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失败者的飞翔
2015-08-24北京行超
北京 行超
80后现场
小清新:失败者的飞翔
北京行超
青年美学主持人:金理
大概从本世纪初期开始,一批有一定文化和教育背景的“80后”“90后”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气质内敛低调,性格安静沉稳,热爱文学与艺术,强调自我的个性,反对大众流行,人们称他们为“小清新”。本文重点揭示小清新的形成过程、内外在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并结合具体时代背景、文艺作品,对这一群体进行内在文化分析和精神分析。
小清新 台湾文学 独立流行乐
2014年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诞辰一百周年。这个十几岁就开始写作,七十岁才真正被人们所熟知的法国女作家应该不会想到,在遥远的中国,因为一本《情人》和几句颇具个性的话,她的名字竟如此广泛地在年轻人中被反复传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拉斯的作品被大量译介到国内,一时间,阅读杜拉斯由一种文学风潮逐渐变成了年轻人的生活风尚。就算你没有读过杜拉斯的书,至少你曾看到过这些句子:“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如今,近三十年时间过去,杜拉斯依旧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几个外国作家之一。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杜拉斯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甚至是一种消费符号。上世纪末,我们把这些喜欢谈论杜拉斯,喜欢将杜拉斯的名言用作个人签名的年轻人称为文艺青年或小资;之后,这位极具个性的法国女作家又被另一个更年轻的团体所认领,他们就是——小清新。
大概是从本世纪初期开始,一批有一定文化和教育背景的“80后”“90后”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气质内敛低调,性格安静沉稳,喜欢陈绮贞、安妮宝贝或岩井俊二,业余爱好是音乐、文学、摄影、旅行,他们的照片总是以侧脸示人,喜欢穿着棉质长裙、白色帆布鞋,有时会戴黑框眼镜或草帽。他们强调个性,同时又异常相似,孤独、忧伤、逃离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而这些年轻人,便是我们口中的小清新。
成为一个小清新
小清新脱胎于小资,他们与小资一样追求特立独行、品位不凡的生活。上世纪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小资这个在特殊年代曾让所有人闻之色变、避之不及的政治标签,在一夕之间变成了年轻人们趋之若鹜的生活方式。这时的小资更多代表着一种令当时年轻人无比欣羡的生活状态——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年轻人都迷上了在星巴克喝下午茶、吃哈根达斯冰激凌、穿CK内裤、喷古龙香水、谈论杜拉斯和村上春树的生活模式。然而,经过十余年的资本发展,人们逐渐洞察到小资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不堪一击的虚伪和空洞,开始反感他们蹩脚的英文、盲目的拜金和开口闭口的名牌。于是,小清新便这样应运而生了。
小清新之核心是“清新”,区别于小资的拜金主义和品牌崇拜。小清新强调自我和独特,对于“大众”和“流行”有着强烈的反抗。所谓“清新”,即是描述他们那种不谙世事,那种“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复杂,我只愿保持自己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当然,小清新并非看不到这世界的复杂,只是他们宁愿以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复杂,从而逃避这其中可能带给自己的伤害。小清新有着现实主义的冷静节制和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对未来充满希望,喜欢沉迷在自己想象中的甜美、平和、无忧的世界。在这一点上,他们有点像顾城笔下那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任性的孩子”——虽然生理年龄早已成人,却一厢情愿地要做心理年龄上的婴孩,永远在精神领域撒娇、任性,怀念永无烦恼的童年,不愿面对成人世界的风风雨雨。
小清新的“小”则用于进一步强调他们“以小为美”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这种“小”在此前的小资身上已经有过充分体现——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无限的小,小到可以只有自己以及自己内心那些无穷的幻想。小清新自恋而自闭,他们的生活从来都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小情小调而极少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发言;他们会被安妮宝贝笔下虚拟的爱情感动得泪流满面,却往往对真实上演着的分分合合处之泰然;他们会在岩井俊二的镜头中找到幸福与温暖,却很少真的付诸实践去关怀体贴身边的人。
