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大反差看中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价值观重构的视角

2015-08-25涂自力

财贸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心主义价值观人类

涂自力 陈 桃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从三大反差看中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价值观重构的视角

涂自力 陈 桃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国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裹夹诸多顽固性问题的三大反差,表明有深层次的矛盾在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科技、资金支持不力等四因素常被公认是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但四个悖论说明这些因素都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真正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无形中控制着人们思想的传统价值观,这一承载和运转商品经济的价值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间存在根本性冲突;价值观不转换,各种问题会层出不穷并顽固存在,人们的努力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绿色价值观能从价值和伦理的层面、追求和信仰的高度为循环经济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源泉等方面的根本性支持,循环经济建设内生性地需要绿色价值观。循环经济的演进逻辑决定了民众价值观的转换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传统价值观;绿色价值观

一、引言及文献评述

循环经济是为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应运而生,但其本身也存在持续发展问题。回顾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十年历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试点到有序的全面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透过成就的光环,我们发现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三大反差,即宏观层面的积极态度与微观层面消极态度间的反差、给力的政策法规与乏力的执行间的反差、巨大的成就与资源环境状况恶化趋势之间的反差。裹夹在三大反差中的是直排偷排、落后产能淘汰难、数据造假、面子工程等顽固性问题。这些问题和乱象像一个个耗损性“黑洞”,抵消和吞噬着循环经济建设的能量,阻碍着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

人们多从法律法规、资金支持、科技支持等方面寻找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本文认为,这些因素只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真正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顽固性因素是于无形中控制着人们思想的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然的价值观问题。我国的循环经济思想和发展模式是从国外引入的,缺乏自然形成的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其发展无可选择地在传统价值观及其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和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而这一承载和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基础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间存在着根本性冲突,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三大反差和各种顽固性问题,就是这种内在冲突的外化。只有解决了价值观问题,才能形成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社会文化和运行机制,各种问题才会因为根本性冲突的消除而得到解决,循环经济也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价值观视角对循环经济进行研究,如蔡玉珍(2009)对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基本构架和培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类文献很少且阐述简略,未涉及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第二类是从生态伦理或认识论的角度论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需要重视自然价值和价值观基础,代表性文献有冯之浚(2007)的“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余谋昌(2010)的“自然价值与低碳经济”、 陈勇(2010)的“关于循环经济认识论基础的探讨”等。这些文献虽分析深入、视角独特,但未涉及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第三类是从价值观视角研究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问题,如王杏玲(2005)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绿色价值观。这类文献关注了价值观和绿色发展,但均未结合循环经济。毋庸置疑,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缺乏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学界对其探讨却远远不够。本文拟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对三大反差和四个悖论的研究,探索和揭示循环经济的演进逻辑及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具有独到和新颖之处。“环境伦理之父”Leopold(1949)主张把道德对象由人类扩张到整个自然界,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该研究直接向传统的价值观发起了挑战。Perman(2003)认为,良好的环境管理决策系统应该是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的融合了技术、经济指标、政府政策以及法制规则的综合体系。Commoner(1971)指出,构成自然过程的循环正演变成断裂的、线性的过程,人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Daly(1988)指出,当前的生态矛盾变得更加尖锐,私有制以及旧的价值观念是其重要根源。尽管这些文献未从价值观视角对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但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值得借鉴。

二、三大反差折射出循环经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宏观层面积极推进与微观层面消极态度之间的反差

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是国家推动型的,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到动员实施,国家态度鲜明、行动积极并具有一贯性,但在微观层面,各行为主体却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二者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1)众多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态度消极。企业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但众多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态度消极。有的企业口头响应号召,行动上却我行我素;有的企业在有监督时就启用设备排清水,而在无监督时则直排污水;有的企业利用暗管向河道中排污,或将污水排入溶洞;还有的企业利用渗井、渗坑等方式向地下排污。

(2)不少民众对发展循环经济态度淡漠。近些年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仍有不少民众并未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如对矿产资源的私开乱采、对林木的私砍滥伐屡禁不止,一些农村和居民区仍存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连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新建民居的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入其母亲河;很多人在戴口罩防雾霾、买净水器防水污染的同时,却开着大排量汽车、购买过度包装商品等。

