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2015-08-21刘主
刘主
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麦当劳参加见习经理培训,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倒餐盘。餐盘上有餐盘纸,只要不是被打湿或者故意破坏得很严重,清理餐盘是很容易的。只消把餐盘倾斜45度角插进垃圾桶的门帘,餐盘纸和餐后垃圾就会全部滑进垃圾桶,自己的手一点也不会沾上。
可据我观察,就是这简单的动作,国内大部分用餐者都不会做。父母更不太会鼓励孩子吃完麦乐鸡和开心乐园餐之后把餐盘清理了。用好习惯换别人高看一眼?很多人还做不到。
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搭飞机出差,吃完飞机餐,看见他把餐盒、纸杯、废弃物都一样一样整理好,铺平,然后把擦过手的餐巾纸摊开,均匀地盖在餐盘上,再交给空姐。我坐在邻座,瞬间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粗鲁。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东西,但在丢弃时却可以有教养。
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因为慑于群体的压力,但凡有些自觉的人,都能发现自己跟文明的差距。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舍生取义的时刻,谁还能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孺老人?这不是作秀和异类,而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更难的是那些“慎独”的教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作“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虽然没擦可能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谨慎独处,保有敬畏的态度恰恰是最能考验真假教养的地方。
再比如之前说到的清理餐盘和盖上餐巾纸,听起来都是细节小事,难就难在明知道没有“好处”还依然保持,这就比“被称赞的道德模范”好得多,也可持续得多。
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素材运用】人前,慑于群体的压力,表现得很有教养,这是假教养,一旦失去“监督”与“查看”,本性就会暴露无遗;而不论在何时都能保持优雅和文明,才是真教养。拥有真教养的人能够谨慎独处,言行举止都会想着“不给别人添麻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别人舒服。这种教养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并拥有。
【速用名言】
1.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南宋理学家 朱熹
2.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开国元勋 刘少奇
(特约教师 魏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