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以福建为例
2015-08-25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林 晓
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以福建为例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林晓
我国自1985年发布并实施第一部专利法以来,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广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我国专利工作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但人们对专利的认知和理解还十分有限,对专利权的使用和保护还不是很到位,专利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该文以福建省为例,通过近年来专利工作有关数据的系统比对、分析,就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专利法 福建省 实施 对策专利工作是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围绕新时期“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步伐,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用几百年时间完成的路程,使我国专利工作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日趋完善。然而,因我国专利工作起步迟,专利制度不够完善,各地区在专利法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专利质量不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差距大、专利管理松散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福建省为例,
就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福建省实施专利法的基本情况
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专利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促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长,专利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 3种专利申请429.4万件,与“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20.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1万件,年均增长17.7%;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8.9万件,年均增长2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55.4万件,年均增长20.9%。此外,受理国际专利申请3.65万件,年均增长39.6%。受理复审无效请求量4.3万件,年均增长 22.7%。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福建省在实施专利法过程中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1专利工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2004年6月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2010年1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2010年7月29日,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及其相关工作进行广泛动员、部署。各成员单位围绕推进实施意见,积极强化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了《福建省版权战略纲要》、《福建省专利奖评奖办法》等促进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利激励机制。在此期间,部分设区市、县(市、区)也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如:福州市制定的《扶持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奖励办法》、厦门市制定的《扶持促进知识产权的取得、引进、消化及产业化的实施细则》、泉州市制定的《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相继付诸实施。
1.2专利授权与申请数量稳步增长
由于福建省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使得我省发明人、设计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高速增长,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显著,专利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呈现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申请专利74426件、专利授权51455件,是“十五”时期累计申请专利35687件、专利授权22579件的2.1倍和2.3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15267件、授权总量3224件,是“十五”期间申请总量3772件、授权总量684件的4.1倍和4.7倍。仅在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21994件、授权18063件,分别比2009年的17559件和11282件增长25.3%和60.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17件、授权1224件,比2009年的3842件和824件,分别增长33.2%和48.5%。此外,全省PCT国际专利申请达268件,位居内地省区市第七位,为2005年112件的2.39倍。2009年全年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1万件,2010年创造当年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的好成绩。截至2010年底,全省专利累计申请量135032件,居全国第13位;累计授权量88887件,居全国第9位。
1.3专利服务与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目前,全省85个县(市、区)已有80个成立知识产权局,并设立了中国(厦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信息公共服务中心,中国(三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批准认定福建省专利技术(泉州)展示交易中心、福建省专利技术(宁德)展示交易中心,牵头成立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闽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同时,不断深化试点示范和产业化工作,建立专利奖励、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技术对接、知识产权审议等促进机制,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
1.4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逐步健全
2009年省知识产权局内设机构升格、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大幅度增加,省知识产权局从20人增加至70人,工作经费从2006年5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0万元。成立了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信息公共服务中心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省条例设定的专利行政管理主体由省政府延伸至县级政府的规定,逐步得到落实。现有70个县(市、区)设立了知识产权局,其中福州、漳州、泉州、莆田、龙岩所辖县(市、区)全部设立,部分县(市、区)知识产权局配备了执法人员。省知识产权局通过组织专项行动、加强执法协作、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并取得丰硕战果。
2 福建省在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专利的概念在公众中仍是一个相当模糊的名词。一些人不知道保护知识产权有什么意义,更不知道专利权应该如何申请、如何使用、如何保护。福建省直到2010年才召开首次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步伐比其他沿海省份要慢很多。由此可见,有的领导干部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在科技、经济工作中未能把创造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而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建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专利工作,不能有效防止侵权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2企业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其专利申请授权情况是反映区域的技术竞争力重要指标。美国专利商标局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共授权发明专利219614件,其中,企业201909件,占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91.9%,政府1100件,占总量的0.5%,个人16605件,占总量的7.6%。2010年(“十一五”末),福建省企业专利申请12129件、专利授权 9587件,占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比重分别达到55.2%和53.1%(详见图1)。全省172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企业仅占3.4%,低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位列笫19位。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401家,仅占2.3%,也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位列第17位。福建省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322家专利授权量为零。
图1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企业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省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情况
虽然近年来福建省企业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但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距。如表1所示,2010年福建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5位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只有170件,企业专利工作主体作用的发挥依然任重道远。
表1 2010年福建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五位企业
2.3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仍然偏弱
福建省设立研发机构和专利工作机构的企业偏少,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较弱,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产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存在“重论文轻专利、重研发轻转化”的现象,科研成果大部分仍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发表论文评职称、获得奖励等级等来确定,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成果对接率和转化率不高。据统计,2009年福建省发明专利授权824件,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7.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同年,全省科研单位专利授权量122件,仅占全省总量的1.08%。省级科研院所56家,未获专利授权的就有21家。由此可见,福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仍然偏弱。