(3)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伪善”性。一些地方政府表面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实际并无具体行动,如公开承诺取缔“三高”企业但多年后“三高”企业却不见减少,高调宣布治理“三废”而“三废”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媒体披露的四川眉山醴泉河治理问题就是典型案例:2003年有关方面公开宣布关停治理长江上游醴泉河流域的造纸厂,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目标责任制。 但转眼1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恶臭依旧”*《央视财经评论》:聚焦消失的水源地。 http://jingji.cntv.cn/2013-06-05/VIDE1370373119928687.shtml。。

(二)给力的政策法规与乏力的执行之间的反差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从2003年1月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到2009年1月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从2005年、2007年两批循环经济试点到2013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可以说都是积极稳妥,有高度、有力度的。但是,这些掷地有声的政策法规在乏力的执行中却被“弱化”和“异化”了。

第一,政策法规只有部分能得到落实。据新华网报道:我国每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数量超过260万吨,但正规回收的只有20%左右,近80%被随意处置而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限塑令”实施四年来,除大型超市外,“不合格塑料袋仍大行其道”。

第二,政策法规在落实中变形走样。一些很好的政策,在执行中却被扭曲变形,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比如,森林的涵养水源、吸碳固碳等重要功能决定了植树造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但有的地方的植树造林却被扭曲变形。据媒体披露,云南马关县林业局打着植树造林的旗号,将千余亩天然林砍光,再将林地性质改为经济林进行植树造林,由局领导牵头承包以谋取多重利益*《焦点访谈》:管林?毁林。http://news.cntv.cn/2013/03/25/VIDE1364214480529965.shtml。。现实中常见的以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为名而变相涨价等现象使政策法规失去本真。

第三,弄虚作假致使数据失真。环保部监察数据显示,很多企业通过改变数据来达到排放超标而设备显示正常的目的,其手段包括改变采样探头安装位置、在采样探头附近排入浓度较低的水等。弄虚作假也令工信部头疼:一些已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却再次出现在了拟淘汰名单中。本来,环评是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但如王山山(2014)所指出:现实中由五类机构、两种代理关系所形成的正常产业链,却“滋生出一条灰色利益链”,使环评数据严重失真,“真数假算,假数真算,从结论倒推,反正能凑够数字满足审批要求就行”。

(三)辉煌的成就与资源环境状况恶化趋势之间的反差

(1)辉煌的成就。毋庸置疑,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万元GDP用水量由2000年的554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2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6.5%上升到2010年的20.3%;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14%提高到90%(周生贤,2013);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涉及26个省市、256个园区、1352家企业的两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已取得明显成效,并总结凝练出60个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案例*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3/02/06/content_27898226_19.htm。。

(2)现实的反差。成就很辉煌,但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诸多顽疾般的问题使这些成就黯然失色。严重的雾霾和酸雨、水体污染、重金属和土壤污染、资源枯竭……。2013年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分析》报告发布会上,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发布了这样的数据:“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彭科峰,2013)

综上所述,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从动力机制考察,存在宏观层面积极推进与微观层面消极被动之间的反差;从运行机制考察,存在给力的政策法规与乏力的执行之间的反差;从实施效果考察,存在巨大的成就与资源环境状况恶化之间的反差。三大反差敦促我们对循环经济建设进行认真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的消极态度和民众的淡漠态度?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组织的“伪善”行为和政策法规执行中的软弱无力、变形走样乃至弄虚作假?这些年我们的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工作不可谓不努力,投入不可谓不大,为什么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遏制?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四个悖论揭示出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一般认为的产生问题的原因

现有文献对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多有探讨,分析出很多原因,由于不同文献的表述各异,为避免繁琐,我们将主要原因、关键性因素、根本原因视为同一层次。以这一标准筛选出的根本原因层次的因素有四个:(1)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行力度不够;(2)资金支持力度不够;(3)科技支持不力;(4)政府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效率低下。

