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理论对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启示
——高校生命文化教育理论新探
2015-08-25罗漫妥郭锦海
罗漫妥 郭锦海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人格结构理论对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启示
——高校生命文化教育理论新探
罗漫妥 郭锦海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是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全人格培育更是其中关键。本文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指出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维度加强和改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
人格结构理论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 教育启示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求学成本的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贫困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阻碍他们的成长[1]。学生的人格培养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贫困生教育的实效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我们正确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帮困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统称为人格结构的“三我”理论。其中,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底部,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主要满足各种生理需求。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寻自身的满足和快乐,有较强的原始冲动力。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中介力量,一方面受到本我的驱使,另一方面受到超我的限制,执行人格结构的管理和调节功能。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必须同时服侍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这三位主人[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和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与冲突,以合理的方式达到本我的需求。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顶部,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内化而成的道德化的自我。超我对本我做出符合社会化、道德化的限制,进而对自我起到指导、监控作用,达到理想、完美的状态。
弗洛伊德指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扮演不同角色: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这三者之间必须达到动态平衡,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本我的长期封锁。
从学生的家庭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来自贫困家庭,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这样的背景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心理。由于经济拮据,不少学生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出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倾向,强行封锁非理性、非道德的本我的客观存在,压制了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欲望和追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封锁本我,导致在人际交往上缺少信心和勇气,采取逃避、退缩方式,在校园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真正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2.对自我的变相抑制。
一个健康的自我既会依据超我的规范控制本我的非理性欲望,又会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合理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条件不足,想通过塑造道德化、规范化的形象弥补物质的弱势。但是,过度拔高的道德塑造,加剧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加重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陷入了精神困惑与自我迷失。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不能很好地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的产生[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变相抑制自我,无法平衡欲望和现实的关系,在现实面前会感到无能为力,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3.对超我的过度追求。
理性的超我追求,能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过于看重超我的作用,过度拔高超我的形象。为打破物质弱者的形象,他们追求道德超我的强大,以此保障自己的自尊感和自信心。Jess Feist和Gregory J.Feist认为,超我过于强大的人,背负着内疚和自卑感,这个人将因为自我不能断然拒绝超我和本我相互抵触的要求将经历很多冲突[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度追求超我,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将会加重自卑、偏激心理。
三、人格结构理论对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启示
1.在教育理念上承认本我的客观存在,帮助学生回归本我。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能释放本我的生理需求,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经济条件的不足感到自卑感和无力感,时常顾虑自身的物质基础,无法宣泄本能的欲望。在帮困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剖析,以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困育人工作。首先,要加强自信教育,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释放纯真的本我。学生在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状态下,才敢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真切的渴望,进而调动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有必要开设自信教育等相关选修课或讲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信,提升自身价值。其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塑造健康本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深入开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的本我需求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内涵,从而实现本我和超我的平衡。
2.在教育内容上强化自我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调整自我。
自我的健康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困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背负经济压力,片面追求道德形象这把保护伞,以期掩护经济弱势,这样的行为却变相增加了自我调控能力的负担。教育者应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塑造强大的自我。首先,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自身境况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科学处理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促进其自我完善。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者可借力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调试能力。其次,构建心理防御机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本我和超我冲突所产生的心理紧张和挫折,把心理问题转化为自我干预和调试,促进内心平衡。
3.在教育方法上体现超我的科学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欲通过道德的感化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高校帮困育人工作一味地靠说教式的教育难以实现真正育人的目的,应该丰富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帮困育人的实效性。首先,营造自强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励志情感。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微信微博等媒介弘扬和宣传诚信、感恩、责任等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树立学生典型,传播正能量。帮困工作中所涌现出来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生可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其他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图强。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能使这种励志的正能量真正进入贫困生的头脑,成为自觉认知和内在情感,达到朋辈教育的效果。通过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育人氛围和具体的体验中得到教育,逐步形成稳定合理的超我,从而减少超我与本我的矛盾并发挥自我对人格结构的调节作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我们需要掌握这一理论精髓,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维度着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帮困育人工作,提高帮困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培育健康、自信、自强的大学生,最终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邱天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10.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4]Jess Feist,Gregory J.Feist,著.李茹,等译.人格理论(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医学院校创新生命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JY140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