图2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
2.4专利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
专利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在福建省表现尤为明显,具体可见图3、图4。
图3 2010年福建省各设区市专利申请授权量
图4 2010年福建省各设区市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
2.5专利有关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
具体体现在:一是奖励措施落实不到位。有数据显示,2009年,福建省企业研发费用150%税前加计扣除返还13.73亿元,福州、厦门市就占3/4,这个优惠政策主要落实在中心城市的高新企业和大企业;二是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重大专项缺乏对知识产权的硬性要求,项目验收后,没有对项目知识产权完成情况的评估及奖惩措施;三是职称评定落实不到位。比如,《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规定:“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获得的专利,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依据”。但因该规定并没有具体化,在具体实践中,科研人员获得专利并未列入职称评定的条件,相应的政策无法得到落实。
2.6专利监管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全省虽有80个县(市、区)成立知识产权局,但仍有部分县(市、区)未设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而已设立行政管理机构的,存在编制少,经费缺,人员不到位的现象,如有的设区市,市县两级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只有6人,难以开展经常性行政执法工作。同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少,全省专利代理机构只有17家,大多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覆盖面较窄,难以满足全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需要。
3 对策建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目标。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份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据此计算,到2015年福建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12175件。对比这一目标,目前福建显然还有很大差距,今后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通过上文对福建省专利产出以及专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福建“十一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强化知识产权意识,重视专利制度贯彻
一方面,要加快地方性配套法规建设。《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是福建省出台的与专利法相配套的重要的地方行政法规。但是,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均已作了修订的情况下,该条例自2004年6月颁布以来,一直未进行相应的修订,许多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甚至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发生冲突。为了保证新修改的专利法的顺利实施,必须尽快对《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细则进行相应的修改。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坚持不懈地开展知识产权重要性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要把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工作报道、案例分析、公益广告、论坛、展览会、“世界知识产权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形式,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知识, 以及相关的法律,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重视专利制度意识。
3.2完善专利工作体系,提高专利管理水平
加强专利管理工作,强化地方专利管理职能,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建省专利管理机构还很不健全,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与实际需要差距甚大,少数市还没有设专人负责专利工作。因此,这方面工作亟待加强,各市政府都应尽早健全市一级的专利管理机构,配备得力的专利工作干部。对现有的专利工作队伍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适应福建省迅速发展专利事业的需要。此外,专利技术开发基金严重不足是目前影响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应广开资金渠道,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在可能的条件下,从地方机动财力或三项费用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专利技术开发,逐步建立各级专利基金,促进专利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3.3推进“专利兴企”活动,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
“专利兴企”是指:专利的创造、管理、中介及保护等各项工作都应围绕企业发展进行,要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投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促使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并实现转化,从而增强福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福建经济的发展。企业专利工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专利工作能不能更好地为“科技兴省”、为福建进一步对外开放服务。因此,必须把企业专利工作作为全省专利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各级政府和各级专利管理机关、专利代理机构及专利技术开发公司,都应该把企业专利工作作为检验专利工作开展得好坏的重要标志,逐步使专利工作进入更多的企业,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专利意识,增强企业吸收专利技术的能力,挖掘企业发明创造的潜力,使企业的发展真正转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4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政府公共服务和中介专业服务,是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众多企业来说,需要降低专利研发、申请和维权成本,需要了解政府专利政策和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最新动态,需要借助专利中介机构来提供随需应变、高端专业的贴身服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需要专利政策、措施能有效和迅速地得以落实和执行,需要实行专利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需要加强对专利中介机构执业资质的管理、监督和规范;对于专利中介机构来说,他们需要加强与企业互动、了解企业需求,需要拓宽专利服务领域,打造自身专利服务品牌。因此,构建具有地方经济特色,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需求的企业“一站式”专利工作服务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和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机构、软件公司等社会资源的力量,开展网上专利办公和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专利申请和其他专利服务。
3.5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专利成果转化
专利的价值在于实施。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也是专利法的立法宗旨之一。从福建的情况看,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实施率相对高一些,但大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少发明专利,特别是不少重大的发明专利,主要产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由于他们离市场比较远,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中间环节比较多,专利的实施率相应比较低。为此,要理顺产学研三者之间的知识产权权属关系,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机制;针对有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论文轻专利、重研发轻转化”的现象,把专利作为科研成果考核的重要指标;要落实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职务发明人规定的“一奖两酬”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及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要健全企业专利工作机构,做好专利的申报、运用、保护、管理工作。将企业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拥有量、专利转化率纳入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的考核指标。
3.6落实专利政策措施,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实现知识产权政策与经济、科技、文化政策的有效衔接。要认真落实科技、专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以及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升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同时,一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强化部门横向协调合作,搭建执法协调工作平台,有效遏制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高审理专利案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提高审判的质量与效率。要坚持当判则判、能调则调、调判结合、息讼止纷的做法,完善专利案件审理中民事、行政和刑事程序的衔接,逐步建立适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审判机制。
[1] 李正华.知识产权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林一飞.知识产权法律与诉讼仲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 谢晓玲. 我国专利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19(5)∶ 35-39.
[4] 孙宏飞.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与借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133-136.
[5] 杨林村. 国家专利战略[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6] 郑成思.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 肖娟.我国与美国专利法之间的差异及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1998(4)∶ 11-13.
[8] 张玲.专利法的若干问题及其立法建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2-66.
[9]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武善学.论我国专利权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6(2)∶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