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选论视阙下的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研究

2015-08-16王露露郭林花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译制约音节

王露露,郭林花

优选论视阙下的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研究

王露露,郭林花*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本文从音系和选字两个角度对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过程进行讨论。英汉音素、音节的共性是音译的前提和基础,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汉语音系制约条件的限制和要求,从而得出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语音符号。此外,优选出的汉语语音符号还要受到选字制约条件层级序列的作用,最终选出符合汉语文化习俗、寓意美好的文字以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在音系制约条件和选字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既保留了源商标的音律美,又体现了丰富的内涵美,实现了与汉语文化的融合,从而为大众所接受。

优选论;制约条件;化妆品商标;汉语音译

引言

近年来,国外化妆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各企业特别重视商标名的翻译。成功的化妆品商标译名应同源商标名一样,能够对译名接近者产生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效果,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激发其购买欲望(肖辉、陶玉康, 2000)。所谓化妆品商标名,是指识别该产品、服务或与其相关的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标志,可以是图形或文字,也可以是声音、气味、或立体图像。商标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指示来源或所有权;第二,保证商品或服务拥有同等水平的质量或特质;第三,广告宣传(维基百科,2014/9/8)。本文关注的是化妆品商标的广告宣传作用。

为了保留源化妆品商标名的音韵美、知名度,音译成为一些商家的首要选择。所谓音译,指把源商标的音用译语中相同或相似的语音表示出来(黄忠廉、胡兵远,2008)。外国化妆品商标名的汉语音译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将英文字母转变为英语语音符号,然后将英语语音符号译成汉语语音符号,最后把汉语语音符号转写为汉字。音素、音节的对应是音译的基础,但译者也要考虑到音位变体、音节结构的差异等因素。此外,汉语语音音标转化为汉字时,还要考虑选字和声调,力求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结合。

目前对化妆品商标翻译研究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关联翻译理论角度、生态翻译视角、文化视角,等效原则视角以及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商标翻译。从优选论的角度来探讨化妆品商标名的音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值得尝试。此外,通过优选论得出的制约条件层级序列具有普遍性,对今后的商标名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优选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优选论 (Optimal Theory, 以下简称 OT) 是由 Prince & Smolensky (1993) 提出,其核心概念是制约条件(constraints)。制约条件具有普遍性,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之中,各语言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不同(Kager, 1999)。OT将制约条件分为:标记性制约条件 (促成变化) 和忠实性制约条件 (阻止变化)。制约条件是可以违反的,OT允许符合语法的表层形式最低限度的违反制约条件,以确保其和谐性。

从结构上看,优选论的结构框架包括输入项、生成装置、候选项、制约条件层级体系和优选项。但其并不复杂,生成装置是由普遍语法的组成部分构成,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之中。通过生成装置的作用,可以生成无限个表层表达形式,即候选项集合。在产生候选项时,生成装置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分析随意性原则 (freedom of analysis)、包含原则 (containment) 和语素信息一致性原则 (consistency of exponence)。分析随意性原则的目的是确保有足够的候选项供制约条件层级体系评估和选择。包含原则和语素信息一致原则是对分析随意性原则的限制,要求生成装置生成的候选项,必须包含输入项的语素单位,不得改变输入项的语素信息。这些生成装置生成的候选项然后通过层层制约等级体系的筛选,选出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制约条件的候选项,即优选输出项 (optimal candidate, optimal output, optimal form)(McCarthy & Prince, 1993),它是符合语法的表层表达形式。这一过程可以如图1所示:

图1 优选过程图

本文将运用优选论的分析方法,从汉语音系结构和选字两方面来阐述化妆品商标英汉音译的过程,并得出音系和选字制约条件的层级序列。

二、语料收集

笔者从相关的化妆品网页中收集了包括兰蔻,迪奥,可伶可俐等50个化妆品品牌,涵盖高、中、低档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对样本品牌的译法统计,得出如表1数据:

