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2015-08-17

现代情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动机问卷微信

李 晨 黄 灿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9)

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李晨黄灿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9)

文章基于微信用户社交行为动机 ,通过群体访谈、自查匿名问卷调查等方式 ,利用SPSS和Visio进行信息分析模型构建和假设、绘图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依赖性、普遍化趋势、便捷生活3个方面是影响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最后 ,利用研究结果深化理论实践意义,引导微信持续健康发展。

微信用户 ;信息分享行为 ;动机

随着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交流平台APP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日渐明显,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即时的社会交流工具 ,因其提供及时性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越来越多的客户端用户参与创建分享信息互动,表达自我。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移动应用的普及 ,手机上网常态化特征明显,每天超过4小时上网用户达36.4%[1],这进一步促进了微信这类囊括多种类型领域的全面型APP普便化推广应用,加大了客户端用户使用粘度及渗透力。截至目前,微信客户端用户规模达3亿以上。因此,作为即时通信工具中的典型代表和佼佼者,微信以其高使用频次以及多种类型实时聊天方式,集聚了大量用户群。

本文试图从微信用户群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出发,了解用户群体、发布内容和用户信息发布行为动机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隐藏规律 ,帮助实现 “客户为导向”的实用性微信产品服务,进一步推动其高效服务用户并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现状

本文着重从微信用户的现实需求、心理需求和平台技术服务为研究出发点。基于用户心理需求层次研究分析,Anil Bilgihan等 (2014)对Y年代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得出用户自身行为特征和性别差异是影响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之一[2]。Sanna Talja指出不同文化背景和团体的交流互动进行一些社交信息分享行为,是为获取自身相同领域更多相关信息行为[3]。郭坤、周静等(2014)通过以人人网对用户分享态度行为研究得出积极和高利他主义特性用户对信息分享有显著影响[4]。邓胜利、杨丽娜 (2013)通过对用户自身特征的研究,利用五因素方法得出对信息分享行为信息源的选择 ,得出外向型和开放性用户是社交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中心用户,呈正相关,而尽责性则与社交网络信息分享呈负相关[5]。根据这些文献得出用户自身的特点对信息分析行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影响。同时,在对用户的进一步了解中 ,PongsajapanRobert对Twitter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发现用户会因为好奇心和获取新知识而分享已有信息[8]。姜雪、Jeff Bullas对虚拟社区用户层面信息分析行为提取影响因子,明确提出用户的满意度及用户对在线社区强烈的认同感是用户继续使用并分享信息行为的内在动力[6-7]。通过对这些用户的内在研究可以总体得出用户自身特征差异、好奇心、获取更多知识和满意程度是用户分享信息的内在动力。

通过对用户现实需求动机层次的分析,Pongsajapan Robert对Twitter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进行研究得出社交是其重要因素之一[8]。Jeff Bullas、Sally M.Li和WillW.K.Ma通过研究信息分享行为的强大影响力等五类信息分享行为动机指出其动机之一是为了扩展社会影响社交圈[7,9]。Morales,A.J、Borondo,J等人通过对推特用户信息传播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发现,个人在信息分享行为时会将他人的信息反馈作为自身发布信息的衡量点的关键[10]。蔡剑、詹庆东从研究生用户群着手,利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出收藏动机、名誉声望、自身需求、利他动机、安全需求和最重要的社交动机是影响研究生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11]。李枫林、周莎莎提出个人和社区感知结果和资源是影响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12]。因此 ,从现实需求动力层面上,拓展社交、加强社会交流、获取他人反馈、提升名望是信息分享行为社会动力的关键因素。

再从微信软件自身技术服务提供角度来看,Tingting Wang等通过对社交工具中的 “关注”、“转发”、“评论”等信息分享形式来挖掘用户兴趣[13];蔡剑、詹庆东从研究生用户群着手以及柳瑶等从微博用户生成内容动机研究得出安全性因素是影响微博用户生成内容的主要动机[11,14]。姜雪对虚拟社区技术层面信息分析行为研究得出成本对于信息分享有特殊意义 ,这个成本包括时间代价、金钱、个人隐私等[6]。从以往研究中可以得出,安全性、成本是用户考虑信息分享行为的技术层面动机考虑的因素。

2 研究模型构建

动机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需要;一个是刺激。本文根据C.P.Alderfer提出的ERG理论,提取了现实刺激需求动机、个体心理动机和技术服务支撑3个层次,以微信用户群为研究对象,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进行研究。现实刺激需求动机层面主要有个体在受到外界行为刺激之后产生的驱动力,表现在获取资讯、便捷生活和社会普遍化趋势影响。个体心理动机则出于用户自身的需求,包括用户交流沟通和依赖习惯。技术服务支撑主要是微信面对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其主要吸引力和驱动力在于安全性和成本控制。具体构建模型如图1。