(二)四大成因实则是四大悖论

上述四个所谓根本性原因看起来无懈可击,实则似是而非,因为每一命题都存在相反结论。

1.关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行不力问题

诚然,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执行不力确实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健全了法律法规和加大了执法力度,各种问题就能消除吗?其实不然。现实中有太多的行为都是明显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即使遭强力打击也只是暂时收敛。如污水和废气的直排和偷排,利用暗管向河道中排污、利用渗井渗坑向地下排污等。显而易见,这些行为都是现行的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和严厉打击的,但这些乱象并没有因为被禁止、被打击而消失。也就是说,即使法律法规健全了、执行力度加大了,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这一观点能从近十年的实践中得到证明。与十年前相比,现在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完善多了,执法力度也大多了,但各种乱象并没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思想问题未解决,那么加大执法力度只能是暂时压服,问题还会在另外的时间,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所谓的“以石压草,草必孽生”。废水和废气的偷排而不是明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大石压榨下孽生的草,非除根不能有效斩除。

2.关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问题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确实是一些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但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些单位的循环经济工作就能顺利开民吗?我们难以断定。现实中很多单位并不缺资金,但其循环经济仍没有顺利发展。媒体对哈药总厂排污行为的评论是对该问题很好的回答。“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能够投入数亿元来做广告宣传,但却不去承担排污系统的开支;他们愿意交纳上千万元的罚款,却不愿在环境治理上多花一分钱”*中央台《今日观察》:环境治理从“信”开始。 http://jingji.cntv.cn/20110713/100038.shtml。。显然,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3.关于科技支持不力问题

毋庸置疑,我国当前确实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特别是一些生态技术。但是,解决了技术问题,循环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吗?其实不然。现实中很多单位并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循环经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比如:有的企业安装有性能良好的污水处理设备,却为了节约成本而直排污水;有的企业通过巧妙的暗管向河流中偷排污水;有的在污水处理设备上安装转换装置,有监督时就排清水,无监督时就通过转换装置直排污水。这些并非个别的现象,显然不是科技支持不力造成的,反而有技术滥用之嫌。

4.关于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和低效率问题

据《江苏循环经济试点情况调研报告》反映:政出多门致发展沼气的相邻两村,一个有补助而另一个没补助,由此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类似的情况确实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但是不是政府部门职责分明、效率提高了,基层的循环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其实未见得。《经济半小时》“追问云南干旱”的评论发人深省:近年来国家对云南的水利投资逐年增加,2012年已达264亿元。采访中发现的会议费、招待费、餐费、协调费、香烟费等开支足以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开裂的水库修得再雄伟也蓄不住一滴水*中央台《经济半小时》:追问云南干旱。http://jingji.cntv.cn/2013/04/22/VIDE1366561679537327.shtml。。显然,在加强云南水利建设中,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责,资金到位效率高,但水利建设的效果却严重地背离了初衷。

由此可见,人们一般认为的四大原因并不是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为何这几大因素对循环经济发展确实具有重大影响呢?那是因为这四大因素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如科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法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等,故针对这四大原因所采取的措施能收到积极的效果。比如,某项目的制约因素是缺资金,资金一到位,很多问题有可能迎刃而解。但由于资金问题不是根本原因,故所采取的措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资金已到位,但该单位还可能找到需要更多资金的理由,或者到账的资金被挪作他用,或者在设备安装好后为降低成本而故意闲置等。总之,根本原因未消除,即使简单的事情也会磕磕碰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认为,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顽固性因素是于无形中控制着人们思想的传统价值观,即“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人类中心主义”指的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才是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思想,渗透于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和制度体系中,形成承载商品经济运转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但却无法树立配套的价值观,循环经济发展缺乏自然形成的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经历了漫长的思想酝酿和价值观奠基过程,从1949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1960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到波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和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从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的《 增长的极限》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循环经济从思想启蒙到实践有着40余年的冲击旧的价值观的思想解放过程*如果从早期的环境运动如1824 年爱尔兰的“禁止残害动物协会”成立算起,这一思想解放过程持续了100多年。。我国的循环经济思想和发展模式是引入的*1997年闵毅梅将德国的《循环经济法》翻译成中文,1998年诸大建发文介绍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思想引入我国。在这之前我国没有类似西方环境运动的思想解放运动。,几乎没有经历对旧价值观的批判和新价值观萌生的思想解放过程,即我们是在传统价值观及其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和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的,而这一基础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有着根本性冲突。这种冲突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崎岖和坎坷,要避免这种冲突,必须解决好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基础问题(见图1)。

