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这样的知名学府,为何还要抢生源
2015-08-26佚名
佚名
【适用话题】竞争 教育规律 教学质量
北大和清华为抢夺生源互黑,在微博上掐架,斯文扫地。而同样的硝烟早在2011年也弥漫在复旦和上海交大之间。可以说,高校间的争夺生源之战由来已久。
没名气的高校争夺生源尚可理解,但像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知名学府,为什么还要抢生源呢?这与生源现状密不可分。
近年来,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加上国外高校招生的冲击,在日益国际化、激烈化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港台或者国外的大学就读……这就意味着,优质毕业生是极为稀缺的资源。
为了不输在“生源”这条起跑线上,为了确保学校的招生政绩,从状元到高分生,高校在招生环节的争夺可谓日趋白热化。各高校根据事先拿到的考生信息,联系各自争取的对象,竞相开出优厚条件:自主招生,给予“好苗子”各种加分、承诺高额奖学金等。而在招生咨询中或明或暗地贬低其他高校,也很难避免。而且不只是每年7月的生源大战,早在每年3月的自主招生中,各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便已悄然进行,其“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高考。
近年来,北大、清华等高校组建“北约”“华约”联盟;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拥有5%招生自主权的近80所高校选拔特长生、保送生,尽其所能地吸引优质生源。
其实,争夺优质生源本无可厚非。高校对优质生源的重视,是教育规律使然,在生源竞争中,考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得到充分实现,在争抢优秀生源中形成的竞争关系,也能督促各高校在激烈的博弈中不断寻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问题在于,不少高校忙于靠录取优惠政策等“抢生源”,却忽视了“修炼内功”,如此功利的不纯动机,必将导致大学教育每况愈下,而国内高校教学质量如果“性价比”不高,考生自然会“用脚投票”;即便留下来,其“成果”就是伤仲永。再者说,忽视教学质量本身,即便抢到了那么多状元,那么多优质生源,培养出的大师在何处?诺贝尔奖获得者又在何处?
所以说,教学质量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素材分析】对高校来说,争夺生源是当下教育现状使然,面对“内忧外患”,重视优质生源,无可厚非。但,倘若因此忽略“修炼内功”,即便拥有最优质的生源又如何?以教学质量为根本,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