表1 化妆品商标名的译法统计情况

表1中数据显示,50个化妆品商标译名中,使用最多的译法为音译,占38%。其次是意译,占22%,紧随其后的译法是音意结合,占18%。相对而言,直译和不译的翻译策略所占比例较小。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知,采用音译(包括音译结合)的化妆品商标译名超过一半比例(52%),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源商标语构不成意义,属新奇型或专有独用型,音译可以保留其韵律美和知名度,能够迅速地为大众所接受如 Lancome(兰蔻),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Helena Rubinstein(赫莲娜)等。此外,力求保留源商标内涵的意译法(22%)也是商标翻译的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如Base Formula(芳程式),H20(水芝澳),Clinique(倩碧)等。

因此,若能将音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商标译名便可集二者之优点于一身。其中最为经济的方法便是创新音译法,即在音译的基础上,选出新颖别致、意境优美的汉字,实现音律美和意蕴美的统一。

三、商标汉语音译的优选论分析

英语音节结构为(((C(C)C)V((((C)C)C)C),元音前最多可带三个辅音,如“spring”,元音后可最多带四个辅音,如“sixths”。汉语音节结构为(C)V(C),但尾辅音只能为[n] 和 [ŋ] 如 “an” (安)、“po” (泼)、“can” (参)、“guang”(光)。作为汉语音节的组成部分之一,音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区分意义。因此,外国化妆品商标汉语音译时,其译名不仅需要经历汉语音系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检验,优选出符合汉语语法的语音符号,还需要满足选字制约条件体系的要求和限制,从不同声调所对应的汉字中选出合适的商标译名。

(一)音系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序列

优选论认为,制约条件具有普遍性,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之中,各语言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不同。在某种语言中,排列靠前的制约条件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该语言的基本结构。在另一种语言中,该制约条件可能排列靠后,其他制约条件排列靠前,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语言结构。那么,只有符合语法规则的音节才能转化为相应的语言文字。因此,化妆品商标名英汉音译时必须遵守以下音系制约条件:

(1) *COMPLEX: 汉语音节内没有辅音丛。[11: 9]

(2) CODA-CON(*-nasal, *+labial)σ: 音节不能以唇音或非鼻音结尾,只能是[n]/ [ŋ]。[11: 9]

(3) CHI-σ: 输出的音节σ,必须有相对应的汉语音节。[5: 31]

除此之外,化妆品商标名音译时通常采取经济原则,要求输出与输入音节结构保持一致。这一阻止变化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可以转写为:

(4) MAX-IO: 输入形式中的每个音段必须在输出形式中有相对应的音段。

(No deletion)。[1: 67]

(5) DEP-IO: 输出形式中的每个音段必须在输入形式中有相对应的音段。

(No epenthesis)。[1: 68]

英语音节中有辅音丛,而汉语音节不允许出现辅音丛。当源语音节中带有辅音丛时,我们通常选择增加音节以保证源语的基本特征 (张吉生,2006)。那么,增音则成为音译中的普遍现象。因此不能删音的制约条件MAX-IO排列靠前,可表示为MAX-IO >> DEP-IO。

本人认为英文妆品商标名的音译应最大限度确保输入项与输出项语音特征的相似性。

(6) MAX-IO(V): 输入形式中的元音音段特征与输出形式的元音音段特征一致。

(7) MAX-IO(C): 输入形式中的辅音音段特征与输出形式的辅音音段特征一致。

由于英语元音前后可带多个辅音,而汉语元音前后最多带一个辅音,故英汉语音符号在转换过程中,难以实现辅音音素的一一对应,因而制约条件MAX-IO(C) 经常遭到违反,排列靠后。英汉音素、音节结构的差异性使得上述制约条件(6)和(7)在多数情况下遭到违反,因而在整个音系制约条件等级序列中排列靠后。