基于图1所提出的模型,我们建立如下理论假设:

假设1(H1):获取资讯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假设2(H2):便捷生活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图1 RR微信用户信息分享动机模型

假设3(H3):普遍化趋势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假设4(H4):交流沟通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假设5(H5):依赖习惯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假设6(H6):安全性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假设7(H7):成本控制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产生正影响。

3 数据分析

3.1问卷设计

问卷由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如性别、年龄、学历等)和用户微信信息分享行为动机问题项两部分组成 。所有量表问题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量表,以1~5表示赞同程度,其中1表示非常同意 ,5表示非常不同意。正式问卷的发布主要通过问卷星链接 (http:∥www.sojump.com/jq/3829831. aspx)进行在线调研。通过在各大热门网站如新浪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和对话框等进行问卷链接投放问卷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持续1个月,总共回收在线和纸质问卷数量200多份,为保证回收问卷质量 ,剔除所选答案全部相同等不合理的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份150份。为确保收集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

3.2问卷可靠性分析

信度分析反应问卷的真实程度,本次问卷调查我们运用的是李克特量表,而李克特量表的信度采用最多的是Cronbach'sα系数。在一般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sα系数大于0.5就达到要求 ,通过spss进行信度分析,此次问卷得到Cronbach'sα为0.941,说明问卷有很高的可信度。再对每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检验,得到的结果都大于0.5,因此保留全部数据,具体数值如表1和表2:

表1 RR整体的可靠性分析

表2 R变量信度测试结果

3.3问卷因子分析

问卷效度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程度。在spss的效度分析中 ,普遍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只有在KMO值大于0.5才能进行因子分析,且数值越大越好。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萃取分析,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和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根据spss的结果输出显示可以提取6个因子。同时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5才具有良好的构建效度,在KMO值和因子载荷系数等的要求下,我们删除题目安全性1、交流沟通1、交流沟通2这3个选项。得到具体数值如表3:

表3 RRKMO和Bartlett球形数据检验结果

删除部分问题项后,重新进行问卷分析 ,经过因子分析旋转9次后收敛;结果发现转轴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基本每个因子都大于0.5,说明修改后的问卷具有很高的效度,如表4所示。

表4 RR删除部分问题项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图

表4 R(续)

根据表3可以得出:(1)普遍化趋势、用户行为动机、获取资讯、便捷生活、成本控制、依赖习惯的问题项聚合比较明显,与因子分析法萃取出的6个因子比较符合,说明量表设计比较科学。(2)可以把安全性2和行为动机合并到一起成为因子。因此 ,一共提取普遍化趋势、用户行为动机、获取资讯、便捷生活、成本控制、依赖习惯6个因子。

3.4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是衡量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在SPSS的相关性分析中 ,一般采用的是Pe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法,其相关系数越大表示相关度越强。根据显著性的定义,如果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性0.05(P<0.05),则在相关系数旁标注1个 “*”;如果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性0.01(P<0.01),则在相关系数旁标注1个 “**”。通过SPSS19.0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各个变量都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示变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见表5)。

表5 RR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3.5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通过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来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的R2(相关系数的平方)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比例。而容差和VIF(方差膨胀因子)表示检验自变量系数之间共线性问题 ,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容差小于0.10或者VIF大于10时,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会影响到回归模型的正确估计。通过spss19.0软件对问卷进行回归分析来度量普遍化趋势、获取资讯、便捷生活、成本控制、依赖习惯对用户行为动机的预测性。其中普遍化趋势、便捷生活和依赖习惯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并且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三者的解释量分别为28.5%、25.4%和36.1%。

因此,最终的回归方程为:

用户行为动机=28.5%普遍化趋势+25.4%便捷生活+36.1%依赖习惯

如表6。

表6 RR数据回归分析

4 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普遍化趋势、便捷生活和依赖习惯对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有正向影响,及假设H2和H3、H5验证成立。研究发现用户根据依赖习惯、普遍化趋势和便捷生活的需求对于微信的使用和转发信息分享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微信是否能够吸引和保留新旧用户的核心和关键。依赖习惯对于用户分享行为动机影响最为突出,这表明用户首先会依据自身惯性来选择信息的分享,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微信在用户群中的重要地位和优势。普遍化趋势因素排在第二位重要地位,表明了微信的大趋势也激励和推动着更多的用户分享信息,微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 ,能够满足和推动信息分享行为。便捷生活成为了用户分享行为的不可分割的因素,体现了微信在用户现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微信能够以一种轻松便利新颖的方式给用户提供最相关最急需的信息也体现了微信的应时代性和需求性。微信越来越以用户为核心,提供需求的同时不断吸引保持已有用户 ,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时代沟通工具。通过验证得出的最终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RR最终模型图

