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 共谋信息化发展之路

2015-08-21杨洁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1期
关键词:副校长机制信息化

文/本刊记者 杨洁

2014中国高校CIO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与会专家就高校信息化发展建言献策

近日,2014中国高校CIO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主持,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晓敏、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曣、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南昌大学副校长李建民、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程旭、重庆大学校长助理夏之宁、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刘牧群及各个高校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等近40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在论坛上首先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个飞跃性提高。清华大学不断探索信息化建设机制体制,将过去与信息化有关的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合并成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同时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去国外进行考察。从目前情况来看,信息化工作对于国内高校管理者而言,只是诸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如何把信息化工作做好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举办中国高校CIO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各所高校一起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高招妙招。同时也希望在座嘉宾一起探讨一些公共的机制,比如怎样支撑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等。

目前,我国一大批院校已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但是早期的机制体制已经阻碍了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建设CIO体制作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特点与标志,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流行趋势。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晓敏对CIO机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CIO的工作对于中国高校而言非常重要,但也需要结合国内高校的现实情况,不可能像国外,设置专职校领导担任CIO,因此,比较现实的是,国内高校往往是CIO由校领导担任,并有专职执行信息化的主任,两者相互配合,一位给予支持,一位实际去做工作,这也许是最佳结构。

除了对CIO机制的探讨外,在本次论坛上,其他与会专家们也畅所欲言,积极分享了各校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就如何促进高校信息化发展进行详细研讨,同时还对高校信息化工作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就该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他认为,信息化建设要有一个顶层规划和一套指导思想,要有需求驱动来进行统筹规划。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程旭在论坛中提出了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在科研创新方面如何真正形成“一盘棋”的格局?在他看来,这离不开各个高校团结一致,构建一个目前来看具有质量优势并且服务于需求的协同创新平台。其中不少内容是可圈可点,值得进一步去挖掘的。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表示,信息化对未来的大学教育不是简单的辅助手段,它将会改变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或者是教学科研的面貌、方法、手段和途径。因此,未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种物质化存在的形式,还有一种存在形式就是数字化校园,这种数字化与物质化的存在形式同等重要。

CIO论坛是纪念CERNET建设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出席论坛的嘉宾还一致通过了每年将于CERNET学术年会期间举办“中国高校CIO论坛”的决议。

任晓敏:让网络有自己的灵魂

人类与一般的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具有灵气,因此灵魂是很重要的。那么,互联网最重要的也是要有自己的灵魂,实际上这个灵魂就是一种文化。怎样让高校的网络有自己的灵魂?

第一,从教学入手。如今,MOOC影响已经非常大,这对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是有深刻的意义的。如何综合运用互联网提供的这些技术去深化教学改革。这是高校的灵魂,也是其他地方做不到的。

第二,从科研入手。科研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的树立,中国最缺的就是原创,因此要培养科学精神,培养潜心做学问的精神。

第三,在高校的网上,应该出现新的、有效的教育思想,这才是宝贵财富。如果在互联网上,能够形成好的教育思想,真的是教育家在管大学,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中国将因此得益。

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汪曣:抓住新机遇促信息化发展

眼下,天津大学的正面临新校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从信息化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吸取其他院校建设的经验。新校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建立各个中心,目前一共规划了9个中心,包括安全监控等方面。尽管落实起来有很大难度,但仍然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

在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源于校内固有的管理体制,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体制机制非常关键。如果改革和信息化还是“两张皮”,那么两个都会是低水平,信息化建设也没达到应有的高水平,而改革也没有深入到应有层面,这方面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汪曣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

任少波:进一步推进CIO机制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机制的建立。没有一种好的机制,即使有钱又有技术也不一定能在高校中推广起来。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还要更多地引进CIO机制,来统筹、协调、综合、推进高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高校的CIO应该干什么,究竟该如何定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进行战略谋划。高校CIO要有一种战略思维和谋划。不仅是针对信息化本身,而且还包括高校、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CIO必须要参与到决策中去;再次,要有强大的协调和整合能力,把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契合到各个环节中去并进一步系统化;最后,要使得整个信息化的规划和谋划能够在教育的各个环节种都得到推进实施,从而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的水平。

任少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晓波: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如今,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到了该进一步整合和研讨的时候。因此,引入CIO机制对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很有必要。

现在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使用信息系统的人本身的要求。因此,信息化建设应该从系统的建设过渡到以人为本的需求整合的阶段。围绕“人”这一核心,围绕着真正的管理,有机整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的管理模式还要发生新的变化。

真正的基础设施并非修建几座大楼,而是要真正把数字校园建设好。未来大学存在的形式需要虚实结合,学生入学可以在网上进行注册。如果想要全面了解校园情况,不用特地去实地,可以直接在网上的虚拟校园地图里去查看。

杨晓波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郑庆华:建立数据云平台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以下几点思路。

首先,要建立几个大型的数据平台、数据库:一是高校基本教学科研状态数据,这属于传统教学科研领域;二是各种各样的课件资源、学术讲座资源、培训资源,这属于资源数字化领域;三是包括各种文件,比如从办学以来的各种历史档案。

其次,从整个技术架构来看,目前高校的各个院除非自身用于科研,否则不要去购买服务器,也不要自己建一套小的网站平台,而是应该都集中到网络中去,通过云平台来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再次,从现实情况来看,人员还是严重不足。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继续实施相关计划,提高认识,明确、理顺体制机制,保障经费投入以及加强队伍建设。

最后,需要牢记的是,任何时候安全和可信是生命线。这一条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可能会对教师和学生的声誉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而这种颠覆性影响一时半刻很难恢复,因此这条是非常重要的。

郑庆华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程旭:加强互联互通

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国高校信息化不能简单地以CERNET为原点,而是应该更早一些,从电教开始,包括后来的语音教室。互联网将这些离散的东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首先,近年来大家都在谈网络空间,这是继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大国家主权空间,保卫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卫国家主权。因此,在互联网战场上要表现出我们的实力,提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方针。上世纪90年代,各个高校都开始建校园网,随后要开始着手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加以整合,包括身份认证统一门户,公共数据平台等。其次,信息化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众所周知,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只有更多地考虑顶层设计,使得设计出的框架适应互联网发展,是基于内容的服务。另外就是在体制上也会产生一些共性问题,找出问题并引起重视,将它迅速解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问题,而是更多代表了一所学校。

最后,信息化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信息化的发展除了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互联互通。

程旭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吴建平: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

早在1987年4月,清华大学就专门开会讨论了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并着手制定了校园网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个覆盖全校的高速网已经建成,并实现了千兆到楼宇和百兆到桌面的接入能力。

总结近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提高认识,并对自身认识到位。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另外,认识不到位尤其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就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二是体制机制要适合党的发展路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信息化,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各个学校而言也是一个发展契机;三是要落实投入。经调查研究,国外一所大学总经费中的4%用于信息化是常态,如果低于2%,该校信息化工作一定会出问题,只有高于4%的时才能稳定下来;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应当提倡要有学术的发展而不仅仅去做系统开发。

吴建平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副校长机制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两个副校长的家访启思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