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丽江市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

2015-08-24木丽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丽江市早操课间操

木丽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丽江 674100)



对丽江市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

木丽凡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对丽江市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较重,课外体育活动存在挤占现象,且课外活动时间、次数不能保证,校内体育竞赛单调。该文旨在对丽江市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了解并且掌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更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课外体育活动小学现状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39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丽江市实验中学小学在校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近些年与该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大量的相关内容归纳、整理、分析,作为本文研究参考之用。

1.2.2访谈法

访问了部分体育教师,以便充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分为三个组,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五六年级为一组。每组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达100%。

1.2.4数理统计法

将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资料整理,运用体育统计相关知识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丽江市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

小学生对体育运动喜爱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占47%,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占34%。总起来说,有81%的学生时喜欢体育运动的,而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仅有19%。由此可见,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认知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而关于高年级学生之间对体育锻炼态度的不同,则是由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年龄特点和学习要求不同所导致的。

2.2丽江市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和早操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丽江市小学生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依次是游戏、球类、跳绳、体操;走访调查发现高年级的学生更多选择参加球类活动量的运动项目。

表1 丽江市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N=150)

表2 丽江市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N=150)

表3 丽江市小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调查表 (N=150)

早操是指清晨或课前进行的体育锻炼,所调查的学生中出早操的学生占58%,有42%的学生不出早操;早操的活动形式主要以跑步为主,由体育委员和一名体育教师组织住校生活动,跑校生不用出早操。不出早操的学生到校后往往或是自由活动、或是做值日,然后等待上课。在调查访问中发现课间操的情况较好,全校各年级均有参加,课间操的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例如集体组织做广播操、自编操等,大部分学生执行大课间操活动,对待课间操的态度方面小学生更要认真一些。

2.3小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调查状况

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有限,所以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途径。从表3调查丽江市课外体育活动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情况来看丽江市小学生每周组织2次课外体育活动的占25%,1次的占50%,不组织的占25%。其中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活动次数较多,五六年级较少,这样五六年级很难保证学生能有足够时间进行锻炼,体质的增强也将成为空谈。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学生们大多数都将精力用在了主课上,即使有些学生很想参加活动,也因作业太多、学习负担太重而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表4 丽江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占用情况调查 (N=150)

表5 丽江市小学生休息日体育活动调查 (N=150)

2.4课外体育活动挤占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一二年级经常被挤占为14%,三四年级为26%,五六年级为38%。偶尔被挤占一二年级为26%,三四年级为28%,五六年级为26%。从不挤占一二年级为60%,三四年级为46%,五六年级为36%,从走访中发现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往往被数学、英语、作文等内容所取代。有时下午两节课后学校担心学生在校出事,就采取“清校”的办法让学生一走了之。

2.5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状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休息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二年级为36%,三四年级为42%,五六年级为26%。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二年级为26%,三四年级为30%,五六年级为38%。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二年级为38%,三四年级为28%,五六年级为36%。结果表明: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尤其是五六年级学生。休息日活动时间较短。

[1]张争鸣.国外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若干形式与特点比较[J].体育与科学,1987(2):36-38.

[2]沈飞明.上海市18所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1999(4):38-41.

[3]陈翠红.濮阳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91-92.

[4]韦向东.浅谈如何上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J].体育师友,1999 (2):14.

[5]黄若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04 (2):79-81.

[6]金程.从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看高校课外体育管理[J].中国学校体育,2004(6):45-46.

[7]张平.构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科学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35-137.

[8]胡春红.河南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8-130.

[9]孙盛杰,钟文武.课外体育活动个人记分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6):51.

[10]严赛君.关于提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几点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1997(2):58-60.

G807

A

2095-2813(2015)10(c)-0139-02

猜你喜欢

丽江市早操课间操
高校“以人为本”模式下早操制度的理性思考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做早操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丽江市大、中学生群众体育调查研究
早操
愉快的课间操
做一做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