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奢侈品进口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2015-08-25孟繁华华北科技学院职潇轩郑州大学
■ 孟繁华 华北科技学院 职潇轩 郑州大学
奢侈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是人们在满足生存的必要需求之外的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会产生需求的商品。奢侈品大多数都表现为品质卓越、数量稀缺、价格昂贵、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的特点,奢侈品牌享有特殊的市场和社会地位,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奢侈商品的消费往往能满足人们对高雅和精致生活方式的享受,同时也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奢侈品的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包括时尚服装、皮具、手提包、手表、高级珠宝、高端化妆品、电子产品、名酒、豪华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等。
一、我国奢侈品进口发展的趋势性特点
(一)奢侈品进口规模不断增加,接近全球市场总量的一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对国外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奢侈品的进口规模也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从2010年起,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均增速达到了18%。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国内奢侈品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亿美元,2011年达到107亿美元。财富品质研究院《2014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2320亿美元,其中我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量的46%,接近一半。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消费者2014年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3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约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30%。
(二)奢侈品进口范围不断扩大、品牌消费量多样化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奢侈品的认识也不断变化,购买奢侈品的群体也不断增加,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和品种及档次也出现了多样化,我国进口奢侈品的种类和范围也不断多样化。进口的奢侈品由豪华汽车、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扩展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如高档服装、化妆品、箱包、香水、腕表、珠宝、首饰等。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我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可以区分为富豪、一般的富人阶层和普通消费者,一般的富人阶层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但富豪和一般的富人阶层及普通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层次不同,因而导致奢侈品的档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不断在加大,国外更多地奢侈品牌企业纷纷开拓我国市场,导致奢侈品品牌多样化的局面不断呈现出来,几乎所有的国外奢侈品牌都已进驻我国市场,奢侈品牌各类繁多,不仅仅再局限于我们熟知的历史悠久的高端奢侈品牌,如皮尔卡丹、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古驰、迪奥、阿玛尼、普拉达、博柏利等,还不断涌现出很多新兴的奢侈品牌和不为人熟悉的奢侈品也不断的进入消费者生活当中。在传统奢侈品牌,如路易威登、古驰和迪奥等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同时,时尚、新兴奢侈品牌如巴黎世家、迈克.高仕等在中国的知名度却不断上升。
(三)奢侈品进口标准放宽,呈网上网下的多样化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经济水平不高,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当时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主要是境外旅游购买。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奢侈品进口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国外的奢侈品牌大多在国内设有专卖店进行直营,或通过代理商在大商场、酒店、大超市设立专柜进行代理销售,如阿玛尼、卡地亚、百达翡丽、劳力士、爱马仕、江诗丹顿等。这些奢侈品牌开设的专卖店或专柜的设立地点从最初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级城市拓展。如源于德国、较受中国人喜爱的男装品牌HUGO BOSS在中国有着100余家专卖店,在中国开店数量方面名列各大奢侈品牌第一位。还有手表品牌伯爵及名牌服装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是美国的数倍,而且各种奢侈品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愿望。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量的电子商务网站销售各种国外的奢侈品,价格较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奢侈品,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居民对国外奢侈品的购买规模。据淘宝网2012年发布的《网购奢侈品行业解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4月,淘宝网全球购频道日均访问人次超过20万,日均浏览量达180万人次。全球购频道中最高商品单价高达168万元,奢侈品成交增长比例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58.8%;2014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超千亿元;预计2015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2478亿元。
