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15-08-18金鸿
金鸿
我们学习外语,是为了与世界交流;学习文言文,是为了与古人对话。古辈先贤的智慧灵光,无不固化于卷帙浩繁的文言典籍中。学好文言文,我们才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让中华思想文脉世代传承。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五年段下册,六年段上、下册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和《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虽然数量不多,却篇篇精彩,有很强的故事性与哲理性。这些文言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在现代汉语白话文语境之下,小学生初次接触“读不通,也不理解”的文言文,难免有些恐惧心理,以致厌烦、放弃。笔者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采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精练课堂结构、简化授课环节、初步渗透古汉语知识等教学策略,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文言文。
一、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情境表演
首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自行设计动画课件,或利用教育远程资源等,选用生动适用的影音课件。在课堂以直观、有趣的动画视频,增强课堂吸引力。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并从此喜欢上文言文课。
其次,注意文言文的内容的情境呈现,让课堂充满趣味。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以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辩斗”,教师自扮“孔夫子”,最后还受到“两小儿”——“孰为汝多知夫”的奚落,让课堂充满笑声。
再如,教学《杨氏之子》时,可以进行带有拓展性的情境再现。《杨氏之子》中孔君平想以“杨梅”来捉弄“杨氏子”。而“杨氏子” 也以“孔雀”来反问孔君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姓氏”上做文章来捉弄对方是本文的关键点。笔者听过同事的一堂课,她也姓杨,而学生中有个叫“陈雪金”的,“雪金”与福建某品牌啤酒谐音。于是杨老师就创设了一个这样的表演情境:杨老师到陈雪金家家访,雪金的爸爸端出该品牌啤酒招待杨老师。杨老师悄悄问雪金:“此是君家酒。”而陈雪金也不甘示弱:“未闻绵羊是夫子家畜(杨老师脾气温顺,就有同学暗暗叫她‘绵羊)。”课堂很有喜剧效果,同学们也很快地领会到“杨氏子”的“聪惠”。杨老师利用姓氏、名字谐音,进行拓展性情境表演,给文言文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在每一个班级里,只要善于发现,都会找到这样的表演素材。
二、精练课堂结构,简化授课环节
精练课堂结构,简化授课环节,有助于学生消除对文言文无所适从的恐慌心理,让大多数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其实并不难。这里所谓“精练课堂结构”指的是教师在授课时各个环节更加明确,课堂模式清晰明了,教学时,能以最为精到、关系文章主旨的一两个问题,牵动全文的教学进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抓住“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让学生自我发现课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伯牙“善鼓琴”,哪些语句又说明了钟子期“善听”。这是一个相对容易而又是涉及课文重点的问题——“善鼓”与“善听”之间隐含着“知音”之意。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为理解“知音”的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学生在享受发现的快乐的同时,也领悟了《伯牙绝弦》的真正“玄机”——音乐多么神奇,知音多么可贵。
再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教师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的“聪惠”带动全文,提出“杨氏子聪惠,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品读,最终找到答案。这样课堂结构精练、明了,解决一个问题,全文品读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精练课堂结构”的观点,也是为了规避小学文言文或古诗词教学中出现教师过多讲解,逐字逐句地呆板解释的现象,让文言文的课堂,像文言文一样,言简意赅,明确有序。
三、适度渗透文言文基本知识
首先,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的一些常见字的不同含义,比如“之、乎、者、也”等。以上述四篇文言文为例,“之”“其”“善”等在文本中经常出现,字义却不尽相同。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里的“之”相当于如今“的”字功能;而“一人虽听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弈秋”。还可以拓展到之前学过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动词,有“去、到”的意思。再如“其一人专心致志”里的“其”应解释为“其中”;“为是其智弗若与”的“其”又是指代“不专心听讲的人”。再如“伯牙善鼓”的“善”当作“擅长”解,而“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中的“善”有“好啊”之意;“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里的“善”,也是“擅长”的意思。这样对比着理解,学生的印象就比较深刻。
其次,让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文言文中众多表语气的词语,是文言文的又一显著特征。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语气词是“也”“矣”“乎”“哉”,这四个语气词在小学文言文课文中也均已出现。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学弈》),“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绝弦》),还有“与、兮”等。把语气词归纳起来识记,对学生的学习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初步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的用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由于各种情况,应该使用甲字,却使用了同音的乙字,发生了张冠李戴的现象。上述四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知,“孰为汝多知乎”(应为“智”字);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应为“慧”字);与,“为是其智弗若与”(同“欤”字,语气词)。虽然出现的通假字不多,但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文言文这种特殊的用字现象。况且,有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提出自己的疑惑,如,为什么古人会把“聪慧”写成“聪惠”呢?是不是错别字,课本里怎么有错别字呢?教师的适度讲解,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对于文言文中具有不同含义的常见字、常用语气词、通假字等知识,教师不宜作过多过深的讲解,只能适度渗透,点到为止。
总之,在小学文言文课文的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情境表演等,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精练课堂结构,简化授课环节,有助于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其实并不难;适度渗透文言文基本知识,意在让学生感知文言文最为显著的特征,为今后深入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上街红峰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