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2015-08-22姚源清乡村地理曹洪刚

当代贵州 2015年6期
关键词:梁漱溟胡适知识分子

文丨本刊记者 姚源清 《乡村地理》记者 曹洪刚

先天下之忧而忧

马 勇:中国知识分子素来具有强烈的爱国传统和忧患意识,尤其在民族、国家危亡转折的关头,这种意识更为强烈。抗战爆发后,中国知识分子不论年龄,不分区域,不问专业,面对民族危机、国家危亡,他们不计较个人学术生命和成果得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全民族的抵抗运动当中。

朱自清先生在七七事变前只知潜心学问,过着一种典型的学者生活。然而当卢沟桥枪声响起,他开始意识到中华民族除了抵抗,已经别无他途。有一天,他的一个弟子要投笔从戎奔赴战场,临行前特意前来辞行。朱自清充满激情地对这位弟子说:“一个大时代就要来临,文化人应该挺身起来,加入保卫祖国的阵营。”并提笔写下了《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一句相赠,充分表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

本期访谈嘉宾: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可以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既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开始。值得回味的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构,中国知识人从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实际上都得益于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最不可思议处。

马 勇:在这场全民族抵抗运动中,青年知识分子最先觉醒,热情最高。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伴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就成为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特别在华北事变之后,青年学生敏锐地意识到民族危机已到了最后关头,他们最先喊出惊动人心的口号:“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全面抗战爆发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反应更为强烈。他们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纷纷暂别所学专业,或改学军事,进军校深造,或直接参军,奔赴前线,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抵抗的钢铁长城。

此外,难能可贵的是,海外华侨中相当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也不惜耽搁学业,中断商务,直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保留文脉迁徙后方

马 勇: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倡导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坚持抗日等旗帜鲜明的立场,给中国知识分子以中国必胜的信心,促进了知识分子爱国激情进一步高涨。这批知识分子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将延安看作中国希望、革命圣地,因而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投身于抗战历史洪流。

胡乔木、冯文彬等人负责的安吴训练团,是当时团结海内外青年知识分子的主要基地,他们所宣扬的爱国、抗日、民主,像灯塔一样激活了这些知识分子久已冷漠的政治热情。延安虽然条件艰辛,但这些知识分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最终被培养成抗日干部,一批又一批地被送往前线,对抗日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 勇:全面抗战爆发后,沿江沿海一带教育界、文化界、科学界的知识分子,不辞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奔赴大西南等大后方,为的就是保存一些“知识种子”、“读书种子”,以期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当时的大后方,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即便是知名教授、闻名欧美的科学家每月也只能领到一点混杂面或糙米,并且还要经常变卖衣服度日,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知识分子毫无怨言,他们怀着报效祖国的一颗热心,继续在大后方从事科学研究,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对于个人,学术机构尤其是大学的内迁则相当困难。像西南联大闻一多、曾昭抡等教授,以徒步行军的形式组织广大学生横跨湘黔滇三省数千多里,实为抗战时教育界极其罕见的创举。这种冲破险阻的坚强意志,无疑为西南联大学生后来的成才立业树立了榜样。

共建统一战线

马 勇: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而言,八年抗战无疑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对于不过百年的人生旅途而言,八年抗战无疑犹如漫漫长夜。抗战爆发时,相当一部分知名知识分子人到中年,学有专长,事业有成,郭沫若、胡适和梁漱溟就属于这样的情形。郭沫若曾被蒋介石通缉而亡命日本,但他也因此在被迫营造的宁静环境中得以研究学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然而当中日交恶日甚一日时,郭沫若毅然放弃自己心爱的学术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回国请战,并写下《归国杂吟之二》:“又当投笔请缨时,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宵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健将,向来自信最具独立政治信念、人生信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胡适就主张“不争主义”,提倡老子的“以柔弱胜刚强”,是一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甚至,当中日关系日趋恶化时,胡适依然不相信或不愿相信中日之间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他一再建议蒋介石在大战爆发之前不要轻易放过任何和平的机会。但当这些努力并没有获得如愿结果时,胡适断然放弃了自己的主张,从此提出“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并开始代表中国政府到欧美各国宣传抗战,以一介书生替国家进行战时外交。

如果说郭沫若归国抗战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胡适由主张和平转变到积极抗战代表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般心路历程,那么梁漱溟则是文化保守主义知识分子转变的代表。抗战前七八年,梁漱溟认为,中国未来前途几乎完全取决于能否在旧传统上进行新的创造,能否走上以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基于此种认识,梁漱溟相继在河南辉县、山东邹平成立村治学院、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出家人精神”做乡村建设工作,甚至在民族危机日趋加深,东北沦陷、华北危在旦夕的时刻,他还依然强调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但当七七事变发生、中国政府宣布全面抵抗后,梁漱溟迅速离开了经营十年的乡村建设试验基地,并指导他的学生、同仁坚持敌后抗战,他本人则积极参加国防参议会、国民参政会,南北奔走,全身心地投身于抗战。

马 勇: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论出于何种政治信仰,也不论隶属于何种党派,他们在民族危机日趋加深的危难时刻,都义无反顾地践履中国知识分子“忧心天下”的道德训条,以“大我”牺牲“小我”,把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作为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抗日战争不仅是对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考验,而且也因此使左中右各色知识分子重新走到一起,携手共建民族解放的统一战线。否则,很难想象郭沫若、胡适、梁漱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三大流派有重新携手、共同合作的可能,这才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深厚的思想根源、人文背景。

猜你喜欢

梁漱溟胡适知识分子
胡适的美国恋情
谁更需要读书
梁漱溟的“不贪”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