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回到生活里

2015-08-19代秀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文本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以生活为本的活动,以生活为核心才能展现最终教育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生活教育,建设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让语文回归生活,充满希望与活力。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浅析如何让语文回归质朴,充满生活味道。

一、让语文充满人文味

如何让语文拥有人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核心,而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人文教育。只有学生接触到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才能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得到好的熏陶和渲染,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气质、内涵以及修养、品格。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人文性教育必然会走向灭亡。语文这门学科恰恰是人文精神的肥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渲染和熏陶,对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进行深度发掘,让真善美时刻感染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此来铸就高尚的灵魂。

于漪曾说过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说明教师要对所讲内容抒发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才能对不同课文内容注入不同的人文味道,如,情感奔放、直抒胸臆以及含情脉脉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真情,让学生进入到作品中,与作者、文本融为一体,达到育情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心中积淀人文精神。

二、让语文充满人情味

语文教学始终包含情感教育。作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语文课堂所承载的就是情感。如作者情感、文本情感以及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等。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师生与文本形成有效互动,使得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和人情的味道。教师充分发掘和探究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与文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兼备生活与人情味的特色课堂。

教学过程中,富含人情味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学味。相对语文教学来讲,语文具有文学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较大的影响。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赏析来陶冶学生情操并净化心灵。只有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情味才能在鉴赏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学生语言和审美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探究文本,徜徉在文学海洋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让语文充满生活味

生活与语文同在,也是语文的延续。语文课程在加强综合性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让学习更接近生活,用生活研读教材诠释教材。真正做到生活就是教育。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生活为辅的教育是死板刻板的教育。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它离开生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充满生活味的语文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洗礼学生的灵魂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生活化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实际生活习惯,并从已学知识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做到举一反三。

中学语文充满生活味,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掌握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的情况下,精心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外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等有效资源,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中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与生活有关的文章。如,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也能把握古文学发展历程。在掌握了古代文学特点的同时总体上了解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如,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另外,文史哲不分家。不能一味的为了学而学,要学出品味,从鉴赏的角度分析理解,最终才能学出门道,品出语文味。

四、让语文具有新闻味

众所周知,教育迎合时代特色。只有利用时代脉搏,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才是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手段。与时代脱轨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导入反应时代特性的新闻内容,使之具有新闻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让学生形成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世界观和情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多媒体的优势,精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闻、视频等媒介来辅助教学。

结束语:综上所述,充满生活味的语文教学,能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和新鲜活力,不仅能提升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也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语文教育向生活化语文过渡,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又带有语文味,逐步完善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同时,将生活与社会结合到教学中,而让语文教学散发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

代秀丽,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人文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