然而,小清新与小资在生活方式、审美主张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分歧,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小清新不满于小资简单肤浅的物质追求和品牌崇拜,反对拜金主义是他们的信条,也是他们反对小资、超越小资的核心诉求。小清新不问世事、不捧名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与物质、金钱甚至与现实生活无关的,被称作“感觉”的东西。这既是他们的审美准则,也是他们的行事方式——他们所钟爱的一切都是去物质、去欲望的,永远“仙”气腾腾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在小清新所构造的那个远离世俗的乌托邦中,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着装打扮、说话语气和性格爱好等隐秘的线索找到自己的同类。他们之间也许素昧平生,也许只是萍水相逢,却常常比日常生活中的同学、同事、朋友更能让彼此感到安心,也更容易在心底里惺惺相惜。
面对现实社会的多重压力,小清新们选择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做一个精神流浪者,他们标榜自由、崇尚自然。同时,他们总是疏远人群,刻意避免让自己成为焦点。他们甘愿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做一个最平凡的人,甚至乐于成为一个边缘人、失败者——是的,他们从不以“失败”为耻,他们在意的,恰恰是这种与世无争、远离尘嚣所带来的内心的宁静。在险象环生的现代都市中,小清新的这种主张引发了大量年轻人的共鸣。随着小清新队伍的逐渐扩大,这个小众的社会群体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态度、一种现代都市中特有的青年亚文化。这个以反大众、反流行为出发点的小众团体,也随之变成了一个拥有大量拥趸的流行文化。
讽刺的是,虽然小清新极力反对拜金,强调一种更为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拜物的道路。LOMO相机、帆布鞋、陈绮贞的唱片、安妮宝贝的小说、岩井俊二的电影等代表“清新”气质的具体物品,是进入小清新队伍的通行证,也是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身份标识。这些具有极强象征意义的物质符号,既是小清新的外在特征和标签,更体现着他们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
《莲花》,安妮宝贝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小清新,文艺如斯
号称热爱文学、音乐、电影的小清新,其实喜欢的只是被“清新化”的艺术作品。他们不喜欢沉重的鲁迅、粗暴的海明威或冷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喜欢的是“悲伤逆流成河”的安妮宝贝和郭敬明;他们不喜欢强悍愤怒的涅磐、大众流行的五月天或高调夸张的Lady Gaga,他们喜欢的是低吟浅唱的陈绮贞、苏打绿;他们也不喜欢黑色幽默的北野武、专制霸道的黑泽明或血腥暴力的昆汀·塔伦蒂诺,他们喜欢的是娓娓道来的岩井俊二和永远阳光明媚的台湾文艺片。小清新的文艺作品几乎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似有似无的暗恋或失恋故事,充满了感伤主义的气氛和唯美主义的美学追求。这些作品的内容通常不问世事,而退守最私密的个人情感领域,充分体现了创作者“躲避崇高”的艺术追求。而热爱这些作品的小清新们,也常常以其中人物的形象作为自己着装的标杆或者行为的指南。
最典型的例证来自安妮宝贝的文字。如果说杜拉斯的小说是小清新的“圣经”,那么安妮宝贝便是小清新的教母。安妮宝贝的文字具有极强的符号特征和可复制性。在她笔下,女人永远不叫“女人”,而称“女子”,男人也永远被称为“男子”。安妮宝贝的御用女主角有着千篇一律的外在形象,他们永远留着一头“海藻式的长发”,“不施脂粉,一点点化妆也无”,“面目邋遢,神情懒散”;而男主角则喜欢“穿白色纯棉衬衣,粗布裤子”,“手指修长干净”,“沉默而神情高贵”。不管是早年描写现代都市边缘人的《告别薇安》《彼岸花》,还是近年来号称“以文字探索呈现自我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的《莲花》《月》《春宴》等,安妮宝贝的小说内容从未脱离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之中夹杂着流浪、自杀、性等元素。在她笔下,不论是收入优渥的男子,还是向往自由的女子,都多少带有些颓废的气质,他们“决绝”“勇敢”,随时准备放下一切去“出走”,去“私奔”,这种不顾一切和了无牵挂的精神,极大地契合了想要逃离现实的小清新的精神追求。程式化的语言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在安妮宝贝的笔下不断地变装上演,而这样机械复制式的作品却能够一次次打动小清新脆弱的内心。他们崇拜这样的“女子”,迷恋这样的“男子”,在这样的故事中一次次沉沦。
