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靴子落地意味着什么?
2015-08-25
经过长期艰难辛苦酝酿,《存款保险条例》这双靴子终于落地,并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法典,意味着国家信用“兜底”的存款风险时代将一去不返,更为银行业正常进入、退出做好热身前奏。
《存款保险条例》共23条内容,对投保银行、保险机构之间职责、义务以及存款保险基金运用都作了明确规定,但对防范化解投保银行道德风险却缺乏明确规定,以及投保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有关存款不能纳入存款保险范围,都是令人遗憾之处,亟待补充完善。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存款保险条例面世对今天中国经济形势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能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存款人风险意识、建立防范金融风险“安全阀”等作用,这己成社会共识,毋须赘述。笔者想说的是,存款保险条例即将实施,社会各界应有足够心里准各,以免给自己经营、投资和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意味着银行更应谨慎经营。作为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实施,按存款保险机构确定的费率交纳存款保险基金,可能会加大经营成本,对利润等方面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意味着存款利率将全面市场化,银行过去靠国家政策稳拿老百姓低成本存款时代将成过去式,也意味着靠传统存款利差躺着赚钱的日子将终结,给经营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到,存款保险条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虽然因保费增加了经营成本,但却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经营破产,有存款保险公司充当最后“洗牌人”,可大大降低因破产引发的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减少社会震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因此银行应提高认识,积极主动配合,给保险机构提供准确存款报表,确保存款底数真实可靠,尤其要避免为逃避缴纳存款保险费搞存款账外经营等违规违法行发生。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可加速银行经营转型,彻底面向市场作出更贴近民众需求、符合经济发展需求实际的系列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变革,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避免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败北。且尤须指出的是,必须更加稳妥经营,把防范经营风险放在经营之首,防止发生经营道德危机,消除把全部损失推给存款保险机构而万事大吉的不负责任心态。
意味着民众更应提高存款风险意识。作为民众,存款保险条例一方面会增加存款安全几率,免遭银行破产带给个人存款损失;但同时也应看到,银行存款不再是进了“保险柜”,同样有损失之虞。这要求民众重新树立存款理念和投资观念,不再把全部资金存入同一银行,不再贪图高额存款利率而不顾风险,始终把资金安全放在理财首位。从目前看,虽然50万元理赔额度,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存款遭受损失几率很低,但依然要牢记两条原则:第一要转变储蓄观念,风险意识要增强,存款保险制度宣告存款用国家信用做保证的时代已经终结,不能再迷信银行不会倒闭的“神话”了,在存款时要选择银行,不要轻易相信一些风险大、管理混乱银行忽悠人的宣传,把银行当作一般企业来看待,经营得不好,一样会关门,要保持理性存款行为。第二要转变储蓄方式,大额存款尽量分开存放,在存款同时,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这样万一某一家银行发生风险,也不至于损失过大,在可承受范围。且要拓展投资渠道,转变理财观念,适当增加其他投资,尽量分散投资理财风险。
意味着政府及监管部门更应重视风险防范。作为政府及监管部门,虽然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对政府来说,原来承担地方银行风险防范与化解重担减轻了不少,让政府有更多精力用于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级政府就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没有责任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对监管部门来说,千万不能把存款保险条例当成风险防范的最后挡箭牌,防范对银行风险监测和预警,更应把平时监管工做实做细,尤其央行、银监部门、存款保险机构加大协调沟通,发挥联合整体监管优势,把商业银行存在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不留任何监管隐患或漏洞。地方政府更应发挥防范金融风险外围作用,主要在营造金融生态环境、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等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充分尊重银行经营自主权,在银行信贷决策和信贷发放上,消除行政干预,并主动在去产能过剩化方面施行强有力措施,防止银行过多资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形象政绩工程,让银行资金最大化注入最能发挥提振中国经济作用的实体经济领域,带动万众创业创新,为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奠定坚实金融基础,从而激发出银行扶持实体经济最大热情和激情,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和实现最大效益。
意味着银企更应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存款保险条例实施,银行与企业之间都成了市场经营主体,二者之间地位平等,不再是过去企业依附银行的不平等关系,企业也不再为了贷款一味接受银行不合理或苛刻要求,在融资条件、融资成本上,可坐下来谈判,寻求利益共同点。同时,银行与企业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二者之间互为上帝,双方都要遵守诚信经营原则,银行不能找各种借口拒绝给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放贷,或故意抽贷、压贷,影响企业安全经营:企业要懂得银行不再像过去那样,资金风险都要国家担着,贷款不讲信用拖着不还,最后由国家买单。现在银行资金都是千千万万储户的资金,不讲诚信拖贷不还或有意逃废银行贷款,银行破产倒闭,企业也难脱干系,终难逃债务被追讨干系。因此,企业在贷款到手之后,千万要把资金运用好,形成效益,以便能按时归还贷款;且在贷款上要有周密计划,防止出现过去不顾经营风险盲目扩大生产或经营现象发生,确保银行贷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