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2015-08-18李欣宇刘明川高政南

中外医疗 2015年3期
关键词:苯磺酸视网膜视力

王 冰 李欣宇 刘明川 高政南

1.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 16044

现如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报道[1]指出,人口急剧高龄化、生活方式变化、肥胖等为其上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波及到机体各类重要的组织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作为糖尿病主要的一类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具备特异性变化的眼底病变,临床主要症状为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严重时可引发双眼不可逆失明,属于四大致盲性眼病中的一种。现阶段,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仍旧没有确实有效临床治疗方法,过去临床应用常规血管扩张药、维生素等药物展开支持疗法,但是临床疗效并不确切。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研究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所有受检人员在接受检测前,均得到相关的临床检测后确诊[2],并得到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于知情书上签字同意,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中,年龄范围46~74岁,平均年龄(52.5±5.3)岁;病程范围 1~12年,平均病程(5.1±1.1)年。对照组中,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年龄(52.1±5.6);岁病程范围 2~11 年,平均病程(4.9±1.2)年。 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研究组接受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芪明颗粒(国药准字:Z20090036),开水冲服,一次 1 袋,3 次/d,疗程为 3~6 个月。羟苯磺酸钙(国药准字:H20030088),进餐时吞服,在起始治疗阶段,3次/d,一次1 粒;4-6周后,调整为2次/d,一次1 粒。对照组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用法用量同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两组100例受检人员经不同治疗方法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视力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视力情况,每次访视时,对视力情况进行测定。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视力提升超过2 行;有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视力提升不足2 行;无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视力无变化或恶化。不良反应情况,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肝肾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测、心电图以及尿常规+沉渣检测等,观察记录两组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等不良事件。

1.4 统计方法

通过把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研究所得数据展开特别编号并经研究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经SPSS 13.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χ2 值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用药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0.51±0.25)相比于对照组(0.39±0.17)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对比(±s)

组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 P 值0.29±0.17 0.28±0.18 1.291>0.05 0.51±0.25 0.39±0.17 7.258<0.05

表3 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治疗前后检测结果对比(±s)

表3 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治疗前后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μmol/L)110.26±29.81 118.63±24.61 112.30±29.82 115.24±30.11 BUN(mmol/L)5.16±2.88 4.15±0.64 5.30±2.81 4.13±1.21 TC(mmol/L)3.26±0.88 2.65±0.62 3.31±0.81 2.29±0.61 TG(mmol/L)1.13±0.62 1.05±0.59 1.16±0.74 1.18±0.61 LDL-C(mmol/L)2.32±1.03 1.89±1.09 2.24±1.08 2.05±0.97 HDL-C(mmol/L)1.56±0.53 1.05±0.51 1.50±0.49 1.13±0.57

2.2 两组100例患者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66.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100例患者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两组100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安全检测结果相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TC、TG、LDL-C、HDL-C)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现阶段主要的一种致盲眼病。相关医学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与患者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关系[3]。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的发生、发展,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瘤、小点状及小片状会呈现出血情况,同时还会存在白色、黄白色渗出,病变通常会作用于黄斑区使得患者视力下降;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视网膜、视乳头处会产生普遍的新型血管,同时出现增殖结缔组织,视网膜间断性出血,以大量棉絮状渗出,使得患者视力进一步严重受损;严重情况时,患者视网膜会出现出血玻璃体渗出提升,若出现未能得到全面吸收,便会形成机化条索,粘连于患者视网膜处,造成增殖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最终使得患者失明。由此可见,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取有效的早期临床诊断、治疗,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0.51±0.25)相比于对照组(0.39±0.17)明显更高,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66.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该研究结果认为,当代经典理论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受机体血管病变造成的,组织血流动力学失常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失常会导致机体视网膜毛细血管缺血、扩张,微血管并发症受高血糖、高血压重要程度影响;当代临床药理研究指出,人类机体多个方面功能经中药方剂益气养阴方能够得到有效地调节,包括机体新陈代谢、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机体适应性等。芪明颗粒由益气养阴药物、通络明目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等构成,主要成份包括葛根、枸杞子、黄芪、地黄、蒲黄、决明子、茺蔚子等,葛根、枸杞子可发挥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功效;黄芪可起到保护、改善机体红细胞形状,促进细胞生理代谢功效;蒲黄、决明子、茺蔚子等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明目等功效;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确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体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4]。羟苯磺酸钙可对微血管生理技能进行有效调节,降低阻力,控制血浆粘稠度以及血小板高聚集程度,增强红霞博柔韧程度,促进淋巴引流,避免产生血栓,缓解水肿情况[5]。该研究结果与刘洁[6]等、杨胜信[7]等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Yang W 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臧乐红,杨玉青.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4):429-430.

[3]王锋.芪明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06-207.

[4]Xu Y,Wang LM,He J,et al.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roup.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 AMA,2013,310(9):948-959.

[5]张菁,伊力多斯·阿合塔莫夫,莫颖,等.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4):294-297.

[6]刘洁,郭莉莉,代洪辉,等.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109-110.

[7]杨胜信,黎金梅,麦丹,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10):1403-1404.

猜你喜欢

苯磺酸视网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