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2015-08-21
拿什么拯救方言
日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由他个人出资465万元,该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方言使用环境收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加剧传承危机,方言式微是事实。保护方言该从何入手?如何平衡与推广普通话的关系?刻意保护是迫在眉睫还是矫枉过正?
方言保护需要政策“红利”
曹伟峰(吴方言爱好和推广者)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语言权利也是最基本的权利,我们能为为数不多的几十万在沪外国人提供英语报站(尽管乘坐公交车的老外极少),为什么不可以为这座城市的1400万本地人提供上海话报站?正如有学者质问:“本地文化保护不好,何谈接受外来文化?”
一个完整的语言生态圈由家庭、学校、社会公共空间等几个环节构成。校园环境长期灌输“普通话=文明”的思想,讲方言甚至会被惩罚甚至孤立,这就等于把本地方言关进家门,足不出户。
而且大众媒体呈现出的方言“标签化”也是大问题。比如上海话,在正式场合很少听到,但在电视上,凡有上海话的地方就是吵架。比如调解类谈话节目“新老娘舅”——令人对上海话的功能产生了困惑——上海话是那些生活很不如意的人专门用来闹矛盾吵架的。
方言自卑感由此产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环境倒是次要,社会环境更为紧要。
社会上多数人都是趋利且随大流的。帮助国人找回所谓本地文化认同感,保护作为本地文化载体的方言,还是需要一些“红利”,一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确实有助于解决跨地域交流的问题,可见政策引导特别是教育政策最为关键。
普及普通话有必要性,但也不能一刀切,方言也需要国家想想办法,保护一下。在学校、媒体、公共场所等各种单一的语言生态环境下,很多人会觉得学方言有什么用?又何谈传承和生命力?
比如,以扩大方言传播面和增加方言传播载体为目标,国家政策可以引导学校增设相关兴趣课,让学生了解当地方言,扶植以方言播报的少儿节目,带动儿童开口的兴趣。有了阳光正面的方言形象,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对方言感兴趣,愿意说。
“矫枉过正”是不得已而为之
朱贞淼(上海大学语言学博士)
方言是活水,是使用于日常生活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将当地人最鲜活的思想包裹其中。保存不等于保护。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学术界致力于语言资源保护的种种努力,比如建立有声数据库,就好比是在为濒死的人画遗像,遗像是画好了,可棺材也造好了。
有学者称,方言的消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要尊重方言,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方言,对有些短期内不会立刻消亡的语言应给予尊重,但也没必要矫枉过正,倒过来,去发展它。
欲传承方言,最好的办法是不加任何限制,顺其自然。在一个理想的语言生态环境里,确实没有启动立法程序保护方言、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方言培训或强烈呼吁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方言报站的必要。但目前方言的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所以不得不“矫枉过正”。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推广普通话的国家行动客观上收缩了方言的语言环境、压缩了方言的使用空间。正常消亡没问题,人为扼杀就有问题。这就像恐龙等许多种类生物遭遇了自然灭绝,但今天人类依然要努力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被赶尽杀绝。
其实,只要在幼儿园和小学里放开语言环境,把普通话和方言并存的“大语言观”引入教学,方言便能自然而然地传承。但现在,一方面“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另一方面讲方言要被罚站、扣品德行为分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真实存在,这等于人为切断了孩子的“语言自觉”。
只要在幼儿园和小学开放语言环境,方言才能自然而然地传承。
尊重语言发展规律就好
赵璧(美国普度大学政治学系研究生)
方言也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强势方言关乎自豪感,弱势方言更多用来安放乡愁。
在关于保护方言的讨论中,发达地区的声音更响亮,甚至拔到“拯救”的高度。上海就有人说,为什么一讲上海话就给本地人扣上排外和搞歧视的帽子?外地人不应该“入乡随俗”吗?
这跟在拥有强烈粤方言自豪感的广东的主流观念类似:外地人到广东来,就是要学习粤语,而不是广东人要学好普通话,因为粤语就是广东人心中的普通话,就是中心语。
上海人和广东人担心的是方言在受到普通话冲击后,它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也会在居民生活中逐渐消失。其实,我觉得不必过分担心。
粤方言、吴方言等辐射人口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经济发展快、文化影响大,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外张性和兼容度,必然会引发一部分外地人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必已到了需要被“拯救”的地步。
另一方面,如果方言词汇通俗易懂、概括性强、形象生动,则会进入普通话,被更多人使用,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
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方言的使用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这是个正常现象,是社会选择的自然结果。我不是说漠视方言的消亡,语言学家们和官方倡导语言资源调查、数字化存留便是对其的尊重,绝对值得起立鼓掌。
而刻意突出普通话消灭文化多元性之“祸”,却有失公允。胡适是发出过假如鲁迅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要增添多少生气”的感叹,但地域的韵味又有全国其他地区多少读者能解?
纳入国家文化战略,根本是修法
张泓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导)
只有把保护方言纳入国家文化战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挽救方言于没落。
有人质疑,保护方言进入国家文化战略将把普通话置于何地?两者的边界其实很清楚,普通话继续保持中国规范语言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保护方言是要强化非规范语言的地方性及辅助地位。
关键是政府抓。国务院主管部门要提出国家保护方言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明确保护方言的目的、目标、方式方法、行动部署等。适时召开全国性的保护方言大会或交流会。
根本是修法。2000年10月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这是合理的。但大批教育机构将教学基本用语当作学校唯一用语,排斥方言。通过修法明确方言作为中国非规范语言的地方性及其辅助地位,应该予以鼓励。
最紧要的是抓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少儿教育。明确除了教育教学用语之外,不仅不能禁止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使用方言,还要强调鼓励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学习使用方言。
要动用最广泛的宣教工具。允许在地方性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固定或灵活使用方言。
长远性安排是培养方言人才。考虑将方言教育纳入高等院校语言类学位教育,将方言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培养和考核体系。还要鼓励各地在不妨碍普通话根本地位的前提下,创新方言保护的各种设想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