下面是法国著名香水、彩妆和护肤品牌 Dior ['di:ɔ:]的音译可接受性的优选论分析过程:

表2 Dior语音的优选过程

表2中最优输出项为[tiɑu] (迪奥)。根据前面章节可知,候选项b和d严重违反了排在等级排列较高的CHI-σ,输出的音节 [di] 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音节,最先被淘汰。候选项c删除了元音/ɔ:/,违反了排列靠前的制约条件MAX-IO,而遭淘汰。输出项 [tiɑu] 只是最低限度地违反了制约条件MAX-IO(V),成为优选项。综上所述,满足了汉语音系制约条件的a候选项成为了优选输出项,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因此,化妆品商标名英汉音译的部分音系制约条件的等级序列应为:

(二)选字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序列

语音对等是音译的基础,当英语的语音符号翻译成符合汉语语法的语音符号后,我们还需要为每个语音符号选字。由于汉语属于声调语言,音节的声调不同,对应的汉字也不尽相同。所以,一个音节经常对应多个汉字。为了能够在一系列的汉字中选择出合适的译名,我们需要用优选论来缩小范围。

化妆品的商标名以迎合译语文化、译语审美习惯、取悦译语受众为主要特征。因此,英文化妆品商标名在音译的基础上,经常选择新颖别致的汉字,如“美、丽、兰、诗、雅”以迎合女性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多数情况下,与语音符号相对应的汉字缺少美感,而化妆品商标作为广告宣传手段,必须顺应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其译名会选择违反部分音系制约条件的要求,选择寓意美好的汉字以取悦译语受众。以上可转述为两条制约条件:

(8)*CONFLICT: 不能使用禁忌语,粗俗语等引起文化冲突的汉字。[7: 94]

(9) ELEGANCE(M): 商标名必须选择一些寓意美好的文字。

化妆品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宣传广告,是连接商标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因此一个成功的广告应当能够做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除此之外,商标名一般还具有语言简洁,理念创新等特点。所以,上述可转写为以下制约条件:

(10) SIMPLE: 选择简洁、经常使用的汉字。

(11) CONSUMER-ORIENTED: 汉字必须能够反映目标群体的喜好。

法国著名香水品牌CHANEL [ʃə'nel] 的音译名在选字上则体现出了别有心裁,虽然违反了部分音系制约条件,但却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译名的竞选过程如表3所示:

表3 CHANEL语音及汉字的优选过程

表3中,侯选项a音译后选择了汉字“折内”,“折”字在汉语中有赔本、亏本的意思,因而会给消费者带来产品效果差等消极印象。此字为汉语的商场禁忌语,违反了排列等级最前的文化制约条件,最先遭到淘汰。选项b和d的选字都带“蛇”字,违反了ELEGANCE(M)的制约条件,因为蛇在中国是凶恶、丑陋的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到此产品的美感和诱惑,反而让人看了之后产生厌恶之意。优选项 [ɕi□ŋnaiə□] (香奈儿) 虽然违反了部分音系制约条件如:DEP-IO、MAX-IO(V)、MAX-IO(C)等,但其所传达的信息是:如果您使用了香奈儿,身体上的芬香将使您散发无限的魅力。译语完全体现出了商标语意境美,易为大众所接受。

因此,在化妆品商标名英汉音译的过程中,选字也是至关重要的。其选字的部分制约条件序列应为:

在多数情况下,完全满足音系制约条件的语音符号所对应的汉字缺少美感,而化妆品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为了达到广告宣传的作用,化妆品商标名的音译,通常违反部分音系制约条件的要求,选择意境美好的汉字以取悦消费者。即便如此,排列等级较高的音系制约条件*COMPLEX, CODA-CON(*-nasal, *+labial)σ和CHI-σ处于支配地位,不可违反。否则,音译后的汉语语音符号不符合语法规则,也无法生成相对应的汉字。因此,为大众所接受的化妆品商标译名所满足的制约条件等级序列如下:

