。围绕五大基本产业,依托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企业集聚区,培育“航母”式企业成长。引进一批著名企业。汽车业按照“嫁接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的思路,实施了一批重大整车和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带动80多家配套企业跟进的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30万辆整车项目2012年建成投产,2014年产销整车40.14万辆。扶持一批本土企业。一手抓引进,一手扶持本土企业快速成长。近三年共有33家(次)机械企业被评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数控机床产业占全国市场的25%。扬力集团连续5年蝉联“中国机械工业百强”,规模居国内行业首位。牧羊集团是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饲料机械企业,并加快向跨国企业发展。孵化一批成长企业。“航母”式企业是从小企业培育出来的。重点选择一批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金泉网、阿尼信息、智途科技3家企业先后上市,税友软件南方基地、“中国·扬州云计算中心”、微软江苏创新中心、交行金融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成功落地,与百度、阿里、谷歌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人才引领——“内核”裂变。人才是核心资源,一个领军型人才可以带动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以政策激励强活力。筑得好巢,凤自来栖。加快“新人才、新产业、新城市”互动并进,制定实施金融、住房等“6+1”人才政策和《英才培育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为基本产业创新转型增添“人气”、“才气”。“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吸引高层次人才3.94万人来扬发展,累计共有4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落户扬州,217名领军人才、188名优秀博士获省“双创计划”资助。以就业保障强定力。开设重大项目招工“绿色通道”,组织就业服务“春风行动”,搭建求职咨询交流平台,落实援企稳岗扶持工作,加强失业预警监测分析,动态掌握就业形势变化,实现企业发展、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以队伍建设强效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注重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培养,促进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积极开展“扬州技能状元”、“企业首席技师”和“十大能工巧匠”等评选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技能型人才。

最扬州、国际范,奔向未来

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扬州的实践是,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重大产业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在“变”中瞄准“世界级”标准,在“不变”中追求“最扬州”味道,谱写出“世界级”、“国际范”的铿锵乐章。

用文化擦亮历史扬州。辉煌的历史镌刻着扬州独特的文化特质,文化赋予了“最扬州”的新内涵。传承历史文化。以扬州画派、园林、工艺、美食等为代表的扬州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成功牵头申报大运河世遗项目,加上扬州古琴、雕版印刷、扬州剪纸三个世界级“非遗”项目和扬剧、清曲、玉雕、漆艺等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现代扬州的浓墨重彩。融合东西文化。开放、融合、包容是历史扬州的最鲜明特色。昔日,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韩国的崔致远、阿拉伯的普拉丁等都曾在扬州留下行迹,成为扬州对外交往的文化名片。今日,以史可法和朱自清为代表的英雄主义文化,以五亭桥等为代表的开放包容文化,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民本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扬州与世界5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16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经贸、文化往来。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围绕打造“世界级”、“国际范”的文化旅游名城,最深刻的要义是“最扬州”,最直观的感受是“国际范”,最根本的一条是始终抓住规划龙头,不偏离,不走样,让先辈恩赐的伟大遗产释放出夺目的光芒。

用产业刷新名城扬州。大项目、大产业,壮大了城市实力,改变了城市面貌,刷新了城市形象。放眼未来,仍需以产业的“升级版”打造城市的“升级版”。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超前谋划“十三五”产业规划,研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大基本产业,优化产业集群,增强国际化竞争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打开招引新重大项目的“水龙头”,拓展重大项目的新渠道。以“中国制造2025”为突破口。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核心区,推动重点产业向高端发展,完成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完善“5+3”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依托国家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打造“创新引领、智能高效、集聚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互联网+”为主攻方向。鼓励大众成“创客”,将“互联网+”产业作为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未来重大项目增长点的“新风尚”。改变对传统要素整合利用方式、生产组织方式、技术创新方式、产品营销模式等,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寻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新蓝海。

用改革激活魅力扬州。改革是破解新难题、增强新动力、实现新突破的“金钥匙”,这是扬州最深切的体会。打造魅力扬州,仍需深化改革再发力:继续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释放市场主体活动空间,让制度“软环境”真正转化成为改革发展的“硬实力”;以跨江融合发展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构建跨江融合发展体制、城市治理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上寻求新突破;坚持把放管结合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用硬措施打掉“拦路虎”,让市场主体“舒筋骨”,为创业兴业开路、为企业发展松绑、为扩大就业助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用环境扮靓大美扬州。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示范市……一块块“金字招牌”,镌刻着扬州人践行生态文明的清晰足印,谱写着“绿杨城郭是扬州”的新画卷。水润扬州。悠悠运河水孕育了扬州的文明,诗画瘦西湖造化了扬州的秀美。扬州由水而生,因水而兴,改善水环境、建设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做响古运河品牌,打造瘦西湖“世界级公园”,规划“七河八岛”等生态中心,使生态福利惠及所有百姓。绿色扬州。绿是扬州城的底色,造绿是扬州人的传统。扬州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打造城市之“肺”,从“见缝插绿”发展为“规划建绿”,形成了“城在绿中、园在城中、人在景中”的佳境。诗意扬州。“人生只合扬州居”、“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都是扬州秀美宜人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无不彰显出扬州“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质。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面貌的大跨越,诗意宜居的扬城从历史中走来,朝着未来前进。

生动的实践、崭新的探索,诠释了项目与产业、转型与发展、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当下破解经济下行难题的深刻道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州正向着创新经济的兴业之城、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迈向国际的魅力之城的宏伟目标进发!□

(调研组成员:朱维宁、苗成斌、杭邦华、袁文、张宁、孙秋香)

责任编辑:张 宁

“精彩扬州”更多内容请访问群众网,网址www.qunzh.com。《群众》杂志微信、微博、APP,求是网等联袂推出,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重大项目扬州
初读扬州
2023年,家门口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
重大项目开工签约: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扬州的夏日
扬州的秋日
依托“五大支点”探索重大项目监督的新路子
下扬州
滇池治污“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