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寨县板栗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8-19刘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发展现状

刘丽

摘 要:该文主要介绍了金寨县板栗生产概况及产业特点,分析了板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分类施策,改变传统板栗栽植经营模式;培育、扶持和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多渠道拓展销售市场;增加扶持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金寨板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66-02

1 板栗生产概况及产业特点

1.1 金寨县基本情况 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鄂豫皖3省结合部,总面积3 814km2,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 381.5mm,其中5、6、7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50%左右。全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纵横,最高主峰天堂寨海拔高度1 729.1m,最低处白塔畈镇灌口集,海拔仅59.5m,相对高差为1 669.6m,具有明显垂直地势特征。土壤以普通黄棕壤为主,自然条件适宜板栗生长。

1.2 板栗产业特点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是板栗的原生地之一,板栗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全县板栗呈零星分布,总株数仅35.6万株,年产板栗162t。1989年,县委、县政府把板栗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骨干项目来抓,提出了“学迁西,抓板栗,要在全国争第一”和“南学桐乡抓蚕桑,北学迁西抓板栗”的口号,自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板栗生产发展热潮。到本世纪初,全县板栗由原来的零星种植不足600hm2发展到3.3万hm2,株数达到2 000万株,板栗年产量3万t,板栗面积、株数、产量均位于安徽省之首、全国前列。(2)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金寨县板栗产量、销量在稳步增长,市场体系也在不断成熟。金寨现已建有一条4km长的板栗集散地——船冲板栗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板栗交易市场。2013年,金寨船冲板栗市场板栗交易数量达2万余t。全县现有板栗加工龙头企业2家:安徽合益食品公司主要以速冻板栗加工为主,年加工能力占全县板栗产量的1/3;金寨金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建成投产,可年加工板栗2万t,年产板栗肽口服液1 500t、板栗肽乳酸菌饮品1.8万t。(3)品牌意识慢慢增强:全县现已筛选培育了适合区域栽培的10余个优良板栗品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早栗子、大腰栗、大曲果、迟栗子等为代表的早、中、晚熟优良品种。近几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惜投入人力、物力,积极打造金寨板栗这一优势品牌,先后注册了“笑哈哈”板栗商标、“金寨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了《“金寨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促进金寨板栗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2 板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偏重规模发展,忽视经营管理 在过去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基地规模,忽视栗园经营管理。一些地方在发展时忽视了板栗喜光好肥的生物学特性,在阴坡、陡坡立地上发展起来的栗园占有一定比例。在使用种苗上,因地域影响和种植经营理念落后,见穗就采,见苗就栽,导致板栗种植品种混杂,良莠不齐。部分栗园栽植密度过大,常年郁闭,缺乏合理树冠整形和细致修剪,病虫危害得不到有效治理,危害十分严重。除白塔畈、梅山、油坊店等少数低山丘陵乡镇外,处于西南深山区的大部分乡镇几乎没有一块高质量的栗园,单位面积产量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一些栗园已经被群众放弃经营或改种其它树木。

2.2 销售价格低迷,群众生产积极性受挫 板栗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农民,由于散户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很多种植户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板栗树不需要精细管理,是一种粗放型树种、“铁杆庄稼”。近年来,板栗销售价格偏低,平均3元/㎏左右,而劳动力等成本逐年增加,板栗种植效益显著下滑,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人员无力开展板栗生产的经营和管理,大量板栗园处于无人经营、自然生长状态,以致栗园管理在人力和技术上的补充都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广种薄收甚至广种不收现象普遍。

2.3 贮藏保鲜技术落后,深加工产品少 现有的板栗采收技术和方式极为落后,都是靠人工采摘。有相当一部分的板栗园,树体高大,人工采摘相当困难,作业效率低下,同时常常发生板栗提早采摘的现象,未能按照成熟期的不同来分批采摘。由于生产季节板栗病虫害防治不全面、不彻底,加之采收时气温较高,采收后又没有进行必要的杀虫灭菌处理,批量板栗堆集一处,虫蛀发生严重,而且极易受病菌感染,降低了商品率。目前常见的板栗制品主要有板栗罐头、炒板栗等,同其它果蔬产品相比,板栗生产加工业有明显不足,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而且主要从事生栗原料的销售,板栗制品的品种花样不多、技术含量不高。

