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2015-08-26
中国美术 2015年3期
编者按
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眼中、胸中、手中之竹”,再到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都说明只有面向生活,扎根生活,体验生活,将从现实生活中感悟的东西通过艺术手段加以表现,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感化观者、触动人们心灵的艺术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发生了改变,宽敞明亮的工作室代替了狭窄昏暗的斗室;部分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发生了变化,为个人利益创作、为经济效益创作代替了为人民创作、为艺术创作;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差异,相机拍照,浅尝辄止的采风、旅游式的考察代替了对景写生,深入基层的体验生活;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中,整体技艺水准的提高更是无法掩盖“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缺憾。这一切的现实状况都说明,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我们身处当代的艺术家们应该实实在在深入生活、努力创作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本期的专题,本刊借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就艺术走向民间、走向生活、为大众服务,以及艺术家如何深入生活,“接地气”等相关问题对美术界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特别专访,让我们听听他们各自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