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多媒体,助推语言训练

2015-08-18陈云勇

新教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雾凇语言文字多媒体

陈云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利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合理整合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引领学生在更为感性、广阔、灵动的空间里亲近语言、学习语言,享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快乐。

一、巧用多媒体,在情境再现中理解语言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只有准确深入地理解语言,才谈得上持久有效地积累与准确熟练地表达。但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在与文本对话中常常无法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无法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无法准确领会语言文字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而使用多媒体,直观再现文字背后浓缩的画面、情境、内涵,有助于学生进行动态而形象地感知,在身临其境中准确生动地理解语言。如教学苏教版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由于地域的遥远、民族的不同,学生对傣族、对泼水节本身缺乏近距离的了解、感受,因此,仅仅依靠朗读,学生还难以感同身受傣族人民泼水节里的欢乐情景,尤其难以突破对重点句中由生字“互”组成的 “互相”一词的理解。于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傣族人民怎样泼水的句子,找出并初步理解描写泼水动作的词语时,相机播放泼水节人们在广场泼水狂欢的视频,并让学生仿一仿、演一演、乐一乐,紧接着才有了如此精彩的对话:“泼水节中,像这样你追着我,我追着你,就叫——”“互相追赶!”“你泼着我,我泼着你,就叫——”“互相泼水!”“生活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就叫——”“互相帮助!”“学习上,你向我学习,我向你学习,就叫——”“互相学习!”……不难看出,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而且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欢乐的节日气氛,深入感悟到 “互相”的含义,进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是吸引人的,这样的感悟是持久的。

二、妙用多媒体,在细微比较中品味语言

语言就像一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唯有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中滋味。众所周知,课本中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语言内涵丰富、表达贴切。因而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语言表达的特色,或重点词句,或精彩片段,或与众不同的写法……同时,还要巧于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细微比较中反复品味揣摩,进而领悟语言运用之妙。例如,苏教版第六册的《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一篇美文,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话的“冒”字用得最传神,尽显荷花活力之美。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感悟“冒”字其中的妙处呢?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先让学生给“冒”换个字,“长、钻、挤、伸……”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尽管你们说的这些字眼和冒字意思差不多,但作者都没用这些字,而用了这个‘冒字,冒字究竟好在哪里呢?”找一字代替,不难!而难就难在要读懂“冒”字的神韵。于是,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丛中冒出的情景动画,再让他们说说怎么样地长才叫冒出来。有了直观生动的印象,学生稍加思索,便有了“迅速地长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等如此精彩而诗意的生成。显然,通过欣赏课件仔细品味“冒”字,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荷花那旺盛的自然之美,更感悟到了“冒”字传神的语言之美。

三、活用多媒体,在变换识记中积累语言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能说会写是一种语文能力,但它不会凭空产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对有意义的记忆效果要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积累意识,而且要学会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之后,活用多媒体,引导他们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更轻松、持久地背诵、积累语言。唯有不断充实语言积累,领悟作者表达真谛,才能真正“厚积薄发”,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如苏教版第七册《雾凇》一文的第二段描写了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层次清楚,条理有序,而且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诗意。无疑,这段话是文章学习的重点之一,也应该是要求学生积累的内容。可是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很难在脑海中再现文字所呈现的情景,背诵自然就十分吃力。一位教师教学这一段时,先引导学生弄清这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了解雾凇的形成必须具备“饱和的水汽”和“遇冷”两个条件;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删减比较、变换句子呈现方式、反复朗读等方式,感受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然后播放雾凇形成过程的短片,并配上文字解说,让学生在一幅幅直观的画面中进一步走近雾凇,了解雾凇,感受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壮观,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最后只播画面,不放配音,让学生对照画面,自由地、愉悦地、一遍遍地运用原文练习“解说”。学生不仅内化了对这些画面的感悟,而且轻松地背诵了课文,积累了语言。

四、善用多媒体,在强化训练中运用语言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神圣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落脚点在运用,积累语言的归宿也在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自身优势,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快捷、方便、迅速的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让大量的外在语言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苏教版第十二册《孔子游春》一文第八段关于孔子论水的描写极富特色,无论是段落还是句子的结构,都是按照分总的顺序写的。这既符合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中即兴表达的规律,又能巧妙地表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因此,这段话的教学既是文章感悟的重点,又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重点。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感悟水的四个特点以及每句话的构句特点后,相机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流水姿态的视频,不仅让他们进一步直观地理解了孔子眼中的水的四个特点,还为后面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进行小练笔做好了铺垫。“水还有什么特点呢,你也能模仿文中的句式来写几句吗?”有了各种各样水流形态的直观印象,毋庸置疑,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语言积累被激活了,小练笔精彩纷呈:“水纳百川,它好像有胆量。”“水能荡涤一切污垢,它好像很纯洁。”……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雾凇语言文字多媒体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雾凇奇观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雾凇岛
美哉,兴凯湖雾凇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