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教学局限性与可行性
2015-08-19郑宇彤
教育部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被列为是综合实践板块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达到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实现更好的获取知识目标,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广义上来说,这是对学生主动探索生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习上的一种理解和策略,这个理论对于学生所学习的科目都有一定的作用。相对应的是传统式的教育方式,广义的研究性学现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狭义上的理解,主要是指在研究性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和选择学生的课题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般认为,学习的题材都是来自于生活和社会,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的。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是自主性,由于学生才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主体,所以不管是对课题的研究还是选材都必须要具备自主性;第二是开放性,因为在研究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同学之间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习应该是开放的;第三是综合性,这个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到的姿势综合的加以利用;第四是亲历性,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第五是探究性,要求学生具备探索发现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特性
对语文的理解,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门厚积薄发的课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人文性
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具体表现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乐于助人等等这些积极的东西,这是构成人文性的重要因素。
(二)纯粹性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带有很强的工具手段,比如说句子语法。对文学作品的分段理解等等,这些都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没有显出自己的独特性。语文是我们国家的母语,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很高水平,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结束,而在高中应该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学科要求注重学生人文的培养,强调人文性、纯粹性和综合性。其实最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语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研究性教学针对语文这一门学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看到语文的教学的普遍性和实用性,还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挖掘语文本身的内涵和蕴藏的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那语文学科的人文美、综合美、纯粹美,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展现出来,真的领会到语文本身具备的魅力,从而大力的宣传语文的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那针对这当中所具备的研究性策略,需要认真的分析。下面就对研究性策略提出几点意见。
首先,在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挑选一些精彩的文章,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学习。把这些文章当中所具备的美感和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这其中的快感,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些文章和真正理解其中要表达的意思。高中教材中就有很多精美的文章,例如,屈原的《离骚》,这篇文章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荷塘月色》这样具有人生哲理的文章也会让学生对生活产生不一样的思考,甚至是价值取向。这些精美的文章,老师都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精度乃至背诵。对每一句话都进行斟酌,并认真领会其中的意思,并联想作者方式的情景和思想境界,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状态。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探究的精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汲取知识的能力。
结语: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局限性还是发掘到新的可行性,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探讨。就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来说,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原创渴望都是比较看重的,这就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就高中语文这门学科本身而言,是应该具备很强的人文性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重视人的精神层面的培养,也注重对知识积累。但是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也不必要,当然了,从理论实际上来说,这也是实现不了的。应该辩证的看待研究性学习的两面性,充分地了解两者的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才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郑宇彤,教师,现居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