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武术师资培养现状研究
2015-08-20杨光
杨光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现阶段中小学武术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小学武术师资问题的因素分析,发现中小学武术师资现状以武术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专人与专岗的错位,师资力量匮乏的原因尤为突出,高等院校的培养也存在问题。研究认为: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培养出全面复合型人才非常关键,高等院校的教育不容忽视。文章以期引起社会各领域思考,为武术师资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小学 武术 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4-0061-03明清时期武术被列为术科科目。近年来,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的普及以及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推动着学校武术大步幅前进。大部分招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也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作为武术继承与传播的主要营地,武术教师这个学校武术教育的军师对武术师资的培养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学校武术教师的优异程度与武术教育质量的水平高低是呈相关性的。三大职责:“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中的“谁来教”就成为武术师资培养中的首要问题。那么,武术由“谁来教”就涉及到本论文的武术师资培养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对武术师资培养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中小学武术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并对中小学武术师资培养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为武术师资培养方面提供有益借鉴。1 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 谈论武术师资培养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武术是否进入学校的问题。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以来提出政策扶植武术与学校的接轨,可以说是相当重视武术进学校这个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直至今日武术也并未真正的进入学校课堂。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青少年是祖同的后继人才,更是武术发展的后备力量。我国早在明清时期就将武术列为术科科目。1920年,成立了北京体育学校,体操、童子军、武术、田径、柔道五科被列为术科科目。1931年,张之江创设一所武术专科学校即中央同术体育专科学校,这表明自古以来我同武术与学校教育就是紧密相连的,是我同学校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1915年提出了把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的议案,并下达学校应添加中国旧有武技的通令。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在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1951年,政府发出了决定,要求改进体育教学,加强学生体格的锻炼。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其中武术是其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1961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探讨了教材问题,要求大中小学要有教学讲义和教科书,中小学教材规定了包括武术等内容。随后,在动荡的“文革”时期,学校武术教育也经历着曲折和磨难。“文革以后,在1979年兴起了“武术热”,李铁映同志多次要求学校体育课要把现代体育教学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联系起来,把武术列入达标考核中。”[1]教育部1982年下发了《关于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并在1987年颁布《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示出:武术是三年级至六年级基本教材之一。
此后,学校武术教育开始走向了蓬勃发展之路。1988年武术被扩充为民族传统体育,1990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布并实施。1992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武术被列为表演项目。1996年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表明高校的武术竞赛的举办积极推动着学校武术的开展。2004年教育部提倡体育课要适量增加武术等内容。2005年同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对全国范围内的252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以后,编制完成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也可以说其解决了武术中“教什么”的问题。2011年同家组织相关组织和部门又开展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的课题,力求在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上,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那么武术南“谁来教”的问题就需要引起社会各领域的思考。2 “谁来教”的问题日益凸显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传承下来的最为传统的体育健身方法就是武术,武术在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是祖同的未来也是同家的后备军队,背负着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可以说青少年的素质高低和培养质量关系到一个同家的命运和前途。因而,在中小学推广和普及武术十分必要。推广与普及武术,包括内容、途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实践者”来付诸行动。武术界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现如今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政府下达与发布的纲要以及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创编仅仅是初步解决了学校武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那么三大问题之首“谁来教”为题日益凸显。毋庸置疑,武术师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小学教学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不可否认,武术师资培养的问题是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性节点。3 现阶段中小学武术师资现实状况3.1武术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
学校武术的发展需要学校的支持。国家做出的宏观指示和纲要已经给武术在学校发展指引了方向,学校作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需要给予重视。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的最佳时期,需要向上一级输送人才,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还是学校领导都将文化课的学习摆在了首要位置,体育则摆在了次要的位置,更不要提武术了,武术在体育课中的位置则更加低。有许多资料都显示很多学校的体育课中没有涉及武术内容,学校领导根本不重视,只有极少部分学校有专业的武术老师,学校没有供学习武术的场地、武术器材也不充足,有些学校甚至因为害怕学生学习武术后造成事故而选择忽略武术的存在。现阶段,有关学校武术教育和发展状况堪其担忧。教学模式制约着武术个性的张扬,现有的武术师资不足以承担教学中的武术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任是传承武术以及在武术教学的内容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据有关资料显示:“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不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减去武术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增加跆拳道、柔道等域外项目。学生仅仅通过武打影片和武侠书籍了解武术,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中的武术存在巨大错位,泛竞技武术的教育观念禁锢着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存在反差。”[2]南此可见,武术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3.2专人与专岗的错位endprint
武术进校园已然不是困难问题,但武术真正的走向课堂,走进学生,武术师资是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其优异程度关系着武术教育的质量,武术师资力量则是重要枢纽。由于有些中小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甚至没有武术活动等原因,武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无岗可去,不能对口就业,学校没有可供武术师资施展拳脚的岗位,转向其他岗位,造成了专业人才的流失,非专业出身的人才去顶岗;开设有武术课的学校多以一般体育教师为主来担任武术教学,一般性体育教师多以现学现卖教学为主,只教授了他们眼中认为正确的肢体动作,忽略了教授武术动作的含义和技击方法。3.3中小学武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学武术专业教师仅占武术课教师的29.2%,担任武术课教师有70.8%来自于一般体育教师,还有10%和6%是南外聘武术教师和其他文化课教师担任的”[3],由此可见,中小学武术师资存在较大缺口。由于一般性教师对武术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武术的认识不够,欠缺传统文化知识,专业技术不理想,武德教育不充足等原因,使学校武术发展缓慢。武术专业教师的数量的匮乏,武术课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知识构成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过高,一般性体育老师很难正常的完成教学,也就是70.3%的学校未开设武术课的原因之一。武术师资问题属于棘手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认为一个专业的武术教师应该拥有超高的专业技能,功夫了得,超强的搏斗技术等等,但是许多学校却没有真正从事武术的教师,大都以非武术专业的体育老师取而代之,与他们的想象背离,因此失去了对武术学习的兴趣。4 中小学武术师资状况的因素分析4.1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不清
