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之殇
2015-08-18蒋代豪
蒋代豪
名人辈出的中华大地向来不乏名人故居。反观当今,各地因某一名人故居而大肆炒作、争相谋利的事件屡见不鲜,并且美其名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过,戏虽然唱得不错,戏台最后却訇然倒塌。如此这般,名人故居不堪烦扰,蕴含其中的浓厚的历史人文价值,也被现代经济戏挤兑得无处容身。
一代名相孔明在辅佐刘备前醉心于草庐中观书,躬耕于隆中山下的田亩,此后数百年来,这里便成为宁静清幽的名人故居。然而,百代之后,昔日的清静安宁早已不复存在。大量商业公司涌入,疯狂而做作的广告将卧龙冈紧紧包围,一辆又一辆游览车开入孔明故居,众人喧闹的谈笑声早已取代了鸟鸣与虫唱。不知诸葛先生在天之灵看到故居这般“受人欢迎”,心中滋味如何。
不止是孔明先生的卧龙岗,“李白故居”、“杜甫故居”乃至于八杆子打不着的“猪八戒故居”“七仙女故居”,也是你争我抢,各地都人满为患。其实,故居并非纯粹游玩之地,这是文化的集粹之所,是对先人生活的承载与纪念。只有心怀诚意之人才应被允许进入,而各大旅游公司大肆对名人故居进行宣传,都宣称自己这里才是正宗故居,这般势利又怎能使人们真正沉下心来静静欣赏名人故居呢?
反观国外,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坟便立在他的故居旁,那里寂静无声,只有沙沙作响的树叶与虫鸣作为唯一的音符填充着湿润的空气。是因为托翁故居无人知晓吗?不是,是因为所有的人在观赏之时都寂静无声,屏住呼吸,被这世界上最美的坟冢深深打动。这样才是对名人故居最真诚的问候。诗人王尔德的墓上覆盖着斑驳的图案,那是人们在墓碑上轻吻后留下的痕迹。正是这种虔诚,这种对于文学与文化真正的敬畏之心使得国外的名人故居保留量与文化存留度远胜我泱泱中华。
看着国外的人们对名人故里的态度,再看看国人对名人故里的商业化。真正的故居不在于其地点而在于其中所承载的内涵与文化底蕴。别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名人故里,干脆只将它看作一个普通人生活过的地方,这就够了。平凡如你,也能与其中的文化环境合为一体。这样的欣赏,才算是真正到达了名人“故里”,到达了他们灵魂所寄予的地方。
故居之殇,非因无人知晓,而正是因为过多人知晓却鲜有人真正了解和体味过故居的内涵。所以,别再争夺何处为故居,真正的“故居”,就是一个文化与灵魂的寄所。
借而鉴之 好一个“故居之殇”!小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给了那些名为保护、实则破坏“名人故居”者一记棒喝。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详略处理得比较好,如详写卧龙冈,略写“李白故居”、“杜甫故居”等;正反对比也给本文增色不少,如国人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服力更强。不足之处是,小作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故里”与“故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