此外,安妮宝贝及效仿其写作特征的小清新还特别偏爱使用无主句和连篇累牍的句号。主语的消失,打破了既有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为文本本身提供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陌生化效果。作者用简单的词组代替完整的句子,接着蛮横地画上一个句号,语义便在此戛然而止。反常规使用的句号,将小说文字生硬地切割成破碎的部分,加强了叙事的暧昧感与模糊性。不同于传统叙事追求为读者提供阅读理解的快感,无主句和不规则使用的句号,为读者提供的是一种阅读不畅的快感。利用这种不规则的语法形式,安妮宝贝祛除了小说叙事的完整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与传统文学强调自我、凸显作者的主体性不同,安妮宝贝的小说尽可能地将叙事者隐藏在文本之后,表明了作者对小说故事性追求的放弃,转而致力于营造一种暧昧不明、模棱两可的叙事氛围。洁尘曾说过,有些作家是“提笔就老”的,在小清新的笔下,人人都有着道路以目的冷漠与看透世情的决绝。他们笔下的生活不仅失掉了蓬勃的生机,而且被笼罩上一层抑郁、颓废的色彩。从这个层面来看,安妮宝贝及类似的小清新文学似乎大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与文学作品类似,小清新的音乐和电影也呈现出感伤、唯美的精神追求。陈绮贞、苏打绿、张悬、王若琳等是国内小清新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歌曲热衷于述说小情小爱,善于营造唯美主义的整体意境,情感忧伤却不失温暖。在影视剧方面,从早期岩井俊二的《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到近年来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代表的台湾文艺片,小清新迷恋的影片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它们或是对校园生活、青春年代的怀念,或是娓娓道来一段只有在自己心中生根发芽的暗恋故事。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这个“暗恋女神——与女神失之交臂——祝福女神”的老套爱情故事中,导演九把刀牢牢抓住了“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这一人类社会的永恒定律,用永恒的错位贯穿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在这个青春期的爱情故事中,爱情的意义并不在于相守,而恰恰在于错过,在于男女主人公永远在彼此心中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想象,而这段爱情也永远只能是独属于自己的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
不管是安妮宝贝的文字、陈绮贞的歌曲,抑或是台湾文艺片,都着力表现现代都市中被人群冷落的个体及其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其中含蓄的伤感、节制的抒情、浪漫的情怀,委实令人动容。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好,无病呻吟也罢,这种脱离现实的唯美主义对于在现实泥淖中无法抽身的小清新来说,颇有自我“疗伤”与“治愈”的功效,因而常常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海报
“小清新可能是一种精神药膏”
台湾音乐才子陈升在2013年推出了一张名为“我的小清新”的专辑,在这张专辑的同名歌曲《我的小清新》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小清新可能是一种精神药膏/一定要装无知不然就会贴不牢/小清新可能是一种不长大的药膏/一定要装可爱心虚了就贴不牢。”陈升当然不是什么小清新,他可能是个“老嬉皮”。在这首颇具戏谑意味的歌曲中,陈升唱出了他对于小清新这个群体的理解——小清新是一种精神药膏。
这里面应该有两层意思。首先,作为一种精神“药膏”,小清新的审美主张或者生活方式所要疗救的应该是这些年轻人在精神方面出现的某种困境。同时,既是“药膏”,就一定是人为地“贴”到身体上的,它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是随时可以附加,也是随时可以丢弃的。自称是“老清新”的内地民谣歌手邵夷贝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颇带自嘲地表达了小清新们所面对的这种尴尬处境:
