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被宽谅之后的完美

2015-08-26苇渡海

凤凰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张建新静默写作者

苇渡海

「我比雪晚一些抵达/进入青林寺首先/要进入到一场雪中/我是人群中的早起者/一行遗留和消失的脚印/见证了这些,也见证了/雪仍在身后落下/鸟群在树枝上落下/我在早课的经声里落下//」

—— 张建新「在青林寺或不在青林寺」。

诗在纸上建筑了生活、情感、对世界的态度、个人的诗学,然后诗人淡然退出了写作之境。诗像是处理掉的隐私,又像是隐私深渊里自证般的沉璧。我们回到生活本身,或许有这样或那样的身份,但没有诗人身份。文字,或语言,不给出真实身份。在当代,最优秀的诗歌写作者也似乎没有位置,张建新大概也不会关心:作为诗歌写作者,他的位置在哪。我们的写作,某种意义上受益于“位置的麻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张建新的诗歌写作是持续的。在这种必备的韧性之下,张建新的诗由单纯的情绪化呈现转变为更具智性的表达,这种智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写作的自觉”。自觉,换言之,即“美的抉择”。张建新的诗歌语态和语势已较为圆熟地传达出“美的抉择”。这一抉择统摄了诗人对世界的态度和对语言的态度,统摄了他全部的现实和象征。在其力作《残简十一章》中,十一个诗节蕴含了一个整体性发难:诗人何为?而调遣和完成这个发难,涵盖他诸多艰难而漫长的隐秘工作:对人性深度的发掘,对文明演进的检索,对事物及其存在真实性的质疑等等。另一首诗《都是雕像》也显示了他先于抉择的整体性考察与体认:“……佐证无所不在/黑煤窑的鼻孔、战争的嘴巴/……艺术的血腥/多么让人迷恋啊,甚至它就是人类史的全部”。既检讨了文明史,也检讨了心灵与存在的对峙,并让这些检讨达成艺术的荒谬,进而奇迹般达成语言的机会。

张建新写作的自觉与其个体生命的自觉共生。在我看来,卷四是这部诗集的最璀璨的华章,集中凸显了诗人“美的抉择”。这一“美的抉择”首先表现在诗艺的自辩上:“空中需要有鸟,表演盲目的飞翔,大地/需要瞎子和哑巴,传授/滑向深渊的技巧。”(《光的统治》)诗人在表达自己对写作意义的考量的同时,也以“需要/盲目”、“飞翔/滑向深渊”这种反搓性词组揭示诗艺与写作主体间隐在的能量反搓。在能耗的意义上,诗人完成了诗并让诗的自在性得以自许,既彰显建新的写作姿态,也呈现诗文本的美学姿态——无论是词态上还是整体表述的意态上,都穿透了表象,导向对表象之下诸种悖谬的宽谅。其次,“美的抉择”还表现在诗人对“距离”的自觉上。正是对“距离”的自觉,张建新的诗,从容的叙述形式难掩思辩性的强化。张建新对距离的自觉还表现在:命运集体中的个体抗辩意识,个体话语在集体话语中的退守或转向突围,对集体话语的疏离,对命名的警惕,保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获得否决的本领(也是给出方式),是波特莱尔以来极为可贵的诗歌美学姿态。

诗人需要获得静默的力量。如短诗《在青林寺或不在青林寺》呈现“内”与“外”的两重“安放”,呈现了和解之下身体与语言的双重平息。是宽谅带来平息,在静默中达成世界的完美,并延拓生命和艺术的种种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静默的力量优先于颓废的力量。

作者简介

张建新,安徽望江人。1973年生,9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诗歌精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当代短诗三百首》等诗选、年选,著有诗集《生于虚构》《雨的安慰》,曾获第六届“张坚诗歌奖”(2013)等。

书名:雨的安慰

作者:张建新

出版: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猜你喜欢

张建新静默写作者
都柏林的静默行者
世界不静默
预备,出发!
大同路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为报复给儿子取邻居名字 是否侵犯姓名权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