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白沙水库入库径流分析

2015-08-19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3期
关键词:白沙径流量入库

□李 琳(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0 引言

白沙水库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治淮第一批兴建的大型水库之一,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沙颍河水系颍河的上游。坝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和登封市交界的白沙镇以北300m,距下游禹州市区约35km。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85km2,占颍河流域面积7230km2的13.60%,占颖桥以上颍河山丘区流域面积1900km2的51.80%。白沙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

白沙水库于1951年开工兴建,1953年8月基本建成,后于1956年2月至1957年12月进行扩建加固,达到100a 一遇洪水设计,1000a 一遇洪水校核标准。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防洪标准100a一遇,校核标准2000a 一遇,除险加固后总库容2.78 亿m3,兴利库容1.10 亿m3。

白沙水库位于登封市和禹州市交界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登封市和禹州市对白沙水库供水需求日益迫切。白沙水库现状用水户众多,供水矛盾较为突出。为了合理利用白沙水库水资源,需进行白沙水库水资源配置规划,规划前提是确定白沙水库入库径流系列。

1 水库水资源量分析

白沙水库来水量计算,采用白沙水库水文站控制断面实测出库流量资料,与白沙水库蓄变量、蒸发渗漏资料及引出水量资料反推入库水量。计算采用白沙水文站建站以来1953-2010年共58年系列实测资料。

根据白沙水库1953-2010年的实测流量、水位、蒸发量及水库各类影响水量资料,计算白沙水库来水量系列。计算公式如下:

白沙水库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即为白沙水库净入库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由公式(1)(2)得:

采用白沙水库水文站的逐年各旬平均实测出库流量与水库蓄变量、蒸发、渗漏、引出水量资料,计算其多年平均各旬来水量,年净入库系列见图1。入库水量系列通过P-Ⅲ型频率曲线目估适线方法分析,计算不同频率的年净入库水量,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白沙水库净入库径流量表

图1 白沙水库入库径流系列图

白沙水库各年代入库径流见表2,从各年代径流量看50年代最大,50年代平均径流量为17912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多67%,2000-2010年最小,平均径流量5586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0724 万m3少47.90%,其次是90年代,90年代平均径流量6656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0724 万m3少37.90%。其余80年代平均径流量13706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0724万m3多27.80%;60年代平均径流量12016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0724 万m3多12%;70年代平均径流量11289 万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0724 万m3多5.30%。

表2 白沙水库各年代入库径流比较表

2 降水量分析

2.1 降雨量计算

区域降水量计算选用登封、石道、大金店、芦店、告城、西白坪、白沙7 个站的年降水量资料,计算系列自1953-2010年,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面雨量。根据1953-2010年共58a 的面平均降水量系列,计算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0.40mm。

2.2 各年代降雨分布

为了分析白沙水库以上降雨的时间分布,分别统计白沙水库以上流域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并与多年平均降水量进行对比,见表3。

从表3看出,各年代降雨量50年代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735.90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60.40mm 多11.40%,90年代最小,多年平均降水量622.20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60.40mm少5.80%,其次是70年代,多年平均降水量631.5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60.40mm 少4.40%,其余年代降水量都变化不大,在正负3.20%以内。

表3 白沙水库各年代降水量比较表

3 降雨径流关系对比分析

3.1 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对白沙水库不同时期的年均入库水量与相应时期的降水量进行分析,见表4。

从表4中看出,80年代之前入库径流量随着降水量减小而减少;50年代降水量为735.90mm,入库径流量为17912 万m3;60年代降水量比50年代减少70.60mm,入库径流量减少了5896 万m3;70年代降水量比60年代减少33.80mm,入库径流量减少了727 万m3;80年代降水量比70年代增加了50.10mm,入库径流量增加了2417 万m3;90年代降水量比80年代降水量减少59.40mm,入库径流量减少了7050 万m3;2000-2010年降水量比90年代降水量增加29.70mm,入库径流反而比90年代减少1070 万m3。

表4 不同时期系列降雨径流成果表

分析可知,90年代开始入库径流量出现急剧减少趋势,2000-2010年平均降水量651.90mm,虽然比1970~1979 平均降水量631.50mm 增加20.80mm,但是2000-2010年平均径流量比1970-1979年平均入库径流量减少了5703 万m3,减少比例为50.50%。可以看出,90年代之后,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导致入渗、径流、蒸发等水平衡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入库径流量的减少。

3.2 与《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对比

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对1956-2000,1956-1979,1980-2000年各地市的降雨、径流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次规划对白沙水库流域内的降雨、径流深与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相同时期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5。

表5 不同系列降水量径流深对比表

从表5看出,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周口站径流深1980-2000 比1959-1979年减少了7.34%,1959-2000年比1959-1979 减少了3.40%;白沙水库径流深1980-2000年比1959-1979年减少了18.98%,1959-2000年比1959-1979 减少了8.86%。白沙水库径流深变化与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临近区域(周口站)径流深变化趋势是一致的,1980-2000年径流深比1959-1979年径流深减少。与周口站径流深对比分析可知,白沙水库径流在整个颍河流域衰减较为严重,说明白沙水库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3.3 白沙水库不同系列降雨、径流对比分析

对白沙水库短系列1990-2010年、中系列1980-2010年以及长系列1953-2010年降雨、径流变化计算分析,并对中、短系列与长系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白沙水库不同系列降水量、径流对比表

中系列1980-2010年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比长系列1953-2010年入库径流量减少20.39%,而多年平均降雨量仅比长系列减少1.29%;短系列1990-2010年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比长系列1953-2010年入库径流量减少44.91%,而多年平均降雨量仅比长系列减少3.43%。通过对白沙水库不同时期的降雨和径流变化关系分析,1980年之后白沙水库径流衰减严重。

4 结语

研究白沙水库入库径流系列变化,是白沙水库水资源配置规划的前提。通过对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分析,可知,1980年之后人类活动对白沙水库以上流域的产流产生的较大影响。特别是1990年之后,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大,入库径流产生突变。在进行白沙水库水资源配置规划时,建议采取1980-2010年入库径流系列,该系列基本反映了白沙水库近年实际情况以及未来情况,系列代表性较好,且满足系列长30年的计算要求。

猜你喜欢

白沙径流量入库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白沙水库
白沙涧
白沙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