图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缺乏价值观基础示意图

四、民众价值观的转换是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和表现

根据《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的解释,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尺度”、“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知世界”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是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思想,是推动人类摆脱对自然依附地位的巨大力量;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价值观的“反自然”性质逐渐显现出来,使人类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余谋昌,1994)。“人类中心主义”在我国的影响很大,通过大炼钢铁、围海造田、毁林开荒等战天斗地的行为便可窥见一斑。

1.“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

第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和冲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王丽杰、郑艳丽,2014),其价值主张是: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态系统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价值;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世间万物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类存在物是没有价值的,或只有工具性价值,其逻辑结论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种深层次的分歧和冲突,通过多种路径和方式传递扩散,根深蒂固地阻碍着循环经济发展。

第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于无形中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漫长的岁月和文化交流已使这种价值观融入民众的思想,成为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尽管近些年有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现实的生态危机的警示,这种价值观的坚冰已出现裂缝并开始融化,但强大的习惯势力驱使人们仍然以人为“尺度”来评判和处理一切,人们的各种行为包括消费行为、经营行为和执政行为等仍然被这种价值观所牢牢控制。

第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已融入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和制度体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循环经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都会遭遇相应的阻力。比如:按照生态经济伦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容量不可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为了生态平衡,人类必须节制自身的欲望,但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商品经济伦理却提倡自身福利最大化,主张充分挖掘人类潜在欲望以增加需求;循环经济主张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但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只讲资源的配置而忽视资源的来源。

第四,价值观的作用无形、柔性和持久。价值观对人的支配不需要命令和强制,对循环经济的阻碍不会表现为外在的对抗和冲突,但是,这种隐性的、柔性的作用更具渗透性和持久性,更加根深蒂固和难以消除。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三大反差和诸多顽疾般的问题,表明我国循环经济建设正面临“人类中心主义”多方位的柔性狙击。

2.“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阻碍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将地方政府引入片面追求GDP的误区。既然人类利益是道德评价的依据,自然万物都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那么,尽量做大GDP,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的需要就成为当政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价值取向与赶超战略等因素相结合,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GDP至上的政绩观。在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换之前,GDP的高增长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与发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在GDP崇拜氛围中,“三废”污染难以治理、 “三高”企业难以取缔、落后产能往往越淘汰越多,因为要千方百计保GDP;在GDP崇拜氛围中,落实能源结构转换升级等重大决策举步维艰,因为它会影响GDP;在GDP崇拜氛围中,地方政府钟爱循环经济“面子”工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既“紧跟”又不影响GDP。

第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使企业不顾社会责任而追求利润最大化。既然自然万物都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那么,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就没什么不对,为降低成本当然可以直接排放“三废”。持这种价值观的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自然是消极、敷衍的,因为其不利于利润最大化。当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遭到遏制时,他们不仅会无视自然生态的观念还会以扭曲的行为表现出来:若不批准开采资源就私采,若强调保护林木就偷伐,若不准废水、废气直排就利用暗管等手段偷排,若不准在地面排污就通过渗坑、渗井向地下排污。这些扭曲的行为,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孽生的怪胎。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公地悲剧”和“外部性”问题为什么会那么突出和顽固,就是因为其源于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第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使个人漠视资源环境,助长个人中心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其表现为奢靡的消费和放纵、对各种资源的贪婪占有、对废水的随意排放和废物的随意抛弃、对珍稀动物的猎杀、对珍稀植物的毁灭性挖采等。

