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粳稻(玉米)洋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2015-08-19朱正堂唐志平束必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粳稻轮作洋葱

朱正堂 唐志平+束必胜

摘 要:概述了江苏省兴化市大营镇发展洋葱历程,总结了洋葱粳稻(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了粳稻洋葱轮作与粳稻小麦轮作的比较效益,重点介绍了洋葱栽培和粳稻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粳稻;洋葱;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45-02

大营镇种植红皮洋葱开始于2001年,当年洋葱面积仅6.6hm2,后来,2002-2008年洋葱面积一直在6.6~66.7hm2之间徘徊,发展缓慢。2009年6月,洋葱经纪人沈广元将自家一车洋葱运到盐城蔬菜批发市场出售后,上海、山东等蔬菜批发市场的代理商,纷纷到大营镇踏田争地盘、押定金、抬高价格,引发了一场“洋葱大战”。在此背景下,2009年7月,大营镇联镇村束必胜支书善于抓住商机,顺势创办了大营镇联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洋葱的组织化生产和销售,从此洋葱产销迅速发展。2009年洋葱基地面积143.3hm2,效益8 000多元/667m2,总销售额900万元,利润700万元。2010-2015年,面积维持在166.7~233.3hm2,每667m2单产维持在5 000~6 000kg,总产量维持在10 750~16 500t。合作社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粳稻洋葱为主的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1 粳稻(玉米)洋葱轮作模式概述

该模式以洋葱为主体高效作物。在同一块田上,第一年春播水稻、秋播洋葱,第二年春播水稻、秋播洋葱,第三年春播玉米、秋播洋葱(三年一循环,模式1),或者:第一年春播水稻、秋播洋葱,第二年春播玉米、秋播洋葱(两年一循环,模式2),如此循环交替轮作换茬。利用各作物根系深浅不同及水旱轮作耕作方式不同,这样可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减轻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危害。玉米播收期为6~10月,与大面积同期。洋葱采取自繁种育苗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粳稻采用塑盘基质育秧精确定量栽培增产增效技术。

2 比较效益

以正常年份2015年为例:每667m2,粳稻产量700kg,洋葱产量5 000kg(变幅4 000~6 500kg),粳稻产值2 170元(以当年出售价计),洋葱产值6 200元,减去物本后,当年粳稻洋葱效益6 180元。以洋葱价格最高年份2013年为例:每667m2,粳稻产量650kg,洋葱产量5 500kg(变幅5 000~6 000kg),粳稻产值1 820元,洋葱产值9 000元,粳稻物本690元,洋葱物本1 750元,减去物本后,当年粳稻洋葱效益8 380元。对照:当地粳稻小麦轮作(常规种植模式),一般地年度间效益变化不大,每667m2,粳稻产量657kg,小麦产量435kg,粳稻产值1 991元,小麦产值1 019元,粳稻物本804元,小麦物本447元,减去物本后每年粳稻小麦效益是1 759元。而轮作种植玉米洋葱比水稻洋葱的效益高出315元/667m2。因此,相比结果:模式1比对照增收4 421元/667m2,最高可达6 621元/667m2;模式2比对照增收4 736元/667m2,最高可达6 936元/667m2。由于模式1和模式2增效显暑,因此这已成为当地合作社农民一项主要经济来源,而且洋葱与粳稻轮作可以减轻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调节市场供应。现将洋葱和粳稻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3 洋葱栽培关键技术

3.1 育种 在洋葱收获季节(6月初),选留性状好的洋葱头(洋葱鳞茎),妥善保管,于10~11月播栽(株行距15cm×20cm),正常田管繁种,至第二年5~6月开花结籽,收好种子以备育苗。品种:红皮洋葱。

3.2 育苗 在播种一周前,每667m2施二铵15kg,整地做畦,宽1~1.3m,沟宽深15cm×20cm。于9月下旬播种,每667m2用种0.3kg。播种要浅,盖籽要薄,并预防好地下害虫。播后以玉米秸秆覆盖、保湿出苗。出苗后及时根外喷肥,适时浇水护苗,并结合间苗做好人工除草。

3.3 移栽 于11月初施肥、整地、覆膜、开洞移栽。移栽前最好用生根粉处理根系,以促进根系下扎、不上爬。移栽株行距(8~13)cm×20cm,中途间苗拔青葱上市,确保最终有效密度(收葱头密度)每667m2苗数2.1~2.2万株。

3.4 大田管理

3.4.1 浇水2~3次 适时窨水促苗生长,当年雨水调实2浇,当年雨水不调实需3浇。但于5月20日左右,在鳞茎膨大期,一定要浇足田水。

3.4.2 施足基肥和追好接力肥 每667m2栽前施足有机肥(腐熟鸡粪2 500kg为宜)。基施二铵15~20kg,48%三元复合肥30~50kg。4月份接力肥,每亩撒施尿素15kg,一定要趁雨施,以便尿素随雨流入膜下发挥肥效。