(四)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成为一大消费时尚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人数不断上长升。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首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相较于2013年的9819万人次,增长了11%。预计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次将达到1.2亿,较2014年增长10%。伴随着出境人数的增长,我国消费者在国外购买奢侈品的数量也不断提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4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期间的总支出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合4980亿美元)。中国出境游客的支出大于某些国家的家庭消费总支出,比如印尼(4360亿美元)和土耳其(4420亿美元)。
我国游客购物比较青睐的目的地有日韩、泰国、美国、欧洲等,这些国家不仅购物环境较好,年末购物店纷纷有打折促销,游客以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轻松地购买到世界著名品牌商品。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201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高达5583亿日元(46.9亿美元),占外国游客在日消费额的27.5%。据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5年Q1出境游购物消费报告》显示,赴日本、韩国购物的中国游客热情持续高涨,2015年第一季度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总数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购物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巴黎单人单日消费最高超过40万元。
(五)奢侈品进口消费理念,开始从“炫耀”型向“认知”型转变
由于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的历史不长,我国奢侈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相比,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消费理念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以20-40岁的年轻人为主,消费者大多只注重奢侈品的品牌价值,不注重其使用价值,对奢侈品品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是了解甚少。购买奢侈品完全处于自我满足、追求品牌本身的价值,是显示身份、地位、向他人进行炫耀的资本,而侧重品牌文化和设计师理念的消费者仅占少数。
不过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开始从“炫耀”型向“认知”型转变,品牌标志的重要性持续下降。虽然我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观念有所转变,传统奢侈品消费正呈现出大众化趋势,但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属于个人消费品,比如,主要集中在化妆品、香水和个人护理用品以及腕表、箱包、服饰、珠宝等实物用品,较少涉及其它高层次的领域的商品,如高档酒店、豪华游艇等。与国外奢侈品消费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我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还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而非“体验驱动型消费”。“商品驱动型消费”更关注的是商品本身,而“体验驱动型消费”追求的则是精神上的享受。
二、我国奢侈品进口存在的问题
(一)进口奢侈品国内外差价高
根据各种奢侈品的近十年的进口数据结果发现,我国众多奢侈品的进口量在减少,但进口金额在增加,进口单价则不断提高。奢侈品进口价格不断提高,导致国内外奢侈品的差价不断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国外奢侈品牌在世界各地采取不同的价格,而我国市场的奢侈品价格被高估。如我国市场奢侈品价格与欧洲相比高于欧洲市场40%以上,欧洲经济危机以来,欧元的大幅贬值使得在我国与欧洲的差价更加明显,有些香奈儿商品的价差竟高达两倍。据报道,在过去5年内,奢侈品品牌香奈儿的年均涨价幅度超过15%。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手表等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的价格,内地比香港高45%,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淘宝网数据显示,LV、古驰、普拉达、香奈儿等国际大牌的代购价格大约是国内专柜的7折到8折,寇驰、CK等时尚潮流的大众品牌海外代购的价格达到5折甚至更低。近来由于欧元贬值,拉大了各国之间原有的价格差距。为了缩小各个市场的价差,2014年4月以来各奢侈品牌我国市场掀起了降价风潮。香奈儿下调我国内地售价,内地降价涉及女包和手表等品类,最高幅度达到23%,同时上调欧洲售价,幅度为20%,调价后两地价差不超过5%。在香奈儿宣布下调价格后近一个月内,Dior、Prada均宣布在内地和香港市场下调或计划下调产品价格。
(二)进口奢侈品质量问题严重
国外奢侈品品牌发展历史悠久,有较大的品牌优势,但是进口的奢侈品质量并非全是高质量的商品。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3年《我国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指出,在所有奢侈品投诉意见中,涉及商品质量投诉占据57%。上海市工商局2013年的抽检也发现,包括巴宝莉、阿玛尼、香奈儿、迪奥等国际顶级品牌在内的进口服装,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色掉色、PH值超标和面料成分与标志不符等问题;慧聪皮革网的报道显示,售价4万多元一件的法兰诗顿男装,内胆“紫貂毛皮”鉴定为相对廉价的“扫雪貂毛皮”;8900元一条的“LOEWE”围巾,“水貂毛皮”鉴定为“貉子毛皮”……;2014年6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其中,标注“卡地亚”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达到100%。
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网购渠道奢侈品超过七成是没有获得品牌商直接授权销售的。这些产品的来源有海外代购或是从经销商、代工厂、奥特莱斯等渠道中‘扫货’,还有黑色通道,直接从买手手里或深圳、东莞等地进高仿A货,很多奢侈品牌规定网购渠道购买的奢侈品不能验货保修。同时,由于国内对奢侈品市场的监管不力,很多国内企业利用国外奢侈品牌优势,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的产品,混入国内市场,损害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奢侈品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奢侈品境外消费比重大
由于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存在的较大差价,同时,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我国居民出境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海外代购的发展,我国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的规模不断提高,大大超过在国内市场消费的奢侈品的比重,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严重。在我国的奢侈品市场的总份额中,国内消费占的比重虽然持续增加,但是仍然不足消费总额的50%,财富品质研究院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总额1060亿美元,其中在本土消费的奢侈品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2014年我国消费者消费的奢侈品在国内的消费只占24%,而在境外消费的比重则高达76%。