下面以美国强生公司旗下的护肤品牌Clean & Clear [klin klːəɪ] 的音译为例:

表4 Clean & Clear语音及汉字的优选过程

表4中,候选项a和d的汉语音节中出现了辅音丛,违反了等级排列最高的*COMPLEX,最先遭到淘汰。候选项b虽然通过在辅音丛中增加元音来满足*COMPLEX的要求,但其对应的汉字名“口林口力”毫无美感,也没有任何的意境美,违反了排列靠前 ELEGANCE( M),退出竞选表。候选项c“伶俐”,多形容女子活泼可爱,意境美好,但删除了太多音段,违反了MAX-IO这一忠实性制约条件,遭到淘汰。输出项[khɤliŋ khɤli](可伶可俐),只是最低限度地违反了制约条件,成为优选项。因为这一款护肤品的消费群体是13-22岁的青少女,优选项“可伶可俐”既保留了原语的音韵美,又营造了一种意境,让人不禁想到一个活泼俏皮、清新靓丽的少女形象,同时该护肤品“清爽、洁净、护理”的产品功能也完完全全地传达给了消费者。

四、结语

在音系制约条件和选字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化妆品商标名的音译既保留了源语的音律美,又体现了丰富的内涵美,实现了与汉语文化的融合,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化妆品商标名英汉音译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为:

*COMPLEX, CODA-CON(*-nasal, *+labial)σ,CHI-σ>> *CONFLICT>> ELEGANCE(M) >> SIMPLE>> CONSUMER-ORIENTED>>MAX-IO >> DEP-IO >> MAX-IO(V) >> MAX-IO(C)

化妆品商标翻译除了保留源语音韵美以产生语音联觉外,还需要蕴含丰富的内涵和意境美以实现语义联觉,并且能够反映译语文化观念以实现文化联觉。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各企业商标设计的最终目标。

[1] Kager R. Optimality Theory [M]. Cambrige: CUP, 1999.

[2] McCarthy J, Prince A. Prosodic Morphology I : Constraint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M]. Massachusett: M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Rutgers University, 1993.

[3] PrinceA, Smolensky P.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Cambrige, Mass: MIT Press, 1993.

[4] Radford A, Atkinson D, Britain H. et 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 Song Songyan.An OT Analysis of the Transliteration of English Personal Names [D].Beijing: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 2011.

[6] 黄忠廉,胡远兵.术语全译策略系统—术语汉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8,(4):28-32.

[7] 蓝婕,许菊.商标英汉翻译的优选论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89-96.

[8] 李兵.优选论的产生、基本原理与应用[J].现代外语,1998,(3):71-91.

[9] 商标[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5%86 %E6% A0%87. 2014-9-8/ 2014-12-10.

[10] 肖辉,陶玉康.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51-58.

[11] 张吉生.优选论与外来语的音节可接受性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7-12.

[12] 张吉生.再论汉语外来语音节可接受性的优选论分析[J].外国语,2006,(2):26-32.

An OT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Foreign Cosmetic Brand Names

WANG Lu-lu, GUO Lin-hua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ptimality Theory, the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process of foreign cosmetic brand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onetic system and character selection. The similarities of English-Chinese phonemes and syllables are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however, there also exis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us,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foreign cosmetic brand name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restrictions of Chinese phonological constraints to the utmost extent, so that a standard Chinese phonetic symbol can be generated. Besides, the optimal Chinese phonetic symbol also should be evaluated by constraints hierarchy ranked for character selection, and finally finds a suitable character elegant in meaning, which both conforms to Chinese cultural conventions and wins customers’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wo constraints hierarchy ranking,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foreign cosmetic brand names has realized the beauty of sound and connotation and reflected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s; cosmetic brand names;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郭林花(1967-),女,教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H314

A

2095-414X(2015)04-0062-05

猜你喜欢

音译制约音节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拼拼 读读 写写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