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视角下的资本质量提升

2015-08-23王士香董直庆

关键词:资本积累生产率资本

王士香,董直庆

( 1.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3.华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0241)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视角下的资本质量提升

王士香1,2,董直庆3

( 1.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3.华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0241)

前沿研究关注资本投资数量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却普遍忽视资本质量变化可能对经济产出的影响。针对当前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利用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测算耦合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结果显示,在1980—2012年期间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以年均2.88%的速度提高资本质量,我国经济效率的改善既源于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中性技术进步作用,也受益于设备资本质量的提升。

资本质量指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经济产出获得了迅猛增长,但经济高投入和高增长模式能否持续却引发置疑。依据要素投入数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经济高增长同期经济增长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1]。OECD测算了1983—1988年、1988—1993年、1993—1998年和1998—2003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均值分别为5.6、3.4、4.1和3.8,1993—1998年虽有提高但整体下降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度量的技术进步不仅没有出现增长反而持续下降,显示经济增长并没有向集约化方向发展。Boucekkine et al.认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假定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相独立,导致技术进步测算无法捕获新增设备资本品的质量变化,即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的仅为中性技术进步,无法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变化的全部[3]。而由于资本质量提高是现代经济产出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个直接证据就是一部分资本的生产率远远超过另一部分资本。现代技术进步更是以非独立方式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通常依附于资本或劳动投入过程中,非均等地提高不同类型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质量和生产率,使纯中性技术进步假设结果有悖于当前技术进步贡献事实,进而也就无法准确判定一国真实的经济增长效率。

蕴含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技术进步亦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研究最初始于Solow,他认为新技术并非一定以知识、经验或技术工艺形态出现,通常结合实物方式作用于生产过程,在发挥生产率前耦合到新资本品中发挥作用[4]。Licandro引入不同资本概念认为耐用商品生产部门通常采用质量改进方式提升技术进步[5]。Gordon利用体现新资本品生产率不断提高的价格指数方法测算分行业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体现式技术进步呈现不断增长趋势[6]。Greenwood et al.同样采用价格指数方法来测算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将物质资本细分为产出效率不同的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强调不同资本投资类型体现式技术进步或特定投资中的技术进步对资本价格的影响,并根据NIPA数据采用均衡增长模型演绎并度量出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发现生产率增长中有近60%源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7]。Licandro强调Greenwood et al.模型忽略了不同年代资本技术含量的差异,并运用指数方法和使用NIPA数据测算,发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率约69%,超过Greenwood et al.估计近九个百分点。Hulten认为,现代机器设备投资迅猛发展正是其投资利润和生产率作用的结果,而生产率提升更多源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作用,一个基本假设是新资本品比旧资本品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即不同时期和不同年代的资本投资品具有不同技术属性。利用生产函数方法和一般均衡模型分解技术进步度量生产率增长来源,发现20%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8]。

针对全要素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表现出的M形走势,国内学者认识到仅关注中性技术进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局限明显。赵志耘等按照Greenwood et al.模型构建出一个区分设备投资和建筑投资的两个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不同类型投资品的利润最大化约束考察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作用特征,结果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高资本投入中体现式技术进步率至少保持在5.1%—6%左右,并在经济发展过程愈加呈现出与资本相耦合特性[9]。黄先海和刘毅群利用Solow模型的扩展度量了体现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结果显示我国1978—2003年间人均设备资本,ETC和非ETC资本投资对工业产出增长的作用分别达到12.89%、6.56%和7.92%。同时工业ETC对TFP增长作用贡献更是达到45.31%[10]。宋冬林等采用Greenwood et al.区分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部门的两部门模型,结合当期资本服务效率并利用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价格比度量资本质量变化,结果显示设备资本投资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4.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占资本贡献的14.8%。技术进步贡献呈阶段性变化,且不同类型技术进步贡献出现分化。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不断下降,而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却与之相反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11]。

当前,如何有效分离并测度耦合于资本积累中的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是当前技术进步文献研究的难点和前沿。当然,国内文献虽开始涉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但更多定性分析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存在性,仅有少量研究采用设备投资和发明专利等指标或不同类型设备资本价格比方式,间接测算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深化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质量认识,本文定量测算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通过调整技术进步变化更为明显的设备资本积累方程,结合更高资本质量可以采用更多资本数量来表示思想,采用生产函数法估计资本质量指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生产函数法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估计资本质量指数,能够克服数据局限并提高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剩余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模型描述和计量方法选择,第三部分实证检验结果与评价,第四部分结论。

