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仔翅
2015-08-18唐仁承
唐仁承
香港名吃中既有高档的,也有大众化的。碗仔翅是其中一款大众化美食。
粤语中的“碗仔”意为“小碗”;“翅”,就是指鱼翅。不过,碗仔翅里面并没有鱼翅,只是有了翅的名份、翅的风味和翅的形态。一份碗仔翅端上来,仔细打量,有的只是翅的代用品,什么香菇丝、蛋花丝、火腿丝、猪皮丝、鱼肚丝等,有的还有腐竹丝、粉丝等,就是没有一星半点鱼翅。不过,其形态却酷似鱼翅汤,同样也是汤羹,内有很多丝状物,并且香味十足,口感丰富,也有嚼劲,让人很有些享用鱼翅的感觉。
香港人噬吃鱼翅,这份碗仔翅既满足了一部分人对于鱼翅的追求,又不必再去大肆杀鲨求翅,以至于破坏生态。真可谓美味、环保兼顾。
当然,碗仔翅的诞生,一开始并非出于环保的自觉,而是经济与需求使然。
碗仔翅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当时,有些人想吃鱼翅,却又吃不起鱼翅,怎么办?就有店家将腐竹搅碎加生粉推芡,或者将粉丝当鱼翅,制成平民碗仔翅,以满足一时的快感。不过,这种碗仔翅太过简单。于是,有心人就加以改进,力求接近鱼翅汤的口感和风味,让大众美食也有上好感觉。
有家地处新界大围的“坤记肠粉”店,对碗仔翅的汤底作了改进,每天以猪肉、鸡肉熬制10多个小时,使汤底变得非常鲜美,再加入其他食材后,这碗仔翅就变得酷似鱼翅汤羹了。这家店的生意很好,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供应,一天要供应10多个小时。有时客人多,煲汤跟不上,还得等候较长时间。
还有家地处九龙大角咀的“车品品”店,对碗仔翅的制作也十分讲究。老板娘说:“以前的人好恨吃不到翅,碗仔翅就是给平民带来希望和快乐。”由于有这份心思,这家店的食材、配料和加工都很到位,比如每只原木花菇都要用手工撕蒂,再浸清水6小时;口感不好的冬菇边要去掉;处理鱼肚也很仔细,不断地浸泡、冲洗鱼油和沙粒;着泥也用传统做法,以生粉推薄芡。由于精心制作,这家店的碗仔翅味鲜而鱼肚爽脆,光顾者众多,每天可以卖出500多碗。
地处北角的“花胶翅”店,老板之前从事电脑软件开发,便把做电脑软件的细致劲儿都用于美味小食的制作上。她坚持对各种食材仔细检查和认真处理:优质大片冬菇用高温煮过再晒干,原只金华火腿要去骨,鸡蛋要冲凉,花胶要洗浸等等,每一种食材都经过谨慎处理。有一次,她家中来了朋友,送了一些虫草花,家中小狗偷吃了这些未经清洗也未经煮熟的虫草花,很快因为肾衰竭而死去。这件事提醒了她,对于任何食材必须经过严格挑选和清洗处理,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苛。
2003年“非典”之后,香港市道不景气,“花胶翅”店仍不停钻研煮法技巧,仿翅加上木耳、冬菇、猪肉等食材,以及软滑花胶丝,以增加滋补功效和仿翅的坚韧口感。这份碗仔翅,其口味与风味酷似酒楼的鱼翅,曾受到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的连声夸奖。
“花胶翅”店还研发和生产出袋装的碗仔翅,顾客可以带回家,放进冰箱冷藏保存,吃的时候取出煮热就可以了。还有很多人用这家店的碗仔翅煮面、煮通粉、煮汤等,将碗仔翅变成了多功能的汤底。甚至还有人将碗仔翅当做手信,赠送友人。
一份碗仔翅,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小生意,售价只有鱼翅汤的几十分之一,毛利率也很低,但香港人却把小生意当做大生意,认真、仔细,而且不断创新、改进。这在充满浮躁和铜臭的当今,是何等难得!何等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