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阅读,方能悦读
——浅谈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
2015-08-25尚春艳
尚春艳
(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124)
爱上阅读,方能悦读
——浅谈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
尚春艳
(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124)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课外阅读教学采取以身带读、以导促读、以写助读、以话激读等四个方面的策略。
课外阅读 实践策略 以写助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课外阅读教学采取以身带读、以导促读、以写助读、以话激读等四个方面的策略。
一、以身带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不懂得甚至可以淡化其他兴趣爱好,唯独不能没有阅读。可见,阅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元素。对教师来说,阅读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能让我们的思想永远鲜活。可以说,教师不读书,就不会培养出读书的学生。试想,老师与学生没有共同阅读爱好,心灵是难以沟通的。毕竟,教师加强阅读是研究、理解学生的一把钥匙。
那么,教师必须加强阅读意识,对自己有明确要求,如一周看两本杂志,有效保证自己的阅读时间,才能将自身修养完美提升。真正的猛士敢于写下水作文,真正的老师敢于经常写随笔,写读后感。随笔的写法实在灵活得很,不需要主题先行,不要求刻意为文,全凭你散淡的心、轻灵的笔作成。到阅读分享课时,拿出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佳作,不也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吗?
二、以导促读
平时我们说开卷有益,其实读一本坏书比不读书要有害得多,所以,我们要读好书,读能充实自己的书。新课标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那么,“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五个方面:①思想内容好,教育价值高;②语言文字好,堪为学生学习典范;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独立阅读;④适当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⑤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结。
因此,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下有价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走上健康阅读的康庄大道;如推荐《文化苦旅》、《平凡的世界》,史铁生的散文,毕淑敏、林清玄的随笔,可以让学生徜徉在历史文化思考中提升,或关心、感悟人生。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乐读乐品;我们还可以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既精读又博览,既课内读又课外读,既能阅读又能写作、能品鉴。
三、以写助读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由此可见,阅读、鉴赏必不可少,而鉴赏最好的方法就是写感悟。就像丁有宽先生说的,“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有力”。
所以,教师在读写训练中,要坚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认真传授和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独立读写能力和自觉读写的良好习惯。如一周规定读几篇文章,推荐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再附上300字的推荐理由,这样,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提升,感悟本交上来后,由老师选择一篇不错的让学生看点评,共同借鉴,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四、以话激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自觉激活原有知识,运用适当阅读策略,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可以就自己读书体验和感受展开交流,或向同学推荐某一篇文章还是某位作家,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其实,阅读体验是一种个性化劳动,学生的个体特性千差万别,体验结果各不相同,因此要把阅读主动权交给读者。教师应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的首席。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结果,往往受到眼界、思想、心理、社会生活和基础知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把阅读体验的权利交给学生的同时,我们要发挥引领、矫正、助推、传授方法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强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独立思考,鼓励各抒己见,提倡求同存异,促进学生对文本意义进行崭新建构。
就算高考结束了,但阅读永不会结束。有了阅读,我们饥渴的生命才能在伊甸园中吸取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泉;有了阅读,我们才能在不同的世界里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着他们的博学与睿智。一个不会阅读的人,一定不会享受生活,因为阅读是生活的导游。让我们将阅读融入生活,如此,我们的生命将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7.
[2]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86.
[3]张曙光.试论原生态语文课堂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12(3):19.
[4]卜建珍.重视阅读体验,别站在语文的岸上游泳.语文教学通讯,2013(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