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

2015-08-24纪大春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保健体育课程

纪大春(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吉林白城 137000)



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

纪大春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在高校之中是客观存在的群体,他们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够正常参与正常的体育运动,但依据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原则,这部分群体亦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予以重视。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对当下保健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与想法,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省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建设。

体育保健课健康第一体育弱势群体身心健康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37

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明确指出:“保健课是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应该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的保健课程教学”。虽说文件的颁布已有多年,但是在我国的高校之中虽说有部分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但是在保健课的内容设置以及考核评价方式设置上比较随意,教学的重点多是放在了传授实践内容之上,对于体育教学的“健康第一”和“终身健身”的思想提及较少,所以课程开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体育保健课。所以,针对当下我省高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次调查选取了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四所高校,随机抽选了高校体育教师和保健班学生40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人工查阅与网上查阅的方式查阅有关方面的专著30余部,以及论文100余篇。全面了解本课题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并从中归纳整理出有关保健课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2)访谈法。

与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线体育教师进行多次探讨,研究讨论有关体育保健课的看法与认识。

(3)调查法。

随机抽选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进行实地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8份。

(4)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形成最终的研究结果汇报。

2 调查结果

2.1该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对象情况调查

身体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单指没有患病或衰弱。从表1中得知选择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有6.4%的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生理方面并无疾病但是体质方面较弱,这一部分学生选择体育保健课仅是为了体育成绩能够及格;另一部分是患有运动禁忌症或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或急性病症,身体疾病严重的不多,心理方面疾病的人群占1.5%。对于这些群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这些大学生健康的内在因素仍是缺乏体育锻炼所致,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成了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另外,还有一些意外事故所导致的伤害等。

表1 保健班学生身体状况调查

2.2该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师资力量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校当中,专职的体育保健课教师人数为零,参加过体育保健知识的培训的教师仅占7%,自学过体育保健知识的教师大约有14%,大多数教师多是由其他科改上保健课,或出于教学任务的需要,或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欠佳等原因。而发表过与保健课有关的科研论文的教师也只有9%。保健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对保健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对体育保健课程的正常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3 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存在的问题

3.1体育保健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体育保健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具有专业资格的教育人才还十分缺乏。即使有,学校也难以对他们进行重视,导致人才流动率很高,无法留任的现象严重。另外,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体质虚弱,甚至一定程度出现了健康隐患,所以授课过程中处理不当出意外的几率很大,为了避免风险,学校往往就会对这类课程采取消极的态度。

3.2体育保健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针对性

和大多数基础课程一样,想要完整且高效地进行体育保健教育,优秀的教材也是必要的。目前吉林省各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程体系还处在自说自话的阶段,缺少统一的教材。一些学校自编教材供教课使用,但这部分教材漏洞百出,教学方法照搬十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一套,教学内容也缺少新意。由于通体呈现一种陈旧的特征,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3.3体育保健课师资力量薄弱

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源头来看资源就较为紧缺。现在很多在高校执教的体育保健老师并非专门体育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所以他们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上,忽视了这一代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师资力量的薄弱,从根本上导致了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程无法正常有序地开展。

3.4相关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

参与体育保健课的学生可谓是特殊的体育群体,不能够像普通学生那样正常的使用体育场地、器械等设备,他们需要特殊的装备设施,这在很多高校当中都没有相应的配置,这也是制约当下体育保健课不能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

4 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改进意见

4.1观念转变思想更新

如今倡导教育资源要公平分享,特别关注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体育作为一门依靠身体机能活动的课程,对残障的学生有着尤为大的影响。新《体育法》中明确要求要让病弱伤残的学生能够和正常大学生一样接受体育保健教育。

4.2加快体育保健课课程教材建设

关于体育保健课程教材的重要性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下面我就教材编写给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大纲。这部分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和《体育法》规定的要求编写,可以作为吉林省内高校统一流通的范本。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则要根据各高校学生体质情况来组织。,可以采用推荐选编或主编负责制与编写组相结合的办法,以保证教材内容更科学。

4.3全面提高保健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基于当前吉林省体育保健课程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学校应该开始重视教师能力的培养。具体培养方式可参考其他基础科目教师培养,如定期开展学习班,邀请体育界专业人才进行授课;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修;同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医学,食品保健学等相关学科的教育。这种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虽然前期会投入较大,但慢慢就会看到成果。

4.4拓宽教学思路与对象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类课程的开展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当今尊重差异化,理解个性化的社会环境中,高校体育体育教育界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健康绝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在以往的体育健康课程中身体伤残有恙的学生会被关注,但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却隐藏在正常学生的队伍中没有被发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大约有20%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对待这些学生应该以通过一些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轻松性运动项目教学为主,使他们在天性释放中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培养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性。

5 结语

保健课的对象一般是一些伤残、病弱和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因而其特点具有独特性,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必须认真开展科学研究,规范教学内容化,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并利用保健课的发展规律,在其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才能促进大学生身体的康复、使其体质得以强健、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1]孙屹立.高等学校体育市场化的对策与研究[J].中国市场,2006 (32):11-12.

[2]林建华,郭琼珠.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现状及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44-46.

[3]刘成.对普通高校体育班学生体育认知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1999,3(1):79-81.

[4]林建华,郭琼珠,黄景东.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79-80,82.

[5]刘永峰.高校保健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学刊,2001,8(2):115-117.

[6]朱小庆,袁玉涛,王明.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7-48.

[7]郭小苏.普通高校中构建健身保健课程教学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0(1):63-65.

G8

A

2095-2813(2015)10(c)-0137-02

猜你喜欢

保健体育课程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