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倔老头”
2015-08-22中国农资史晔坤
□《中国农资》记者 史晔坤
嘿!“倔老头”
□《中国农资》记者 史晔坤
每当站在农民课堂上,激情满怀的吴玉光总是忘记自己的年龄。
古稀老头的“全国旅行”
吴玉光是北京农科院教授,国家三级研究员。虽然他已经退休,但是像几乎所有做学术研究的老教授一样,吴玉光并没有选择回家陪老伴儿、带孩子,而是选择接受返聘,继续搞研究。这件事儿本身不新鲜,因为做了一辈子研究了,现在还做研究本身就不是什么多么伟大的事情,只不过吴玉光并没有像以前一样一头扎进实验室埋首故纸堆,而是开始了他“多点开花,永不停歇”的“环中国旅程”。
“全国除了西藏我基本都跑遍了,从最南边的海南三亚,到最北边的黑龙江饶河,从最东边的山东威海到最西边的新疆阿克苏。”当说起自己走过的足迹时,吴玉光一脸自豪,“我就是喜欢搞推广,喜欢往人多的地方跑。因为研究总归是要实践的,再好的技术不给农民应用,研究来干嘛?”吴玉光喜欢推广,喜欢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现在新研发的技术推广到农民中,推广到企业的生产线上。但是熟悉吴玉光的人会发现,退休后的吴玉光反而比原先跑推广跑得更勤了,甚至吴玉光的老伴儿都经常见不到他。“退休有时间了啊,原来在单位你要出去还得请假、还得报批,现在退休了时间自由了,出去给农民、给企业、给经销商讲讲课,搞搞技术推广,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反而有滋有味儿。”
说起退休后的生活,吴玉光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情绪,就好像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有些人跟我说你都70岁的人了,这样天天全国各地的跑,不累么?我说不累啊。我退休在家闲着才累呢,这样天天出去跑能见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能认识像你这样的年轻朋友,也能学到许多以前我接触不到的东西,看到农民在实际种植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我觉得挺好。如果说对于农民肩负责任、对土地多么眷恋是大话,我只想有生之年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因为我觉得人不能闲着,我才70岁,我又不老,我不能让自己的双脚停下来。”
不用麦克风的百人大课
吴玉光的讲课风格是鲜明的,那就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因此很多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获益匪浅。然而让人记住吴玉光的原因却并不是他鲜明的讲课风格,而是他的一个讲课习惯,那就是讲百人左右的大课吴玉光不喜欢用麦克风。“麦克风有杂音啊,而且万一地方选的不好,用麦克风还有回音,讲课效果不好,大家都听不清楚,所以能不用麦克风的地方我就不用。”吴玉光向记者解释说,“但是有时候不用麦克风也不行,比如我在吉林讲课,原先人不多我就没用麦克风,后来陆陆续续来了1600多人,整个大棚里站得满满的。那就不得不用麦克风了。”吴玉光在淡定地讲述他的故事,而记者则对于这样的习惯表示非常震惊,如果不是听到吴玉光讲述,记者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信70岁的老人可以在讲百人大课的时候不用麦克风。当记者追问更多吴玉光讲课细节的时候,吴玉光则表示不用麦克风很简单,因为平时说话声音就大,再加上农民朋友听课也十分安静,没有喧闹,所以才能成就不用麦克风讲大课的盛况。
“其实这并不是有特点或者说很新奇的讲课方式,我记得早年我在讲课的时候我还在村里的广播站讲过课。”吴玉光对记者说,“当初讲课的时候农民不知道科技种田的重要性,所以不太爱听这类的讲课。村民聚集不起来,我就只好跑到村长家,用村里的广播,像以前生产队那种广播一样给农民讲课,一开始没人听,后来人就多了。”也许正是因为吴玉光奇特的讲课经历才造就了他讲课绝不马虎的习惯。“我给人讲课一定得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吴玉光对记者说,“比如说我在新疆讲棉花种植的时候,虽然有之前在山东、河南等地讲课的PPT,但是不能照搬。新疆的棉花的施肥习惯、种植方式等多与中原地区不同,所以我的PPT也得改。你给滴灌区讲用手施肥,人家还不得给你轰下去啊!”
走“非主流”道路的研究员
听了很多吴玉光的新奇故事,记者感觉非常好奇,为什么吴玉光退休也好,讲课也罢,与其他同龄人都那么格格不入呢?“因为我就是这么个脾气,我认准的事情,我认为对的事情,我认为有益的事情我就一定会去做,并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或者一些非议就放弃。”吴玉光解释的时候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早年我在北京农科院的时候,我就喜欢跟别人搞不一样的课题,他们都搞氮、磷、钾,我就认为土壤才是农业的关键,所以第一个提出了‘土壤也是生命体’的说法,后来搞‘蔬菜连作障碍’的研究,也被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但是现在这些研究也都得到了推广和承认。”
其实,吴玉光的研究也并非不务正业,只是用更远的眼光看到了更有价值的课题,但是往往新生的事物在早期都是不被看好的,但是往往这种新生事物反而成为了后来发展的主流。“就像我早年担任北京农科院副所长的时候搞过的树脂包衣尿素一样,一开始在研究所里根本没有人认可。当年许秋明教授从日本回来跟我讲述他在日本看到的这种新型尿素,我觉得很好,所以就研究,并且亲自去生产厂家培训员工,组织生产。”吴玉光向记者讲述道,“后来产品出来了,我们在山东组织试验田,结果人家不认可,别人的试验田都是几亩十几亩的地,我们只有几分,但是当我们把产品用上之后,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就是吴玉光,一个爱说爱笑无所挂碍的平凡老头,一个在田野里奔波而不知疲倦的“倔老头”。
寂静与掌声
如果在许多年前见到吴玉光,记者或许会毫不留情地忽略这个“老头”,因为他的长相并不出众,甚至没有什么特点。相反的,他黝黑脸庞上沟壑纵横的肌肤见证了岁月的侵蚀,瘦小的身形虽然挺拔,然而依然可以让人看到一身沧桑。大多数人会选择默默离开,或者好心一些的选择上前嘘寒问暖。但是,当记者在听说过吴玉光的故事,看到了吴玉光的足迹后,却再也无法对这位老教授有一丝一毫的轻慢,在无形中升起对于这位老一辈农业科研人员无比的崇敬。
对于吴玉光,记者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去评价,因为他做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没有很多的荣誉,没有过多的赞美,有的只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身为七旬老翁却跑遍全国各地,身为白发老叟却依然中气十足地给人讲课。这不是普通的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当记者想要去用一些言语去升华吴玉光的精神的时候,却发现词穷了。
所以对于吴玉光的评价我们只能看看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经销商、企业为了感谢他而寄来的各式土特产品和感谢信;只能听听这些农民、经销商和企业在听过他讲课后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只能感受在文化素质并不高的农民课堂上寂静无声的良好氛围。所以,对吴玉光的赞誉,不是在于语言,而是回荡在空中农民丰收后的欢声笑语;不是在于精神,而是飞扬在地里增产后的纵情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