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玉米生产区域优势布局研究

2015-08-20刘宇航王志丹王贺吴敬学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辽宁省作物优势

刘宇航 王志丹 王贺 吴敬学

摘要:利用1992—2012 年辽宁省粮食作物生产数据,选取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度与分析,从地级市层面对现阶段辽宁省玉米生产的不同优势主产区进行了科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玉米;生产;区域优势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065-02辽宁省位于我国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生产带”之一,地域广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光能资源丰富,水热比例适中,具备发展玉米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是我国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之一[1]。2012年辽宁省玉米总产量达到1 432.5万t,播种面积达到220.7万hm2,分别占全省当年粮食作物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68.75%、68.59%。2012年辽宁省玉米单产水平达到6 450.91 kg/hm2,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581.22 kg/hm2,成为名副其实的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本研究选取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度与分析,深入分析各地区在玉米生产比较优势上的相对差距,以期促进玉米生产的合理优化布局,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1 辽宁省玉米生产空间布局状况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全省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充分整合资源,逐步加大对粮食生产优势区域建设的投入力度,使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成功实现了由量的提升到质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辽宁省粮食生产有进一步向局部集中的发展趋势[3-4]。2012年辽宁省玉米生产排名前5位的地级市依次为铁岭市、沈阳市、锦州市、鞍山市、阜新市,其玉米总产量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94.35%。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标CRn对辽宁省玉米生产集中度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2—2012年期间,辽宁省玉米生产的集中程度总体上呈现出稳步提高的发展态势(图1)。2012年,辽宁省玉米产量排名第1位、前3位、前5位的玉米生产地区玉米产量合计占全省玉米生产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3.1%、60.4%、94.4%,分别比1992年增加了-30.5%、8.8%、30.8%。2 辽宁省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2.1 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学术界通常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农业生产层面比较优势。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指标的科学性,本研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玉米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测度与分析。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通过对生产的结果进行分析来逆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包括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SCA)、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ffici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ECA)、综合比较优势指数(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CCA)等3个指标。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生产规模化程度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作物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SCAjk=Sjk/Sk100/N。(1)式中:SCAjk为j地区k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jk为j地区k作物的播种面积;Sk为同期全省范围内k作物的播种面积;N为统计的地级市单位数。如果SCAjk>1,则表明j地区k作物在生产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且SCAjk值越大,说明j地区k作物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越高。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土地产出效率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作物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ECAjk=Yjk/YjYk/Y。(2)式中:ECAjk为j地区k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Yjk为j地区k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j为j地区全部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k为全省k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为全省全部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如果ECAjk>1,则表明与全省平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相比,j地区k作物在生产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且ECAjk值越大,说明j地区k作物的生产效率水平越高。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是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它能更全面地反映出该地区作物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CCAjk=SCAjkECAjk。(3)式中:CCAjk为j地区k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SCAjk为j地区k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ECAjk为j地区k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如果CCAjk>1,则表明与全省水平相比,j地区k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且CCAjk值越大,说明j地区k作物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2.2 结果分析利用1992—2012年辽宁省各地区粮食作物生产数据,通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玉米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测度与分析,分别计算出辽宁省14个地级市玉米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运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辽宁省各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同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值,结果见表1。从辽宁省各地区玉米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来看,具有强绝对优势的地区仅有沈阳市(1.19)、盘锦市(1.14),其他12个地级市玉米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值均小于0.9,处于强绝对劣势状态。从辽宁省各地区玉米生产的产出效率程度来看,具有强绝对优势的地区有抚顺市(1.14)、朝阳市(1.15)、阜新市(112),具有弱绝对优势的地区有大连市(1.06)、本溪市(106)、铁岭市(1.03)、葫芦岛市(1.07),具有弱绝对劣势的地区有沈阳市(0.97)、鞍山市(0.97)、丹东市(0.91)、锦州市(0.98)、辽阳市(0.91),而营口市、盘锦市的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9,处于强绝对劣势状态。综合考虑规模化程度和产出效率程度因素,计算出辽宁省各地区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值,其中铁岭市(109)、沈阳市(1.07)具有弱绝对优势,其他12个地级市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值均小于0.9,处于强绝对劣势状态。〗3 结论与建议无论是从玉米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方面还是产出效率方面,铁岭市、沈阳市都是辽宁省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较明显的地区,也是现阶段辽宁省玉米生产最主要的两大主产区[5-6]。2012年铁岭市玉米产量为328.4万t,玉米播种面积为37.5万hm2,沈阳市玉米产量为276.8万t,玉米播种面积为34.8万hm2,这2个市的玉米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分别占当年全省玉米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42.51%、32.76%。各级政府应该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补贴、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该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的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有效保障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虽然辽宁省在土质、光能、水热比例等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具有发展玉米生产的优越条件,特别是抚顺市、朝阳市、阜新市、本溪市、铁岭市、沈阳市等辽宁省中部和北部地区,在玉米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辽宁省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耕地、农村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源挤占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导致这些地区在玉米规模化生产方面基本处于相对劣势状态,无法有效形成生产规模优势与效率优势的合力优势[7-8]。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在玉米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玉米高产优质品种更新改良等方面逐步加大投入,从而进一步放大该区域在玉米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效应。参考文献:[1]闫立萍,王志丹,赖晓璐. 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15-416.[2]林丽霞,翟印礼. 辽宁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结构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47-151.[3]朱 海. 从辽宁粮食种植业结构现状看全省玉米生产发展[J]. 农业经济,1999(7):33-34.[4]任延冬,周 静. 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09(12):37-38.[5]王志丹,赵 姜,吴敬学. 全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粮食安全新思考[J]. 农业经济,2013(4):17-18.[6]张 帅. 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划研究[J]. 种子世界,2008(1):28-31.[7]白 伟,孙占祥,郑家明,等. 辽西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4,40(1):181-189.[8]王志丹,闫立萍,赵慧娥.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4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辽宁省作物优势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矮的优势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画与话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