培养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随着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各级各类各行各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制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使人才朝着培养目标发展。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大都是“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现实情况则不然。高师院校武术专项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的,不是单一的培养武术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体育、武术师资。高师院校是中小学武术师资的最大输送渠道。高师院校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是技术人才,并非综合性师资人才。高师院校属于师范专业,其毕业生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是发展中小学武术的主力军,培养的质量高低严重影响中小学武术的发展,其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体育类院校属于非师范专业,学生需要自主考试获取教师资格等级证书,但是这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很模糊,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够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未能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被中小学拒之门外。其实,这类学生专业素质高,示范动作标准到位,对武术的理解力,授课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其他类院校学生,是中小学武术发展最有利的人群。4.2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
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未来武术教师的过程中出现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不高,武术普修教学内容单一,学时相对较少,教材内容以套路为主,实用技击性内容尚少,文化理论知识的比重偏少,成绩考核不过硬,教学方法缺乏新异一系列严峻问题”[4],导致培养出来的武术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当中与学生的期望出来反差,很难胜任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影响武术的发展和普及,以致于不能较好的胜任教学工作。
高等院校的武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多以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等为主,以基本腿法,基本功,一直贯穿在课堂的始终,以运动员的培养内容来培养,突出套路内容的教授,教学内容单一,教材内容突出套路,实用技击性内容尚少。“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专业口径过窄,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同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5]。现实存在的情况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也有很多学生没有武术的功底,很难在短短的72学时内既掌握基本功义掌握套路内容,既掌握技术动作义掌握技击含义,既学会联系内容义掌握教学方法与名称,造成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无法达到平衡状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胜任武术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上,高等院校的教学多以示范与讲解为主,教师采用多种示范方法教授学生技术,但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即使采用分组教学,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也极少采用娱乐性的手段,只重视“学生学会”的过程,忽略“学生会教”的过程。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增加多媒体与动画教学以及对练性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印象。有学者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对教学方法的改善是在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对违背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以及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方法加以改变。5 结语武术时至今日都未真正意义的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原因有诸多因素,但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武术教师自身各方面的问题。俗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政治学讲求解决事物的根本是主要矛盾,“师傅”解决了次要矛盾,更重要的是需要“个人”解决主要矛盾。同家以及相关部门下达政策大力支持武术在学校的发展,像一把有力的推手推动武术向前发展,为学校武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然而,武术“引进来”了就要考虑“走下去”的问题。如何走下去?这个问题值得社会各领域思考。笔者认为首先高等院校需要更新培养观念,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上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毕业之后有合适的岗位,发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增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学模块,为培养中小学武术教师提供前提。其次,高等院校的武术教师在授课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应该有所改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地域武术的教授等。最后,高等院校的学生可以说拥有者双重身份,今天的学生,恰巧是明日的中小学武术教师,所以更加应该从教师的职责人手,时刻以自己是人民教师为准绳,无论从武术理论、武术技术、武术教学方法,还是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等方面,要把自己铸造成复合型全面人才,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时刻为担任武术教师做准备。中小学生是武术发展的朝阳力量,武术师资的培养的优异程度影响着朝阳力量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培养符合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人才非常关键。参考文献:[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9.[2]《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03):82-89.[3]韩雪.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武术师资培养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24-427.[4]刘志成.关于培养未来武术教师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16-118.[5]刘家旭,董建.我国中小学武术师资问题的探讨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9(1):59-61.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Wushu Teacher Training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endprint
Yang Guang
(P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does the carding and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factors of Wushu teacher training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inds that Wushu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poor, including the lower status of Wushu teaching, the unfit post in school personnel and specially duty dislocation, being short of Wushu teacher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Wushu teacher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udy urges that it is the key to train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Wushu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too.The study tries to cause social fields thinking,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Wushu teacher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shu
teachers traini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