大龄文艺女青年/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这样就比较合适呢/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嫁给他干什么呢/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奶奶奶奶奶奶的
朋友们介绍了好几个/有车子房子和孩子的/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让他赞助你搞创作/可是大款都不喜欢她/他们只想娶会做饭的/不会做饭的女青年/只能去当第三者/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只能被他们潜规则
热爱艺术的“大龄文艺女青年”面临着与常人一样的现实问题,他们曾经自视甚高,而在大众眼里,他们却因为种种现实原因惨遭淘汰。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这些文艺范儿的小清新是与众不同、高高在上的王子和公主;而在现实面前,他们只是脆弱渺小、不堪一击的芸芸众生。最终,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必须选择对世俗生活妥协。于是你不难发现,在每个华灯初上的夜晚,总有无数续着长发、背挎吉他、眼神迷离的歌者出现在北京的各个酒吧中,他们在台上用自己沙哑的烟熏嗓伤感哀叹、自我解嘲,演出结束后他们与酒吧老板结算自己当晚的薪酬,然后点一支烟,沉默地在夜色中去赶末班地铁。对现实社会及自我处境的不满和对现实生活的妥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
台湾女诗人夏宇曾经在某次酒后发问:“小清新有什么不好?轻轻松松做自己有什么不好?”①曾经写出“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这样“重口味”诗句的她对小清新有着极大的宽容,这大概与台湾这座岛屿的某些特质有关。
台湾对于小清新来说,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最不遗余力推荐小清新的杂志《城市画报》很早便推荐过陈绮贞、张悬、陈珊妮等台湾歌手,彼时他们在内地都尚属新鲜的面孔。不仅如此,《城市画报》甚至多次大篇幅介绍过台湾的吃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见,在小清新眼中,台湾简直就是精神上的故乡。不管是音乐、电影还是文学,具有“小清新”气质的作品几乎占据了台湾文艺作品的主流。这些作品兜兜转转,其核心始终绕不开一个“情”字。从白先勇到朱天文、朱天心,再到如今的钟文音、郝誉翔等,台湾作家似乎始终保有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不吵不闹、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除此之外,他们作品中的颓靡气息俯拾皆是,像极了曾被胡兰成亲口赞为“小张爱玲”的朱天文笔下的“老灵魂”——他们对死亡知之甚详、心生恐惧,对怀旧事物有股莫名强烈的爱好。我私心揣测,这也许与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有着某种关系:在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变迁中,“外省人”及其祖先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个陌生的岛屿开始了自己“反认他乡作故乡”的寂寞生活。时间之手如此残酷,偏安于热带岛屿的他们,终于逐渐失掉了膨胀的野心,对你争我夺的利益纠纷没了兴趣,转而对自己身边的人事变迁与过往记忆念念不忘。诚品书店里那些坐在地上一心一意读书的年轻人,那些柔声细语的女孩和举手投足尽是谦和的男孩,他们无处不在地阐释着独属于这个岛屿的从容与淡定。
而彼岸的大陆却是另一种现实:在文学中,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小清新文学打破了“50后”“60后”所建造的历史共同体,开始着意于建造一个属于同代人的情感共同体。他们或如安妮宝贝,在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中不断沉溺;或如早年的张悦然、周嘉宁,以青春的名义讲述成长的疼痛;或如安意如,干脆跳回古代,与故去的先贤对话,以期得到现实的回应。
在这个海峡两岸共同营造的“小清新”大潮中,如果说小清新是台湾社会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那么对于彼岸的大陆而言,小清新更像是一种精神补偿。
从独立到流行
“小清新”一词最早用于指称欧美、日本等地盛行的独立流行乐(Indie Pop)。独立流行乐属于地下音乐的一种,与风格强硬的独立摇滚乐(Indie Rock)不同的是,独立流行乐虽然承袭了独立摇滚主张个性、坚持己见的特色,但它更多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甜美的一面,曲风清新自然,更少焦虑和嘈杂。此后,由于这种曲风的盛行,“小清新”的概念被不断借用并逐渐泛化,人们将那些风格清新自然、平缓温柔,整体气氛安静而不张扬的艺术作品,统一称为“小清新”。
