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015-08-18胡宏伟刘群英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对策

胡宏伟 刘群英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管隐性薪酬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通过对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影响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管隐性薪酬;企业价值;对策

一、引言

随着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大量关注和报道,高管薪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上市公司年报中所列示的薪酬就是高管的所有收益吗?事实表明,年报中的薪酬只是高管收益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未在年报中进行披露的隐性薪酬,需要人们去关注。一方面,企业给予高管一定的隐性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管理层的生理、安全、归属、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但是另一方面,当公司处于经济效益较差的状况时,高管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攫取各种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从而不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高管隐性薪酬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高管隐性薪酬的研究。近年来,Rajan 和 Wulf(2006)率先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隐性薪酬。在进行实证分析时,他们主要研究的是美国上市公司CEO使用专机及专车,研究得出:公司给CEO配置一定的专机和专车,可以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即隐性薪酬的存在是合理的。

国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高管隐性薪酬的研究。李艳丽、孙剑非和伊志宏(2008)为了研究隐性薪酬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选择上市公司2003年-2006年的A股年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公司给予高管隐性薪酬时,公司绩效明显会变差,即隐性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一负相关关系在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

三、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高管隐性薪酬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目前,对高管隐性薪酬的研究主要分为效率观和代理观两种观点。

1.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效率观)

大量研究表明,高管隐性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企业给予高管隐性薪酬可以提高高管在公司中的威望、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易成本。研究发现,美国高管的薪酬大约是中国高管薪酬的10倍,表明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给予高管的薪酬普遍较低,高管从企业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可能无法满足自己的物质、生理、安全、自我实现的需要,此时企业给予高管一定的隐性收入,可以提高高管的生活水平,高管也就更依赖于这种隐性收入,这种高管产生的对企业的高度依赖性会使高管更加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从而使高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企业价值;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由于高管薪酬受到严格的管制,这种对高管的激励作用更显著。

2.高管隐性薪酬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代理观)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时,高管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违背所有者的利益从公司获取额外收益。大量研究表明:当股东比较分散,管理层持股比例过低,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通过获取额外津贴、给自己配备豪华办公室等(获取隐性薪酬的方式)方式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损害股东利益的同时会给企业带来更差的经济效益。

四、消除高管隐性薪酬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对策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管隐性薪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规范高管隐性薪酬,提出以下对策:

1.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隐性薪酬本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不易于被察觉,很容易成为高管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管隐性薪酬披露准则。高管隐性薪酬透明度的增强不仅方便国家监管部门、民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而且方便学术界对高管隐性薪酬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高管隐性薪酬泛滥的现象极为严重,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约束的规范。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等监督机构能够有效规范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程度。但是,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加快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四委建立的同时出台更加有效地约束机制;另外还需根据我国实际,进行必要的改革。例如,要对薪酬委员会进行内部改革,使之真正独立制定薪酬方案,充分发挥货币薪酬对高管人员的激励作用。

3.完善经理人市场

目前,我国经理人市场还不完善,经理人聘任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特别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很多高管都是国资委直接任命的,他们更有机会通过各种途径谋取私利。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经理人选拔制度,高管在选拔时应秉承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当高管违规违纪时,进行相应的惩罚。建立经理人之间互相竞争的机制,提高高管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2]罗宏,黄文华.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8(09):139.

[3]Lambert.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Harvourt,Brace and World Inc[M].New York,revised edition,1987.

[4]Rajan R.G,Wulf J.Are perks purely managerial exces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6(1):1-33.

作者简介:胡宏伟(1988- ),女,河南驻马店人,沈阳理工大学2013级企业管理硕士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