2.4 缺少龙头带动,综合开发加工程度低 县内现有板栗经营企业主要从事板栗生果的生产,规模小、零星分散,无法形成经营企业龙头,加之中间环节过多互相杀价、无序竞争,造成板栗生产者和部分经营企业效益年年下滑。现有的2家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尚显不足:安徽合益食品公司目前主要以速冻板栗加工为主,销售产品单一;金寨金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刚刚建成投产,生产和销售情况尚待市场考验。在龙头企业和种植户的关系上,存在产业链条松散、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一方面,对于技术示范和承担产品销售的责任,龙头企业没有承担起来;另一方面,一些种植户因为过于注重自身利益而没有妥善处理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双方违约的现象时常发生。

2.5 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主要体现在:生产培训工作不到位,相当部分种植户对新品种和新技术不了解,种植户缺少提高板栗产量的栽植技术,缺少相应的生产资料的供应服务,没有提供上门服务的工作,进村入户深入园地的指导和服务就更缺了。由政府倡导成立的板栗协会,本应在社会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协会的各方面职能还不完善,辐射影响面小,协会本身也面临资金、信息、技术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协会能为种植户做到的,就是联系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板栗产区指导生产,提供技术咨询,对如何有力组织板栗产品进入市场,如何拓宽板栗产品销售渠道,尚显能力不足。

3 板栗发展对策建议

3.1 分类施策,改变传统板栗栽植经营模式 对现有板栗园进行分类经营,调整优化无培育前景栗园,改造提升保留栗园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立地条件、群众基础和发展现状,对位于中东部低山丘陵地带的梅山、白塔畈、油坊店、张冲、青山、全军等乡镇的板栗园进行改造提升,逐步推行良种改造和低产园改造。选育和引进适合市场需求、耐贮藏、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通过高接换优的方式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实现板栗良种化、良种区域化。积极调整密度,开展整形修剪,增施有机肥,林下套种茶叶等灌木树种,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实施集约经营,改善园地生态环境,提升板栗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对海拔较高、立地条件差、树体老化、坡度较陡、病虫害严重,特别是库区一线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板栗园,通过套种毛竹、油茶、茶叶等常绿经济树种,或通过开展封山育林,自然更新,促使其生态自然修复,逐步培育成混交林,最终退出板栗经营。

3.2 培育、扶持和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 金寨县板栗种植面积大,覆盖面宽,参与的种植户多,需要一批拥有雄厚基础、较强实力、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来牵引整个产业的发展。培育、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是整个板栗产业的关键环节,要选择综合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具备较强的产业辐射能力和综合实力,能够为农户和生产基地及时提供产前的信息服务、产中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产后的市场开发工作和产品市场销售工作,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和项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围绕板栗产品的深加工开展技术创新,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加工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一步发展板栗深加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实现深加工品种的多样化和市场化。

3.3 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多渠道拓展销售市场 发挥优势资源,统筹协调规划,强化管理水平,规范组织和行业标准,立足无公害、绿色农业标准要求,强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强“金寨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品牌管理,提升金寨板栗在同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恢复举办板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提升金寨板栗的文化内涵。同时,积极迎接互联网浪潮,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开展板栗产品网络销售。金寨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农家乐市场,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板栗产品销售,激发市场需求,解决板栗销售难题。

3.4 增加扶持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深入开展对板栗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制定促进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扶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制定资金扶持方案,保证板栗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现有农林科技队伍作用,让他们有精力、有激情投身到服务板栗产业发展中去,利用金寨职业学校培养板栗产业乡土人才,确保板栗产业发展后继有人。同时充分发挥板栗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板栗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及时准确反映信息、开展多种互动互利活动的板栗产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共享信息技术资源,建立专家门诊,指导种植户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赵丰才,张俊.21世纪金寨板栗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2(1):55-57.

[2]陶亮.安徽金寨板栗生产现状调查与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4(4):17-19.

[3]陈爱民.对金寨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2):58-59.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发展现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