(二)民众价值观的转换是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绿色价值观及其基本观点

价值观有多种,但能控制人们思想的只能是一种。现在大多数民众的思想仍然被“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所左右,循环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民众价值观的转换,用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价值观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如著名学者福斯特(1998)所指出:“如果要拯救地球,围绕个人贪婪的经济学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必须让位于更广泛的价值观和一套立足于与地球上的生命协调一致意义上的新的社会安排。”

很多学派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不同学派的主张分歧很大,哪一种才是福斯特所说的具有“拯救地球”意义的价值观呢?笔者认为,不管是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还是其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学派,都既有真理性的成分又有明显的缺陷,其真理性的成分是新价值观的因子,而其缺陷应该被扬弃,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各学派真理性内容的集萃才是具有“拯救地球”意义的价值观,正如冯之浚(2008)的观点:应该集成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生态伦理,使不同伦理从分立走向整合。涂自力(2009)在探讨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时,将融合了各学派积极成分和真理性内容的价值观称之为绿色价值观。为阐述更简洁,本文沿用绿色价值观这一概念。绿色价值观是建立在现代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危机深刻反思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而达到的新的认识境界。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态系统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价值,与人拥有平等的道德地位;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包括人在内的生态整体的利益。

2.循环经济建设内生性地需要绿色价值观

绿色价值观能从价值和伦理的层面、追求和信仰的高度为循环经济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源泉、创新精神和自律性等根本性支持。

第一,绿色价值观能矫正人们的价值取向,形成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逻辑结论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受其支配的思维方式必然与循环经济格格不入。绿色价值观反对“人的尺度”的价值标准,主张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整体的利益,正如利奥波德(1997)指出:“一切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它与此相反时,就是错误的。”这一价值取向的逻辑结论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在生态危机十分严重的今天,两种价值观的鲜明对比会使“人类中心主义”的逆生态规律性暴露无遗,从而矫正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第二,绿色价值观能调动内在积极性,为循环经济提供最具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动力。人们会因为政府号召、环境责任、制度约束等原因而参与循环经济建设,但这些源于外力推动的行为往往具有被动性、应付性和暂时性,那些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无实际行动,或有实际行动却敷衍了事的现象,其原因多在于此。由绿色价值观激发而产生的动力属于内生动力,与主体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紧密联系,具有持久、稳定和潜能巨大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绿色价值观会逐渐融入文化典籍、艺术形式,转化为习俗和传统,这是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延绵不断的源泉和动力。

第三,绿色价值观能强化自制力,促成主体的自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的《环境伦理汉城宣言》指出:“全球环境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的利己主义以及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自律,是遏制人类贪欲、实现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法律、制度等外在力量看起来很强大,但在很多时候却对遏制人类贪欲无能为力;真正能有效地遏制人类贪欲的是主体内心的道德律令,即生态良知对主体的强有力的制约力量,康德(1960)认为道德律令是必须服从的“绝对命令”。绿色价值观能引导行为主体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其理念和原则在主体内心深处的转化升华,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自制力,表现为主体具有高度的自律性。

第四,绿色价值观能调动参与热情,激发行为主体的创造性。循环经济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绿色价值观能从价值认同的层面,从信仰追求的高度激发行为主体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催生灵感,创造性地解决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3.民众价值观转换与循环经济演进之间的逻辑关系

民众价值观的转换与循环经济演进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简洁表述如下:实现了价值观的转换,行为主体才能形成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如政府形成绿色执政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企业形成生态化经营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个人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和行为模式等;实现了价值观的转换,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才能不断形成和完善,如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资金支持政策体系、科技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实现了价值观的转换,整个社会才能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如以绿色价值观为灵魂的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反映资源价值和供求关系的价格调节机制的形成,市场监督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的形成等。这样,循环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见图2)。

我国在传统价值观及其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和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付严峻生态危机的应急性选择是完全必要的,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与该基础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决定了这种与逻辑演进关系相悖的选择运行起来会困难重重。本文揭示的三大反差及各种顽疾般的问题,只是这种内在冲突外化的一个侧面或缩影;价值观不转换,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会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花样百出甚至迂回曲折地表现出来,而人们开出的药方往往治标不治本。因此,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以绿色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当绿色价值观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认识和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情怀和自觉行动时,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会水到渠成。

