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感知美

2015-08-19蔡建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悬念课文内容美育

蔡建锋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认为美育是人“从感学的被动状态到达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而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为审美的人”。席勒的贡献在于他看到了美育在恢复人性的完美方面起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那么,究竟该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感知美

1、巧妙设置悬念

小学生好奇心强,一个悬念都能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每一处的开头巧设悬念,诱发他们的审美注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心态,急切地希望了解课文内容。

2、注意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教师可在讲课时,注意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感情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纸船和风筝》,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当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

3、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诸多美的因素,优美生动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富感人的艺术形象给小朋友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加以渲染、加工、提炼,来使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二、在吟诵中感知美

吟诵,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范读。好的范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人课文的情境,感受到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美

猜你喜欢

悬念课文内容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