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预习对高效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2015-08-19赵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文阅读教学

预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准备,也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初始环节。而在实际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前预习并没有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导致预习成了语文课中可有可无的“鸡肋环节”。于是,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成了语文课的第一步。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准备学习上。很多教师曾经布置过预习任务,但收效甚微,便放弃了让学生课前预习的努力。对此,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进行高效的阅读学习,课前预习是保证。

裴斯泰洛齐认为,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1)这里感觉印象的获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需要通过预习来实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也有对于感觉印象的强调。在他的观念心理学中,“观念”是核心范畴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观念”即指事物呈现于感官而在意识中留下的感觉印象。(2)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之前,学生通过预习,获得感觉印象,并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是高效阅读教学的有力保证。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学生提出具有思辨性和较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的飞跃。

课前预习的优点:一是节省上课时间,教师可以较快的进入内容讲解。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就需要花费时间疏通文意,还需花费一定时间在纪律管理和保持学生注意力方面。扣除这些,一节课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课前预习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课前查阅工具书,基本排除语言障碍,对课文内容、作者有基本了解。教师基于文本的提问也会更加有效。学生如果课前没有预习,短时间内把课文看一遍,往往不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后续教学环节的开展也更加困难。

二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个性化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重在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从学生主体出发,极具主观性和个体性。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与作者世界的碰撞与交流。因此,预习不要有思想的预设性和规定性,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建构和解读文本。当然,这里主要指不给学生思想的束缚,自由并不意味着教师不提供任何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方法及相关背景,并通过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高效预习。

三是教师可以通过对预习结果的反馈,得到教学启发,获得教学灵感。以上提到的都是关于预习对学生、课堂的意义,教师也可从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中获益。一方面,通过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读懂并走进他们的世界。只有以学生感兴趣的、能理解的方式讲授知识,才能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另一方面,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困惑点,便于有针对性的讲解。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进行个性化辅导。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帮助。首先,提供可靠的工具书并教授使用方法。如常用的字、词典,有价值的网站、论坛,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也可提供有启发性的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给学生方向、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进而高效利用时间。最后,采用积极有效的反馈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抽查,积极的反馈对于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很大作用。通过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评价,才会对学习有所反思和总结。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更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预习时提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的要求。上课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与讨论。如此一来,教师会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得到更多的教学灵感与启示,学生也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2)参见陈佑清著《教学论新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赵靓,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