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代孕行为中的法律问题及规制措施

2015-08-27施振伟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律问题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代孕现象蔓延全球。它的出现,一方面为生育存在困难的人们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也强烈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及现存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填补法律空白,以便更好地规范代孕行为,规避其消极影响,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代孕行为;法律问题;法律规制措施

一、代孕行为概述

(一)代孕的概念

一般而言,代孕是指妇女无法怀孕,而取其卵子与其丈夫的精子进行体外授精,然后将形成的胚胎移植到孕母(代孕母亲)的子宫内来继续发育成胎儿的一种生育方式。[1]

(二)代孕产生的原因

1.不孕不育者的选择

男女中的一方存在生育困难或无法生育,代孕可使他们实现生儿育女的意愿。

2.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改变。代孕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旧有的生育观。

3.现代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代孕的存在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4.高额利润的驱使

由于代孕业具有高额的利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其不断壮大。

5.相关法律制度与监管的匮乏

我国对代孕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及有效监管,导致其肆意蔓延。

二、代孕行为的法理分析

代孕的出现虽严重冲击着正常的社会秩序及现有的法律制度,但其对社会仍有许多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应对其进行合理规范,而不应完全禁止。因为其具有以下法理基础:

1.身体权的正当处分

根据无伤害不禁止原则,代孕行为若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就不应禁止。[2]

2.保障生育权的实现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即使他们生育存在困难,也享有生育权。但他们无法通过自然生育来实现这一权利,代孕为他们实现生育的梦想带来了希望。

3.法律正义价值的体现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代孕行为可能会引起一些法律及社会伦理问题,但对那些生育存在困难的人们却有极大帮助。法律仅一味地规定代孕行为违法,并未顾及到那些生育存在困难的人,这违背了法的正义价值。

4.具有现实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压力的增大,我国的不孕不育患者也越来越多。法律应对代孕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从而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代孕行为引发的法律问题

(一)代孕行为是否合法

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可以看出,我国是严禁实行代孕技术的。因此,就目前来说,代孕行为在我国是不合法的。

(二)代孕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对代孕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看到建立在自愿与平等基础上的代孕的存在价值。

(三)代孕行为是否侵害妇女的生育权

一定程度上肯定代孕行为的合法,有利于保护生育存在困难的人们的生育权。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及有效监管,代孕也在某些程度上侵害着孕母的生育权。

(四)代孕合同是否有效

代孕合同是否有效,应根据具体情况来作相应的认定。

1.代孕合同的有效

如果代孕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国家强行性法律规定,也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共利益,那它就应有效。

2.代孕合同的无效

以需发生性关系为一定条件的代孕合同不仅违反了公序良俗,更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是无效的。

(五)代孕子女归谁所有

目前,我国对此仍未有相关的规定。本人认为,代孕子女与孕母无任何血缘关系,而与委托夫妇却有血缘关系,故应属于精子和卵子的提供者。

(六)代孕子女对孕母是否负有赡养的义务

代孕前,委托夫妇与孕母之间签定了代孕合同。根据合同性质及内容,代孕子女应属于委托夫妇,因此对孕母也就不负有赡养的义务。[3]

四、我国代孕行为的法律规制措施

代孕固然引起了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来进行有效规制。

(一)借鉴英国代孕立法模式

英国法律对代孕进行部分限制,对形式合法的代孕是给予保护的。我国可借鉴英国模式,对代孕进行适当限制性开放。

(二)肯定代孕在婚姻法的地位

1.仅将代孕作为生育辅助手段

只有生育存在困难的夫妇才可采取代孕技术生育后代。

2.肯定部分代孕合同的有效性

如果代孕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国家强行性法律规定,也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共利益,那它就有效,应受法律保护。

3.规范代孕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1)委托方应向孕母支付合理的费用。

(2)孕母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及合理注意义务。

(3)孕母的违约及侵权责任问题。因孕母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造成胎儿疾病或死亡的,孕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胎儿继承权问题。在孕母怀孕期间,委托夫妻中若有一方或双方死亡,分割遗产时应为胎儿保留一定的份额。[4]

(三)严禁商业代孕行为

对于商业性代孕行为应严厉打击,从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四)设立相应的代孕管理机构

针对目前代孕发展现状,我国应设立代孕管理机构来更好地规范代孕行为。首先,合同双方需到该机构进行相应的登记。其次,该机构应对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再次,该机构可对具备一定资质的医院实施代孕技术进行相应许可。国家还应对该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后,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防止违法代孕的发生。[5]

四、结语

代孕行为虽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但它对解决日益增多的生育难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绝对禁止既不现实也缺乏相应的法理基础。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以科学的态度来引导和规范代孕技术的合理利用,缓解实践中代孕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维护社会正常伦理秩序,使代孕最终成为造福社会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薛凤凤.《关于代孕的法律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3(4):159.

[2]钟丽娟、张宝亚.《代孕的法理分析及法律规制》[J].《商情》,2013(5):208.

[3]王吉奎.《对代孕行为的法律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 2013(1):357.

[4]李晟然.《浅析代孕行为相关法律问题》[J].《中国性科学》,2012(8):83.

[5]姜昆.《代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商》,2012(3):147.

作者简介:

施振伟(1989~),男,山东滕州人,兰州大学法学院201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行政法。

猜你喜欢

法律问题
我国PPP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用工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