一、模型描述及计量方法选择

假定1:依据Greenwood et al.(1997)的分类方法,将资本分为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两类,其中设备资本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明显的计算机和机械设备品[7]。

假定2:结合Krusell et al.(2000)假定资本和技术替代的CES生产函数[12]:

假定3:建筑资本按照传统资本积累方程进行累加,由于物化形态的技术进步主要蕴含于设备资本中,将设备资本积累方程进行质量调整,即将不同资本质量通过数量进行描述。由于资本存量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技术含量资本品逐期累积的结果,若技术进步连续而非离散跳跃式发展,t期的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积累方程满足:

Ks,t+1=(1-δs)Ks,t+Is,t;

Ke,t+1=(1-δe)Ke,t+qtIe,t,

其中,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折旧率分别为δs和δe;qt表示第t期设备资本质量指数。

假定4: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不同类型资本价格即报酬按照其要素生产率支付。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在不同时期二者蕴含的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不同,分别用As,Ae表示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的技术水平。F(Ks,Ke,Ls,Lu)为当前经济约束下的生产函数,通过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投入生产的两个部门产出可表示为:

Os(t)=As(t)Fs(Ks,Ke,Ls,Lu,t);

Oe(t)=Ae(t)Fe(Ks,Ke,Ls,Lu,t),

如果新生产的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全部用于投资,则

Oe(t)=Ie(t+1);Os(t)=Is(t+1),

用Ps,Pe分别表示建筑和设备资本价格,当市场达到竞争均衡时,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品的投资利润相等:

Ps(t)Is(t)=Pe(t)qtIe(t),

则市场均衡时资本质量满足:

模型的均衡解可以看出,资本质量指数q值可以表示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建筑资本相对于设备资本的价格,而另一部分为生产建筑资本相对于设备资本的相对技术。在这两部分中,前一部分是可以观测的,而后一部分却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变量。由此可知,资本质量qt也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非可观测变量。

资本质量方程的简化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设备资本积累方程由高阶迭代变为单阶迭代,大大简化计算;二是通过简化设备资本存量的计算,将设备资本积累由一个高度迭代简化为低次迭代方程,结合生产函数就可以直接估计资本质量。

实证检验时两种资本存量具体计算如下:建筑资本存量可以按照传统资本积累方程结合折旧率进行累加,基期的资本存量按照当年的建筑投资额的10倍计算。

设备资本积累方程需要加入资本质量进行调整,同样,基期的资本存量按照当年的设备资本投资额的10倍计算,具体思路如下:

经过整理可以写成:

二、实证检验结果和评价

为能够测量出中国资本的质量指数,根据第二部分的模型推导,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包含资本质量的经济产出模型进行估计。选择的样本区间为1980—2012年,设备投资和建筑投资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用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剔除价格影响。建筑资本的折旧率设定为8%,但设备资本的折旧率比较复杂,不同种设备折旧率不同,比如一般设备为不超过10%,计算机不超过25%,车辆等视使用状况而定,本文按照产值比重加权把设备资本的平均折旧率定为15%。技能劳动按受教育程度衡量,为增加与资本投资的可比性,技能劳动者以大学生存量来替代,其中非技能劳动为总劳动减去技能劳动。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的价格比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建筑资本的价格水平采用建筑材料工业的PPI指数,由于我国统计年鉴并没有单独列示设备资本的PPI指数,我们采用相关行业的指数加权来度量,具体思路是:在机械行业中选取六个资本质量进步最为明显的行业,在此主要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使用各个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衡量设备资本的PPI指数。

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价格变化趋势见图1。数据显示:建筑资本与设备资本价格比逐年上升,说明设备资本价格水平相对于建筑资本价格下降的尤为明显,设备资本价格相对于建筑资本价格大幅下降,必然是由于生产设备资本成本下降而引发其价格下跌,而生产设备资本成本下降同期建筑资本成本并没有明显变化,暗示生产设备资本品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使新资本品生产率远高于旧资本品而引发旧资本品市场贬值。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相对价格从80年代大幅降低到90年代后趋缓的两阶段趋势,从1980年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价格相近,比值在0.95左右,而2012年下降到0.38即设备资本价格仅为建筑资本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1988—1990年期间建筑资本与设备资本价格虽有小幅回升,但随后出现更明显下降且在样本期内是下降最快的一个时期,表明该时期我国设备资本质量提高最快。从1995年开始,设备资本相对于建筑资本价格稳步下降,表明我国设备资本质量开始进入稳步提升阶段。总体上,样本期内虽略有波动,但是整体下降趋势几乎保持不变。正是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价格的反向变化,表明我国设备资本技术进步稳步提升。