5 研究不足和展望

以微信为研究对象 ,发现依赖性、普遍化趋势、便捷生活是影响微信发展和运营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未来即时通信类工具的潜力股和发展领军对象,对于微信运营的展望如下:

5.1完善“微”功能,优化“微”服务

微信作为大众实时通信工具 ,需要及时根据微信用户反馈和建议 ,不断听取意见弥补不足。在新技术不断脱颖而出的通讯时代,除了要不断地完善微信已有的功能,提高相关功能的安全性和便捷度,还需要不断的设计和研究新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使得用户在通讯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活便捷度。

5.2重视“信”用户,吸引“信”需求

随着大众用户对于微信的依赖性逐日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兴用户加入到微信的行列。微信服务商在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重视用户交流和反馈 ,及时更新修改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由于大众类交流沟通工具也日益多样,会吸引部分用户流分散 ,微信服务商也必须不断提高已有用户的微信粘附力,同时多样化吸引新用户,以达到微信的高依赖性。

5.3普及“微”应用,适应“信”时代

作为信息分享和发布交流的及时平台,微信对信息的推送和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微信作为迎合信息分享时代的发展的软件和应用 ,在当前所有的及时性通讯工具中具有较多的市场和较高的地位,微信服务商必须不断的更改和完善其营销策略和运营方向来适应和普及市场的发展 ,同时也要持续的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以促进服务商自我完善和进步 ,使微信不局限于 “微”,更要适应 “信”时代的趋势和走向。

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研究目前很少有人涉及,主要参考微博、twitter等及时类工具的信息分享行为研究,本文在研究中可能没有凸显微信分享的充分性,可能有更适合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文献;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设计可能存在不足和缺陷;最后,对用户的信息分享动机研究可能有所因素尚未涉及。对于不足和缺陷,我们会继续改进和研究以达到完善。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移动互联网络调查报告[R/ 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63 66265178976.pdf,2014-08.

[2]Anil Bilgihan,Cheng Peng,Jay Kandampully.Generation Y's dining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sharing behavior on socialnetworking sites:An exploratory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4,26(3):349-366.

[3]Sanna Talja.Information sharing in academic communities:Types and levels of collaboration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use[J].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3:143-160.

[4]郭琨,周静 ,王一棉,等.个人特征、社交网络信息分享态度和分享行为——一项基于人人网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14,(1):159-166.

[5]邓胜利,杨丽娜.用户个性特征对信息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119-123.

[6]姜雪.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J].图书馆学研究,2014,(10):18-24.

[7]Jeff Bullas,5 Motivations for sharing content[EB].http:∥www. jeffbullas.com/2011/09/01/5-motivations-for-sharing-content/,2011.

[8]Robert A,Pongsajapan B A.Liminal entities:Identity gorenance,and organizatiason Twitter[D].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2009.

[9]Sally M.Li,Will W.K.Ma.Explor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Growth Need Strength on Know ledge Sharing in Social Media,Hybrid Learning.Theory and Practic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ume 8595,2014:288-299.

[10]Morales A,Borondo J,Losada J,Benito R.Efficiency of human activity on information spreading on Twitter.Social Networks[serial online].October 2014,39:1.Available from:Regional Business News,Ipswich,MA.Accessed September 13,2014.

[11]蔡剑 ,詹庆东.研究生群体网络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J].图书情报知识,2012,(2):81-86.

[12]李枫林,周莎莎.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 ,2011,20:48-51.

[13]TingtingWang,Hongyan Liu etc,Mining user interests from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s in social media[J].Advances i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3,7819:85-98.

[14]柳瑶,郎宇洁 ,李凌.微博用户生成内容的动机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13,(10):51-57.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Research on Motivation ofWechat Users'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s

LiChen Huang C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China Normal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In view of themotivation ofWechatusers'information behaviors,this paper supposed to analyze and buildmodels and hypothesisvia SPSSand Visiowith themethodsof group chatt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pendency,tendency and convenience of life are themain factorsaffactusers'sharing behaviors.Finally,the results of the paper are expected to deepen the significance in research field and enlighten the value in the practice to lead theWechatgoes forward in an effective and healthyway.

wechatusers;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s;motivation

李 晨 (1991-),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管理。

10.3969/j.issn.1008-0821.2015.05.011

G202

A

1008-0821(2015)05-0057-06

2014-12-08

猜你喜欢

动机问卷微信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微信
问卷网
微信
动机不纯
微信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