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市

2015-08-16常命强

河南水利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济源市抗旱防汛

济源市

【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济源市安排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包括供水工程、河道治理、饮水安全等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58亿元,占计划的101.1%。

济源市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开工建设

开工建设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400公顷,年设计引水量642万立方米,预计总投资2.2亿元,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和施工道路修建、渠道内清淤、隧洞内钻孔、爆破、清渣扩洞、150立方米压力前池浇筑等建设任务。投资7000万元,实施东阳河邵原镇双房村至王屋镇西门村、蟒河赵礼庄至刘庄、湨河西官桥至济钢等3段河道治理,共治理河道16千米,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标准,改善了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新增耕地133公顷。投资7500万元,完成引黄调蓄东湖工程,实施了东湖水面扩挖和两级钢坝建设,对蟒河玉川桥至济源大道蟒河桥下游1.1千米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将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改善了济东新区区域生态环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449万元,新建饮水安全工程50处,解决了32个村2.1万名群众 (含5个国营林场职工)、22所学校1.3万名师生的饮水问题。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任务,总投资7082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0.3%,建成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46项 (河道清淤工程10项、市级重点工程7项、民办公助工程11项、镇级重点工程18项),新增灌溉面积693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187公顷,除涝面积560公顷,饮水受益8.05万人。完成蟒河口水库验收,主要建设任务有水库尾工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验收、大坝主体工程项目法人验收、水库安全鉴定和蓄水验收、工程档案专项验收等多项准备工作。持续做好省市重点项目服务协调工作,河口村水库工程共完成投资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7%;小浪底北岸灌区完成投资700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0%;三湖治理项目完成投资91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7%。完成河道清淤项目年度任务,对蟒河、盘溪河、苇泉河、珠龙河4条62.89千米河道进行清淤治理,累计完成投资2900余万元,清运垃圾、土石、淤泥98.02万立方米。

【水利改革】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对全市农村饮水情况进行普查,针对山区和丘陵区的不同情况,分类制定措施,在山区发挥集中供水优势,强化农村管网改造,在南部丘陵区严格落实农村饮水维护积累制度,实施打深井找水源的方式,解决群众用水难题。2014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二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提升任务,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发挥水质检测中心的作用,每月对各个供水站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确保饮水安全。重点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全市8150处小型水利工程明晰产权并公示7690处,98%的镇、村级小型水利工程已完成确权颁证,下发了5000本产权证书,成立用水户协会447家,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2%,摸清小型水利工程家底,明晰产权,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水政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搞好节约用水、水利规费征收、水政执法等工作,持续巩固深化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起草济源市水系生态保护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对全市水系生态治理保护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起草济源市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奠定了基础。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搞好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制讲座、设立咨询台、挂条幅、发短信、微信等方式,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进企业下厂矿、进学校入社区,与人民群众展开面对面地宣传水利法规、节水知识等内容,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开展计划用水管理,加强地下水人工观测工作,按时完成每月6次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汇总上报,对全市165家地下水及61家公共用水单位实行取水计划审批制度,对月取水300立方米以上的96家计量管理户实行月报表制度的同时进行计划用水的分季度考核,完成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征收3160.3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05%。强化水政执法工作,持续加大水事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共处理12345等举报各种水事违法行为200余起,已经全部给予回复,立案查处水事案件18起,办结12起,追缴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71万元,督促66家企业办理取水许可证,凿井单位和个人备案率达100%。开展深化河湖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全市31条河流和所有涉河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查处非法开采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维护正常水事秩序。

【水土保持】利用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颁布3周年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施行之际,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强化全民水保意识,在全市营造学水保法、用水保法的良好氛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济源市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技术研究报告,顺利完成汛期虎岭水保监测站的观测和应急监测任务,并撰写提交监测报告,为水土流失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抓综合治理,投资40万元,完成大峪镇清洛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4平方千米,同时与省水利厅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沿黄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下达投资计划356万元,项目实施方案评审计划已完成,正在组织项目实施。

【防汛抗旱】防汛方面,先后采用自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型水库、河道、淤地坝等水利设施进行汛前检查30余次,印发防指文件、督查通知等90余份,排除隐患100余处;制定各类防汛预案、修订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召开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在《济源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对防汛责任分工、水库防汛责任人等进行公示,明确各级组织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任务,按要求组织有关市领导到相关防汛责任区进行督导检查;开展防汛减灾专题宣传和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培训4次,组织全市山洪灾害防御演练现场观摩会,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避灾意识;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开展汛情、雨情、水情的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等工作,9月、10月份,雨情较大,全市各个水库溢流,河道涨水,工作组及时到重点防汛区域监督检查,指导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抗旱方面,针对山区临时性用水紧张情况,成立抗旱服务队加强工作指导,发动山区供水站通过开发水源,加强调水供水力度,确保人畜饮水,3月、4月份山区和岭区用水紧张,市水利局派出供水服务组深入山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与山西境内水库协调,向山区水库调水10万余立方米,科学分配调度水源,安排送水车向供水工程末端和地势高的个别村送水,保证特殊时期山区人畜饮水安全;做好水泵、水车、管材等各类抗旱物资的储备更新工作,积极与有关镇村加强沟通联系,主动提供抗旱服务;向上级争取抗旱应急资金240万元,组织实施抗旱应急工程,缓解了旱情。

(常命强)

猜你喜欢

济源市抗旱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