图1 1980—2010年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价格的相对变化趋势

表1 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图2 1980—2010年设备资本质量变化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质量呈现逐年提高态势,其中在1985年和1993年出现了两次跳跃式增长,同时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两次小幅降低,而在2000年以后开始呈现稳步上升走势,平均值为3.75。根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定义可以计算出我国在1980年至2012年间,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率平均为2.88%。资本质量或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稳步提升趋势表明,我国设备资本质量并非保持不变而是处于不断提高过程中,资本投资也必将包含技术进步发展和资本投资结构的优化,这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估计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高增长并非仅局限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前沿技术进步将会通过提升资本质量方式提高要素生产率。当然,具有较高生产率的设备资本与技能劳动之间表现出强势的替代性,新设备的引进和投入使用会导致对技能劳动需求下降,这也说明我国企业能够按照市场规则不断投入更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标。非技能劳动与设备资本和技能劳动的增长互补,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现阶段高生产率的生产要素并没有排斥低生产率的要素,而是与之共同增长,经济处在一个良性增长周期[13]。但同时也发现,设备资本和技能劳动的分配份额仅仅在2%左右,投入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是先进机器设备的来源主要依靠从外国引入,自身研发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从而限制先进设备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同时我国劳动者技能培训方面也存在相应问题,尽管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但是劳动者在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对高技能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高教育背景并不能够及时转化为高技能劳动,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教育必须要深化改革的主要原因。

三、基本结论

[1] 沈利生,王恒. 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 经济研究,2006 (3): 59-66.

[2] OECD. Economic Survey of China[R]. OECD working paper,2005: 1-28.

[3] Boucekkine R,Del rio F,Licandro O. Obsolescence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Growth Proces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 153-171.

[4] Solow R.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M]. 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89-104.

[5] Licandro O,JavierRuiz C,Jorge D.the Measurement of Growth under 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J]. Recherches économiques de Louvain,2002,68(1):7-19.

[6] Gordon P. J. The Measurement of Durable Goods Princes [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0: 1-234.

[7] Greenwood J,Hercowitz,Krusell P. Long-run Implications of Investment-Specific Technological Chang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3):342-362.

[8] Hulten C. R. Growth Accounting When Technical change Is Embodied in Capital [J]. NBER working paper of No.3971,1992: 1-30.

[9]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 经济研究,2007(11): 38-45.

[10] 黄先海,刘毅群.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4): 52-60.

[11]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J]. 中国社会科学,2011(2): 91-106.

[12] Krusel P,Ohanian L.E,Jose-victor R,Violante G. L.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Inequality: A Macroeconomic Analysis[J]. Econometrica,2000,68(5): 1029-1053.

[13] 马瑞.生产性服务出FDI的技术进步效应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4-37.

Improvement in Capital Quality from Perspective of 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WANG Shi-xiang1,2,DONG Zhi-qiong3

(1.College of Basines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2.College of Statistics,Jilin Financi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China;3.Coolege of Busines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Frontier research concentrates more on the contribution of capital investment to economic output,but prevalently ignores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capital quality on output. Aiming at the limitations on calibrating capital quality and technical change quantitatively,this paper adopts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seemingly unrelated model to measure the 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embedded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process. We show that during 1980 to 2012,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boosts capital quality improvement at rate of 2.88% annually.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n China is stemmed fro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featuring in dis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simultaneously is beneficial from capital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quipment as well.

Capital Quality Index;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Nonlinear Seemingly Unrelated Model

2014-11-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JL03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Y00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790012);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3B44);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项目(2012FRLX16)。

王士香(1981-),女,辽宁本溪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讲师;董直庆(1974-),男,浙江温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F224.0

A

1001-6201(2015)03-0058-05

[责任编辑:秦卫波]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3.012

猜你喜欢

资本积累生产率资本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跟踪导练(三)4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