图2 民众价值观转换与循环经济演进间的逻辑关系

五、结论

第一,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裹夹诸多顽固性问题的三大反差,严重影响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对循环经济的十年建设历程进行认真的反思。

第二,我们是在承载和运行商品经济的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作为应付严峻生态危机的应急性选择,这种做法完全必要;但传统价值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决定了这种与逻辑演进关系相悖的选择在运行中会困难重重;价值观问题不解决,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会层出不穷并顽固存在,人们的努力往往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此,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以绿色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三,控制人们思想的只能有一种价值观,当前多数民众的思想仍然被传统价值观所左右。要为循环经济奠定以绿色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基础,必须实现民众价值观的转换。

第四,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价值观能从思想基础、动力源泉、创新精神和自律性等方面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根本性支持,循环经济建设内生性地需要绿色价值观。故培养绿色价值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任务。

第五,法律法规、科技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效率等因素,因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如科技是动力、法制是保障等。因此,在解决价值观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良效。

蔡永海. 2006. 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J]. 自然辩证法研究(5):9-14.

蔡玉珍. 2009. 当代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构建[J]. 湖南社会科学(1):112-115.

陈勇. 2010. 关于循环经济认识论基础的探讨[J]. 软科学(1):141-144.

冯之浚. 2007. 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10-13.

冯之浚. 2008.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 中国软科学(8):5-12.

福斯特. 1998. 生态与人类自由[M]//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578.

康德. 1960. 实践理性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25.

利奥波德. 1997. 沙乡年鉴[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1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02. 全球环境展望[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4-5.

牛文元. 2004. 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 中国科学院院刊(5):3-4.

彭科峰. 2013. 中国五百城市99.9%空气质量不达标[EB/OL].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1/17/content_18235878.htm.

涂自力. 2009. 基于绿色价值观的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3):31-37.

王丽杰,郑艳丽. 201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N]. 光明日报:-05-02.

王山山. 2014. 环评乱象:正常产业链滋生的灰色利益链[J]. 中国经济周刊(12):3-5.

王杏玲. 2005. 试论绿色价值观的建构与实现[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24-26.

余谋昌. 1994.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7):8-12.

余谋昌. 2010. 自然价值与低碳经济[J]. 道德与文明(5):88-92.

周生贤. 2013.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10/c70731-22153433.html.

COMMONER B. 1971. The closing circle [M]. New York: Knopf:10-18.

DALY H. 1988. The return of Lauderdale′s paradox[J]. Ecological Economics, 25(1):21-23.

LEOPOLD A. 1949.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75-176.

PERMAN R, YUE M, COMMON M, et al. 2003.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5.

PHILIP BABCOCK GOVE. 1976.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M]. Massachusetts: G.&C. Merriam Companyp:93.

(责任编辑 彭 江)

Dilemma and Outlet of Circular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Three Big Contrasts: Perspective of Value Reconstruction

TU ZiLi CHEN T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big contrasts wrapping with many intractable problem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restricting its development. Four factors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etc, are acknowledged as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but four paradoxes show that these factors should be direct causes. The fundamental and stubborn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the traditional values which invisibly control people's thought. These values bearing and operating the commodity economy are fundamentally conflicted with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ll of our efforts will be only palliative if our values are not converted. Green values can provide fundamental support of ideological foundation, source of motivation, self-discipline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from the level of value and ethics and the height of the pursuit and beliefs,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endogenously needs green values. The evolution logic of circular economy determines that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values is the only way for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ircular economy; traditional values; green values

2014-09-06

涂自力(1956--),男,重庆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 桃(1974--),女,四川崇州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价值观重构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研究”(12YJAZH129);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循环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研究”(XHJJ-1403)。

财贸研究 2015.1

F12;F205

A

1001-6260(2015)01-0018-09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价值观人类
我的价值观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人类第一杀手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