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闲置资产盘活如何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2015-08-19彭佳威
彭佳威
【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寻求长期发展路线,容易产生闲置资产,这不仅降低企业价值资产,还会增加企业成本压力。但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则可以改变此种局面,不仅可以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还能够间接推动企业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闲置资产;盘活方法;降本增效
一、引言
以自由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寻求发展之路,建立在新兴技术应用、结构调整、增强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这造成了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较多的闲置资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将会导致企业有价值资产降低,同时还会增加企业生产生本,使得闲置资产成为阻碍企业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中发展的包袱。所以,加强企业闲置资产盘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此,笔者将在下文中重点讨论如何盘活闲置资产,推动降本增效工作。
二、企业闲置资产及其形成原因
所谓闲置资产就是在企业内部已经停用一年以上,并且在后期内使用几率较或已经被新购置的具有同类功能作用的资产所替代下来的资产。综合企业生产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被归为闲置资产的资产,对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再有什么贡献,反而可能会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包袱。但在此笔者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被企业是为闲置资产的资产并不是毫无使用价值,其相对企业来说没有使用价值,但对其他企业来说,它可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闲置资产是相对来说的。其二,闲置资产不等同于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各类有问题的资产。闲置资产,并非不良资产中的一类,其还有一定的价值。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企业产生大量闲置资产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企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闲置资产产生。市场经济体制落实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受其影响,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依旧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结构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企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必然情况。而企业结构调整,就是企业发展方向转变的表现,那么以往用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资产就变成了闲置资产。
其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企业资产升级。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对此,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展开的动作就是资产升级,将功能全、应用性强的先进技术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代替以往应用的生产技术。这势必会造成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
其三,市场处于饱和状态,造成企业产能过剩。市场环境多变,影响因素诸多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投资,生产大量产品。但因市场饱和、竞争者的加入,致使产品销量不佳。如此,便会造成企业产能过剩。为了降低损失,企业不得不将部分资产转为闲资产。
三、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策略
1.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只有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才能够从现代化的特点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的落实闲置资产管理,做到精细化规划闲置资产使用方案、科学化控制闲置资产的运用、合理化监督闲置资产落实情况,从而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
2.优化闲置资产管理
大量闲置资产有效盘活,对企业来说是百里而无一害的。那么,如何实现企业闲置资产盘活,提高其使用率?优化闲置资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精细化、合理化、科学化落实闲置资产管理,灵活运用闲置资产,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以此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节能减排,合理运用闲置资产
为了真正意义上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应当遵循“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原则,合理运用闲置资产,以促进企业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闲置资产进行调拨利用,通过置换、修复等手段来提高现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再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合理的利用闲置资产,这必然会提升闲置资产的使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推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面对我国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尝试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技术,但这些策略的落实,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这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要想真正意义上推动企业发展,通过有效手段,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岚.企业经营过程中闲置资产盘活方法探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1):107-108.
[2]孙立新.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强力推进提速增效[J].商场现代化,2007(24):362-363
[3]吴杨春.探索闲置资产盘活方法推进降本增效工作[J].商业经济,2011(19):63-64
[4]屈道群.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企业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9):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