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 自己在家也能做

2015-08-19雨薇

健康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蒜穴位皮肤

雨薇

每年头伏,凡是开展冬病夏洽的医院或中医门诊部里,总是一幅人挤人的画面。许多患者一大早就去排队等候贴敷伏灸膏,等个一两小时是很寻常的事情。其实,冬病夏治自己在家也能做,现在就推荐给您几个简便的小方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夏治的概念始于清代,深得中医界的推崇并延续至今,其理论基础源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医家认为,一些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多与人们的虚寒体质有关。这类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疾病和疼痛性疾病两大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是最常见的冬季疾病,其次是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常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则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

这类冬季病,如果在气候寒冷的时节进行治疗,就好比阴雨天晾衣服,寒凉不散,衣服不干,难见效果。但如果是在天阳下逼、地热上腾的盛夏时节,不仅外界气温高,人体也阳气充沛,晾晒衣物可很快收干,治疗冬病便也同样事半功倍。因此,在三伏天最高温之时,通过内用温热、外散风寒的方法治疗虚寒症,可以阳克寒,标本兼治。

伏灸膏也称“三伏贴” 伏灸膏是中医学里内病外治驱散风寒最常用的方法,专门用于治疗冬病、寒病中的疑难杂症,向来信受医家推崇并深入人心。由于贴敷时间指定在三伏天进行,所以伏灸膏也被称为“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

三伏贴是中医里内病外治的方法,药材多采用具有辛温驱寒作用的中药,如:生姜、细辛、麝香、白芥子等,结合现代远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精制而成,贴敷在患者特定的穴位。当此时节,因气候炎热,人体的毛孔呈松弛开放状态,使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由此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时间上,成人一般贴敷6~8小时,儿童可适当减少2小时左右。

方便家庭自疗的贴服法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金贵,很多人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排队等候。那有没有一种适合大众自疗的办法呢?如果你认真看一些相关的科普书籍,可以找出一些简便易学的方法,自己在家就可进行冬病夏治的自疗,使用得当,效果也会很好。

简便易行的艾灸 三伏贴要配方,自己制作有难度,需专业人员配制。简便易行的冬病夏治可以用艾条或艾绒做点薰的灸法,用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相关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一次,勿烫伤。

也可尝试“隔姜灸” “隔姜灸”,热源不直接对着皮肤,所以也称为“冷灸”。做法:取新鲜老姜,切成5~7厘米厚度的长片,用牙签扎出较多的细孔,贴在患者相应的穴位上,表面堆积艾绒,点燃,一般需要近一个小时,在家庭里就可以做。每到感觉过热时,可以在皮肤上加垫一层新鲜的姜片,以个人能耐受为度。

更为简便的“大蒜灸” 也许有人连隔姜灸都嫌麻烦,那还有一种更简便“大蒜灸”。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已经用这种方法贴敷患者足底心治疗疾病了。杭州第四人民医院退休的一位推拿科医生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据此琢磨出一种比隔姜灸更为简便的操作方法。方法:取一瓣大蒜头,捻碎到汁液黏腻,取牙签挑起绿豆那么大的一小粒,不可过量,敷于阿是穴(压痛点),外面用塑料薄膜,或者是创可贴、橡皮膏完全封闭。这种方法发挥药效的时间跟患者是否属于寒性体质有关,还与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系,气温越高,起效越快,所以主张不要在空调间里做。

大蒜灸的贴敷部位,依据不同病情而有区别。通常以3~4对为一组,贴敷于特定的穴位。比如气管炎患者,可贴在膻中、天突、大椎穴:胃病患者,可以贴敷在中脘和脾俞,以及两手腕的内关穴;膝部疼痛的患者,可以贴在内膝眼与外膝眼,两穴中间稍上还可以再贴一片,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

自己采用大蒜灸进行治疗,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无论患者的皮肤表面是否产生热烫等主观感觉,都建议不要超过半小时,否则可能会出现痛痒感,此时不可硬熬着,应马上取下膏药。若是贴敷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可局部涂抹京万红软膏或烫伤膏,有水泡时则涂抹红霉素软膏或金霉素眼膏。对于较大的水泡,应去医院进行处理。

三伏贴自疗的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一般从头伏开始,一共三次。贴敷时以正午12点左右最好,因为中医很讲究气候与时辰的对应,11~13点正是“午时合阳”之际,顺应天时,阳气最盛。实际上,第一贴未必要在头伏第一天,只要是在头伏至二伏的十天之内进行贴敷治疗,就可以起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只是一旦进入治疗,就应该连续贴三伏,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选择合适的穴位。如常感冒、发烧、鼻炎、咽炎等的可灸合谷、曲池、大椎、肺俞、廉泉;体虚的可灸大椎、至阳、身柱、肾俞、命门、足三里、膻中、神阙等,其他各种疾病需要对症寻找不同的穴位,对穴位不了解的可以从相应的书籍、网络百度搜索、向内行人或医生请教等方法找对穴位。

要注意,敷贴后不要马上洗澡,也不要揉搓按摩局部皮肤,还应少吃海鲜、生冷、辛辣的食物,减少运动量以避免出汗,治疗过程中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正面吹风,以利药物的吸收。

还有一点,贴敷三伏膏或者自己做大蒜灸,并非人人适宜,如患接触性皮炎、皮肤易过敏或者有破损,还有孕妇、3岁以下儿童,有口干咽痛等阴虚火旺症状的人,都不宜采用此法。

猜你喜欢

大蒜穴位皮肤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大蒜生长日记
皮肤再生之迷
An Affair to Remember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
水的“皮肤”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