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教师的成长筑一个梦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长刘骞晖谈“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

2015-08-23林溪

未来教育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培养对象教育家荷塘

本刊记者 林溪



为教师的成长筑一个梦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长刘骞晖谈“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

本刊记者 林溪

刘骞晖

变遴选为“脱颖而出”

未来教育家(以下简称“未”):本世纪以来,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相继实施了教育家的培养工程,但那都是在省市级层面,您决定在区县层面实施“教育家成长工程”,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骞晖: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区围绕课程改革开展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如:连续五年的教师专业素养竞赛(青年十佳、中青年经验转化十佳、学科团队十佳、校长十佳等),教师专业成长“格级”(青年教师入格、中年教师升格、骨干教师破格)培训,区域联片教研、学科建设、课堂“周跟进日跟踪”等。活动促使一大批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荷塘区教育学会连续六年省优,教研教改经验多次在省内外交流,每年均有百余人获得省市以上各级教学竞赛奖励等。

十余年散点状的教研教改,使很多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瓶颈状态,需要突破;当今社会对于教师的高要求、高期望,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急需为教师专业发展找到持续前进的路口,为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增添新的元素。

在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下,重点培养一批有潜质、有理想的校长与教师走上名师、名校长的成长之路。这是我们推动此项工程的出发点、落脚点。

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就是这样一个方向明确、路径清晰,为教师成长筑梦的系统工程。

未:在区县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你们进行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思路是什么?

刘骞晖:荷塘区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层面实施这个工程所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两者的目标和实施方法也肯定有所不同。我注意到省市层面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都是先遴选培养对象,从全省或者全市几十万教师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有成为教育家潜质的教师遴选出来,再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方法去培养,让他们获得职业和人生的发展,同时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影响整个区域教育的发展。

这种做法若拿到区级层面来实施,所谓的“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就容易演变成某几个或者几十个培养对象的事,普通的教师只不过是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荷塘区进行顶层设计的出发点是:把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心上,让所有的教师在参与中获得成长的幸福。我们的思路是:全员参与、分层达标、骨干提升、品牌生成、教育家成型。

未:怎样理解“全员参与、分层达标、骨干提升、品牌生成、教育家成型”?

刘骞晖:我们并没有遴选“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对象,或者指定目标对象。荷塘区的两千教师,都有可能是“未来教育家”的培养对象。“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第一个培养周期是五年,我们制订了每一年的分层达标细则,哪怕是刚进入教育战线的新兵,在前三年,只要达到了自己每年的“生长目标”,就能成为“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培养对象。最终谁能脱颖而出,逐级成为“骨干教师、品牌教师、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不是教育局说了算,而是取决于各个教师自身的努力。教育局要做的事,就是给每个人成长的机会与合适的路径。当领跑梯队逐渐形成时,教育局拟在全国范围内,为他们物色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引领他们成长,并带动荷塘教育形成新的生态。

这样做,我们期望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成长的内驱力。教育家成长,是所有人的愿景,而不是某几个人的事。

强力保障,温柔推进

未:“全员参与、分层达标、骨干提升、品牌生成、教育家成型”,毋庸置疑需要比常规的师资培训更充足的经费,荷塘区如何保障“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顺利实施?

刘骞晖:荷塘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家办学非常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曾几次提出:要持续推进“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区财政为此立项,每年拨付专项资金100万。这对于一个区而言,算得上一个大手笔。

未:您的意思是“财政强力保障,教育局强力推进”?

刘骞晖:对于“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所需要的支持,政府可谓强力保障。但教育局的推进方式却是春风化雨式的。对于不理解、不积极参与的教师和校长,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力推进的手段,我们对形势有充分的估计,允许一部分人后知后觉。暴风骤雨式的、运动式的做法,从来就不适合教育事业。鸡蛋从外面打破,只是一道菜;从内部孵化突破,才能成为一个生命。我们呼唤和等待着教师进行自我生命的突破。

我们相信,只要有一部分人有了教育家的情怀,开始行动起来,以教育家的心态、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教育艺术,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往前走。一年多过去,事实的确如此。教师和校长们从抵触到理解,从观望到参与,从盲从到自觉,慢慢实现了全员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策推动、行政主导、学校跟进”的良好氛围

植根课堂,生长无声

未: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比较繁忙的,责任心越强的老师,感觉肩上的担子会越重,诸多工程的实施,是否会让老师和校长们不堪重负?

刘骞晖:教师的本职工作,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的话说,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教师的使命,是分了层次的,最低的层次是“授受知识”,然后是“开启智慧”,最高境界是“点化和润泽生命”。很多教师,一天忙忙碌碌,做的可能仅仅是“授受知识”层面的事。

我认为“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实施,就是引导教师把知识传授变得效率更高一点儿,同时具备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的意识和艺术。这样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去实施的工程,给了教师和校长们成长的梦想和路径,他们可能会感觉有压力,但压力来自于成长,来自于自我突破与提升,而非额外的施加。

未:那么,在荷塘是如何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

刘骞晖:立足于教师成长的特点和我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选择了五条路径:

第一条,以“阅读、课堂、科研、写作”四项行动为抓手,整体推进未来教育家工程建设。江苏省教科院的孙孔懿老师曾说,“阅读,让思考真正发生;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科研,让研究真正发生;写作,让思想真正发生。”读书、实践、思考、写作,是教育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条,以联片结盟、捆绑发展为评价策略,促进区域未来教育家工程建设;

第三条,以学科骨干教师社团成长引领团队发展,以名优教师工作室带动学科教师发展。

第四条,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有特殊才能的教师按需提供个性化服务(菜单式成长服务),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一年一度的成长展评活动、学科社团的展汇活动、联片的教研研讨课、讲座,省市级各类竞赛课及讲座,省内援教,与国家级名师的同课异构等。

未: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您的愿景是什么?

刘骞晖:期望荷塘区的每一位教师都找到成长的动力和合适的成长路径,期望荷塘教育的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期望在荷塘区早日生成教育家办学的氛围。期望有一天,荷塘教育能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猜你喜欢

培养对象教育家荷塘
小荷塘
教育家与儿童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0年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培养对象验收评估已完成
热闹的荷塘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荷塘
津派教育家成长
荷塘三记
教育家
江苏启动档案人才“15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