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路”
2015-08-25郭雪
郭雪
初到山城,徜徉在陌生的小巷,一抬头见“前方修建,此路不通”的标牌横在路中央——原来我走错了路。错就错了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目标,只是随便走走。然而,标牌上那个大“路”字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也不知书写者出于何种动机,8个字中“路”写得又大又潇洒,足足占有两个字的位置,我不禁回头多看了几眼;而这多看几眼竟然使我对“路”字结构产生如下的联想。
左边是个能够翻高山、越峻岭,足以踏碎荆棘坎坷的“足”,右边是个能够代表千万个“个体”,足以包容无数个“单一”的“各”。古人造“路”字时做何想,我们实在难以清楚具体原因。不过,就其结构构成来看,的确是很有意义的——把“足”放在前头,是否告诉人们:“路”,首先是靠人的“脚”踏出来的,如果不奋力举“足”,踏破那重重的艰难险阻,仅仅凭借心驰神往、想入非非是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的;把“各”设置在后边,是否意在说明:支配“足”的每一个“个体(各)”,因其理想、志趣的不同,对拥有、使用“足”的态度、做法不同,因而其结果也会不同。正所谓:“人生道路千万条,条条迈动不同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脚,而各自的脚所走的又是各自的路。”
不仅如此,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路”的结构,还会发现:它起笔是“口”,收笔也是“口”。古人如此创造它,是否又在暗示人们:一方面,尽管道路有千万条,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但都必须先从“入口”迈进,然后再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由“出口”走出;积极的人生,就是这样“行远自迩”“由此及彼”,不停地走,走向未来那个无限风光的“出口”。另一方面,如果在“入口”处徘徊观望、犹豫不决,或者虽然迈进“入口”,但走走停停、东张西望,甚至为眼前的小花草、淡景色所迷恋滞留,而不能以积极主动、执着一念的心态奔向前方理想的大目标、大景观,那么,那个曾经的“入口”,就会变为标志落后、记录后退、显示末路的“出口”等待着你;是进是退,全由你自己的心智和行动决定。
上述,是我因“路”字而产生的联想,也是这个字给我的人生启示。我深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路”字给人的启迪因时有别、因人而异,还远远不止这些,但在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看来,这两方面却是十分重要的:路是每个人必走的,但所走的路各不相同;不论走什么样的路,都是必须从“入口”到“出口”,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行进的过程之中。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从分析“路”字的结构入手,进行从感知到理性的联想和演绎;而且联想十分新颖,生动、形象地阐述出社会人生的某些哲理;演绎虽然奇特,却完全符合汉字“形义”一体、因“形”思“义”、由此及彼的思维特征。
☆本文适用考场仿真试题
请以“路口”“人生的抉择”“不同的未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