贝恩公司的报告则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的构成比例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约为1150亿元,比2013年下降约1%,占30%;奢侈品海外代购市场规模估计为550-75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于化妆品代购,还包括皮革箱包、腕表和珠宝等,消费比例达到15%;出境购物占到我国消费者总消费额的55%。受出境游和代购的影响,我国消费者2014年海外奢侈品消费额劲增21%,其中日本和韩国是最大受益者,2014年我国消费者在这两个市场奢侈品消费额暴涨61%,欧洲和美国分别大增28%和39%,台湾也有32%的增幅。
(四)进口奢侈品国内售后服务缺乏
与我国奢侈品消费大国不相称的是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充分的保证,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售后服务问题却日益严重,很多奢侈品牌是需要定期保养护理的,否则其质量就会受损,如奢侈品皮包、皮衣等。然而奢侈品牌在我国不断扩张的同时,并没有注重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设立的护理中心、维修网点较少,服务质量差,有些只能送回到国外总部进行处理。国内消费者对于奢侈品售后服务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维修时间过长”、“维修价格昂贵”、“商家投诉处理不及时”等方面;某些品牌甚至存在“地域歧视”,比如在国外购买的或在机场免税店购买的国内不给维修。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我国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指出,从2012年3月15日到2013年3月15日,该协会共收到各类奢侈品牌售后投诉3756件,其中涉及售后服务的投诉量占43%;此外,该报告显示,同一个奢侈品牌在华的售后投诉平均要比欧洲多出65%以上,一些被我国消费者追捧的国际大牌在售后服务上“内外有别”歧视严重。在国外市场,很多知名品牌都依靠门店直接提供售后服务,消费者在店内可享受无需发票“随到随修”的待遇;相比之下,这些品牌进驻我国后,商品价格变高了,只注重售前服务,而忽略了售后服务,大多数奢侈品牌在内地未设立专门的维修中心。
(五)奢侈品走私活动猖獗
由于同款奢侈品国内外价格相差甚远,在暴利的趋势下,奢侈品走私活动日益猖獗。走私的奢侈品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箱包等,走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伪造合同、低报价格、以行李夹带方式或通过“水客”团伙用“蚂蚁搬家”方式从香港走私入境,货物走私入境后,“水客”集团将货物通过快递公司发往国内各地销售。
近年来查获的走私案件很多,如2013年10月深圳海关联合上海、南京、沈阳海关,破获一起涉及上海、南京、沈阳等地的特大奢侈品走私大案,一次性打掉奢侈品专业走私团伙3个,抓获38人,现场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奢侈品牌服装1200多件、鞋帽近300双(顶)、箱包50个及手表、腰带等饰品近百件,案值近2亿元。又如2014年11月武汉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重大奢侈品走私案,当场查扣涉嫌走私进口的PRADA、GUCCI、LV、CHANEL、DIOR、MONCLER、MAXMARA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服装、箱包及鞋共计约3.7万件,初步预估案值超2亿元,涉嫌偷逃税款超3000万元。不法商人通过奢侈品走私进口偷税漏税,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奢侈品经营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国内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
三、我国奢侈品进口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调整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我国进口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比其它国家一般要高30%左右,高额的国内外差价导致奢侈品外购的现象严重。引起差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奢侈品征收较高的关税税率。因此,要缓解消费外流的现象,就要降低奢侈品进口的平均关税税率,缩小奢侈品的国内外差价,提高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奢侈品进口税率应实施阶梯式税制结构,对不同的奢侈品应采取不同的调整政策。对于高端的、顶级的奢侈品仍然维持较高的进口关税税率,因为这些奢侈品具有需求价格弹性低的特点,税率降低对于消费的影响不大;对于中低档奢侈品进口税率要适当降低,尤其是日用消费品。我国消费者主要是以消费中低档奢侈品为主,而与国外主要奢侈品消费国相比,我国中低档奢侈品的进口税率较高,这也是引起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对中低档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在国内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对入境旅游者购买力的提高也能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增加外国游客在我国市场的购买力。
(二)加强对奢侈品的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奢侈品进口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建立奢侈品管理的专门机构,完善奢侈品进口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通过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对奢侈品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维护健康有序的奢侈品市场秩序。特别要加强对奢侈品销售渠道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可加强与国外奢侈品牌国家的合作,联合加强对奢侈品流通的管理。在奢侈品进入海关时,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和检验标准对入境的奢侈品进行检验,保证进口的奢侈品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产品就地销毁,杜绝进境。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要定期对奢侈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查封、销毁。对经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责令其定期进行整改,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经营权。同时对不合格的产品及经营业要在产品质量监督局网站上予以公布,让消费者及时了解和掌握。目前奢侈品投诉的案件很多,消费者维权比较难。消费者协会要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国内奢侈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协会网站上定期公布被投诉的奢侈品牌,由消费者协会出面与奢侈品销售企业进行沟通、协商,来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同时,国家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对奢侈品牌价值的保护,严厉打击不经允许,擅自使用其他奢侈品牌的侵权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依法保护国内外奢侈品牌的名誉和合法权益,保证奢侈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大打击奢侈品走私的力度
