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七事变后,为何大批青年去延安?

2015-08-18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年8期
关键词:延安战争人才

七七事变后,为何大批青年去延安?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给中国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有数量庞大的学生。国民政府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流亡学生和失散青年的安置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教育部自战争一开始,就成立了各种名目的战时训练班,一方面安置流亡青年,一方面培养党政军人才。

延安施行的是战时教育,它要培养的不是高知、学术人才,而是以经济实用的方式培养抗战干部。这时候的延安有三所学校接纳外来青年——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和吴堡青年训练营。这样的教育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切实的优势:首先,短期政治军事训练适合战争环境;其次,学生毕业后服从分配,即可避免失业;再次,抗大、陕公收录学生不以文凭为准,认可同等学历,且年龄放宽,容纳了更多的“社会边缘人”。

于是,大批青年学生在动荡的时局中选择了“到陕北去”,因为延安的战时教育整合了战争中青年们的热望和诉求,很多年轻人对民族革命与世界图景抱有激情的向往。 (摘自《东方早报》)

猜你喜欢

延安战争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延安的故事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象牙战争
毛遂自荐
战争催生的武器
为国家选人才
战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