2013年11月2日,备受小清新推崇的台湾歌手张悬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了小型演唱会。在现场,张悬看到第一排的台湾学生手持青天白日旗,于是把旗子接过来介绍说:“是从我的家乡来的‘国旗’(national flag)。”张悬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现场大陆留学生的不满,有人高呼“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不谈政治)”,当时张悬回应“这不是政治,这只是一面旗子”。此后,演唱会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定于不久之后举行的张悬北京演唱会因此被取消。事后,在对这个被媒体称为“张悬事件”的反思中,舆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对张悬是否“台独”的猜想,而我更关心的却是现场大陆歌迷的那句“今天不谈政治”。当自己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甚至是国家民族身份被挑战的时候,小清新的第一反应竟然并非反抗,而是“不谈”。小清新从不想卷入任何政治或社会事件的旋涡之中,对他们来说,音乐就是音乐,也只能是音乐——他们要的是搁置一切立场、一切判断,单纯回到艺术欣赏本身。
如果我们回到Indie Pop这个名称来看,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小清新最深处的矛盾——Indie:独立;Pop:流行。这两个诉求完全相反的词语被如此荒谬地并置在一起,而正是这种深刻的矛盾构成了小清新的“原罪”:小清新因为反对大众流行、反感崇高叙事而追求“独立”,主张退守到自己狭小的小世界中去。然而,当维护这种独立的人越来越多时,小清新所追求的“独立”就无疑会被无限地消费,独立就变成了流行,小清新也因此成了瞬息万变的大众文化中的一员。
在当今社会中,流行文化缔造者的变节和背叛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鲍勃·迪伦第一次改用电吉他时遭受了台下观众一片“犹大”的叫骂声,孟京辉的商业化转型在为其赢得更多观众的同时也引来专业评论者的一致斥责。如今,小清新的鼻祖陈绮贞早已从地下转向台上,俨然变成了比一般流行歌手更稳固的票房保证;向来号称孑然一身的安妮宝贝也已经怀孕生子,过起了世俗的生活。两位被小清新奉为“教母”的精神领袖,最终放弃了孤独、流浪的生活,挤上了世俗生活的末班车。
理想主义的信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一文不值,而“人生导师”的倒掉也使得小清新产生了一种被欺骗的愤怒,他们开始逐渐从之前虚幻的个人梦境中挣脱出来,发现早年作为小清新的自己原来是那么脆弱、虚假、自欺欺人。随着小清新队伍的逐渐壮大,小清新的反对者也越来越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反对小清新的人数似乎变得比小清新本身更多。有趣的是,在这些来势汹汹的反对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是小清新队伍中的坚实成员。他们或多或少都曾期盼过平静安稳的现实生活,希望能真正做到超凡脱俗、不问尘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这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也许正是这种不切实际,使得小清新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反感,在反对者的围攻下,以个性、独立、不俗为标签的小清新逐渐变成了软弱、虚伪、媚俗的代名词。
现实生活的铜墙铁壁已经让小清新无处藏身,而自我催眠式的独立幻想又受到了人们蛮横的否定,小清新以身试法地验证了现代都市的冷漠无情。流行文化总是反反复复,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一刻站在舞台中心的人,下一刻也许就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小清新和反小清新两个阵营的形成和对立,充分表明了大众文化的短命和无常。陈绮贞有首歌叫作《失败者的飞翔》,甘于平庸的小清新常常以失败者自居,然而正像陈绮贞唱的那样:“你承认吧,你也想要体验英雄般的夸张悲壮。”如果不是现实生活如此沉重,小清新也许不必永远躲在自己构筑的安乐窝里;也许正是现实的沉重,让在幻想世界中飞翔的小清新不断下坠,最后坠落成一个自甘平凡的失败者。也许你说这是矫情和虚伪,我却觉得,他们偏偏有点像那“夸张悲壮”的精神英雄。
①张晓舟:《“小清新”统一大中国》,“腾讯·大家”网http://dajia.qq.com/blog/1898360659001992013年11月11日。
作 者:行超,现供职于文艺报社。
编 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