走私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但在利益驱动下,也有很多人会铤而走险。由于奢侈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奢侈品走私活动很猖獗。一般来说,奢侈品走私的案值都很大,这不仅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同时,走私行为逃避了国家对奢侈品的监管,扰乱了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也损害了正当经营的商家利益,不利于奢侈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奢侈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海关部门应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同时与公安、工商、质检、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合作,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国家应加大走私犯罪的惩处力度,在量刑上应加重,加大走私的违法成本,对走私违法行为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通过加大打击奢侈品走私活动,维护正常的奢侈品进口秩序,进一步规范奢侈品进口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奢侈品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均国民收入全球排名还很靠后,这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虽然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但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成熟及非理性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缺乏对奢侈品牌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消费缺乏计划性,存在盲目跟风、炫富心理和攀比心理。因此,需要政府、媒体等注重宣传奢侈品的品牌文化、设计的理念、品牌的背景历史等内容,而不是只宣传其奢华的享受本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奢侈品,树立合理地奢侈品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奢侈品,由盲目追崇品牌价值转变到追求商品品质和内涵,同时,选择正确地奢侈品进行消费,减少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奢侈消费,提高必要的消费行为约束和风险控制能力。
(五)培育本土的奢侈品牌
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基本是被来自欧美、日本等国的奢侈品牌所把持,而我国自有的奢侈品牌很少,主要集中在烟、酒、茶等传统行业。我国奢侈品消费者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在自主奢侈品牌的培育方面,我国应重点从服饰、化妆品、鞋包、首饰等消费量大的产品入手,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必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有民族特色,赋予中国奢侈品特有的品牌文化内涵,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要在保证品牌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加强品牌宣传、营销工作。培育和发展自有的奢侈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地选择机会,有利于减少消费者对国外奢侈品牌的过度依赖和消费外流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刺激消费,调节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现状,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拉动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奢侈品消费需求也会继续增长,奢侈品进口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奢侈品进口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就会不断解决。随着我国政府对奢侈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消费者消费奢侈品观念的不断趋向成熟、理性,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会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完善的奢侈品市场体系。▲
[1]囤凤华.我国奢侈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6):100-103.
[2]蒋凯琳.我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现在及对策分析 [J].国际经贸,2013(25):68-69.
[3]刘春兰.我国奢侈品市场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J].经济师,2014(10):79-82.
[4]徐元.国际奢侈品在我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2(20):44-47.
[5]郑程程.我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研究[D].安徽大学,2011.
[6]黄金鑫.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溢现象分析及打造我国本土品牌设想[J].金融经济,2013(02):15-17.
[7] 贝恩咨询公司.2011、2013、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
[8]财富品质研究院.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
[9]网易新闻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