3.4.3 用药3次 3~4月防好霜霉病;4~5月,防好灰霉病和紫斑病。

4 粳稻栽培关键技术

4.1 育秧 采用塑盘基质育秧技术,精确培育适插壮秧,移栽适宜秧龄18~20d,当地洋葱的收获期在5月底6月初,以此推算机插稻育秧播种期应在5月12~20日。

4.1.1 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田块,按秧大田比例1∶80留足秧田。播种前10~15d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苗床面宽1.4m,沟宽0.25m,沟深0.15m,田周围沟宽0.3m,深0.25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4.1.2 种子处理 选择当地优质高产品种,如南粳9108、武运粳24、淮稻5号等,每667m2大田用种量4kg左右,浸种处理防好恶苗病

4.1.3 铺盘和上基质 将秧盘沿秧板长度方向并排对放,盘间紧密铺放,将基质蓬松均匀平整地铺放在盘内,基质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

4.1.4 精量播种 窨足底水,定量播种,每盘均匀播芽种160~180g,精播匀播,提倡机械播种。

4.1.5 均匀盖籽 播种后,轻撒基质,盖好种子,盖籽厚度0.8~1cm,刮平多余基质。

4.1.6 盖无纺布 播种盖籽后,用幅宽1.6m的无纺布居中覆盖,用土压实无纺布四周,以保温、保湿、防芽种灼伤。

4.1.7 清理沟系 播种后,及时清理内沟、围沟、排水沟。

4.1.8 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气温维持适温的低限。水浆管理,掌握芽前足水,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

4.2 栽插 根据秧苗素质和洋葱离田耕作先后确定合理的栽插期,由于洋葱比小麦收获早,因此,洋葱茬粳稻栽插期6月上旬,比小麦茬粳稻栽插期6月中下旬,提早10~15d,有利于增产。

4.2.1 耕作准备 在洋葱收获后粳稻栽插前7d开始整地,大中型旋耕机旋耕作业,旋耕深度15cm左右,然后上水泡田、漫田。整地做到田平、水浅、泥熟、肥足、无残茬,水田整平后2d,待薄水机插。

4.2.2 精确栽插 调整株行距,本地选用的高速插秧机,行距是固定的30cm,调整适宜株距为12cm,每667m2栽1.75万~1.85万穴,基本苗6万~7万,每穴3~5苗。控制栽插深度为2.0cm左右。

4.2.3 田间水深要适宜 水层太深,易漂秧、倒秧,水层太浅易伤秧、空插。一般水层深度保持1~3cm。

4.3 大田管理

4.3.1 基肥 结合整地,测土配方施肥,选用40%水稻配方肥亩施30~35kg。或选用45%复合肥,每667m2用25~30kg,增施有机肥,补施中微量肥。

4.3.2 化学除草 栽秧后5~6d,结合追肥搞好化除,药后4~5d不排水,并保持水层2~4cm。

4.3.3 早施分蘖肥 栽后5~6d施第一次分蘖肥,每667m2施尿素7.5~10kg,栽后12d,施第二次分蘖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然后,捉“黄塘”促平衡。

4.3.4 施好穗肥 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5~3.1时施用,大致7月底8月初,每667m2用尿素15kg加氯化钾10kg。保花肥通常在叶龄余数1.5~1时施用为宜,大致8月中旬,每667m2用尿素6kg。

4.3.5 补施粒肥 抽穗前后,一般每667m2施尿素3~4kg。籽粒灌浆时,对早衰田,结合病虫防治,根外喷施。

4.3.6 栽后上浅水护苗 移栽后4~5d,应保持浅水层,切忌淹深水,整个有效分蘖期间宜保持1~2cm的薄水层或采取湿润灌溉方法,其他时间则可采取间歇灌溉的方法。

4.3.7 适时搁田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快,群体茎蘖增加迅速,应适时搁田,及早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当群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的60%时,开始自然落干断水搁田,机插水稻根系比较浅应采取分次轻搁的方法,逐步搁实,搁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褪淡落黄即可。

4.3.8 拔节长穗阶段 这个阶段是幼穗分化时期,对水分比较敏感,应配合浅湿交替的灌溉方法,即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后,露田1~2d再上浅水,保证田土沉实不回软,以利于壮秆大穗的形成。

4.3.9 抽穗结实阶段 抽穗开花阶段应以水层灌溉为宜,抽穗后应采取浅水间歇灌溉,以养根保叶,增粒增重。蜡熟期可灌“跑马水”,但在收获前5~7d停止灌溉。

4.3.10 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大螟等病虫害。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粳稻轮作洋葱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剥开心的洋葱
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
洋葱 编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