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水利改革 深入推进依法治水奋力推动江苏水利迈上新台阶
2015-08-15李亚平
李亚平
(江苏省水利厅,江苏 南京 210029)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全面推进法治水利建设,做好2015年重点工作,奋力推动江苏水利迈上新台阶。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亲临水利部考察座谈,作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重要部署。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省水利厅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障江苏水安全的情况汇报,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全省水资源管理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要求全省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大力度地做好治水兴水这篇文章。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着力抓好落实。
深刻领会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水利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治水兴水发表重要论述,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必须认真对照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谋求新发展,不断推动江苏水利再上新台阶。
(一)必须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分析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三大特点。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深刻阐释,并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矛盾。面对全省经济发展新形势,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新常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水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认识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新常态下,国家更加注重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快水利建设成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去年,国务院专门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出要在当前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 项重大水利工程。我们要把握新机遇,系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使水利建设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坚实后盾。要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转变。今后一个时期,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生态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加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更加关键。水利也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形势和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治水新路径,更加注重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突出加强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抑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环境的过度索取,促进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提升。要增强新常态下水利发展的新动力。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活力。要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勇于创新治水实践,提升治水水平,提高管水能力,以水利的新发展支撑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二)必须深刻领会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方针,对水利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新要求,为我们更好地推进江苏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节水优先,就是要从增加供给转向需求管理,从开发建设工程、拓展供水渠道转向侧重于提高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需求,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突出我省的农业节水,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四化同步”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空间均衡,就是要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突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完善流域与区域水资源互济互调的工程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提升我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系统治理,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来治理水,涵养水源,修复河湖生态,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通盘考虑流域与区域水利工程建设,着力补强我省洪涝防御的主要短板,解决水质型缺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完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两手发力,就是既要善用水价等经济手段加强节水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作用,通过深化水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治水管水的两手发力。
(三)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作重要讲话,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发出了“建设新江苏、迈上新台阶”的动员令,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五个迈上新台阶”的新要求。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全面部署。全省水利系统要把握好“建设新江苏”的新定位,切实把总书记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贯彻落实到各项水利工作中。要进一步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和“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新要求,着力提升水利现代化建设质量,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构建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增强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建设,构建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提升供水保证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围绕“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着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力度,加快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真正实现旱涝无忧,更好地发挥水利保障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民生发展的能力。围绕“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统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等措施,保护健康的城乡水生态环境。我们要全面把握“建设新江苏”赋予水利工作的重要使命,依托现有较好的水利工程体系这个基础,着力拉长和补齐短板,切实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使江苏水利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水利发展率先探路、积累经验。
(四)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内涵。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策,省委对全面建设法治江苏作出战略部署,水利部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作了具体安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水利必须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把法治思维和法治要求贯穿到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必须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法规、规划、政策、标准来管理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水利的法治水平,增强执法能力和执法成效。体现在立法上,就是要适应新形势要求,调整立法思路、明确立法重点、争取立法资源,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立法进程,健全完善适合我省省情水情的水法律法规体系。体现在依法行政上,就是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能力。体现在水行政执法上,就是要强化水利执法能力建设,改革执法模式,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逐步形成分工明晰、权责明确、协作顺畅、处置高效的水利执法机制。水利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主动适应水利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水法律法规体系,及时调整与现代水利不相适应的法规制度,做到治水管水有法可依、于法有据。
扎实做好2015年水利各项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总揽,以构建水利综合保障体系为核心,以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为保障,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推进江苏水利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重点,全力抓好水利改革攻坚。要按照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对照时间表和节点目标要求,找准水利改革的突破口,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深化试点,着力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一是抓好水行政职能转变。加快推进项目前置审批事项分类合并实施,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不断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通过规范管理标准、健全信息平台、开展督导检查、跟踪考核评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需水管理,推动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区域发展规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先行开展水资源论证,并逐步对城市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布局等开展水资源论证,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研究水资源用途管制措施,确保按批准用途取水用水。在深层地下水等方面先行开展水权流转探索和水市场建设。三是加快河湖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河湖水库确权登记,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划定,以及大中型水库大坝和库区管理范围线划定工作。7 个国家级河湖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市县要加快编制实施方案,落实改革举措,全力抓好实施。四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骨干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稳定经费渠道、确保两项经费足额落实,加快推进管养分离,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15 个省级试点年内要完成改革任务,通过试点带动在全省全面铺开;5个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试点、16 个省级试点年底前要完成改革任务,各地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建设管理模式。五是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继续推行代建制、试行集中监理制,推进水利建设更大程度向市场开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主体责任履行,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突出县级水利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六是推进水利投融资和水价改革。积极争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水利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和水资源价格调整相关工作,完成项目区内农业水权分配、节水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改革试点任务。建立我省南水北调“两部制”水价政策的执行机制。
(二)强化措施,深入推进水利法治建设。紧紧围绕我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水利法治建设实施意见并积极部署推进,不断开创依法治水新局面。一是加强水利行业立法建设。对《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江苏省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等已提交省政府审议的,要争取年内出台;对《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农田水利条例》和《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条例》等,要继续配合做好立法调研和论证完善。各地要针对“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新形势,超前做好谋划,抢抓有限立法资源,结合上位法要求和本地实际,扎实推进水利立法工作。二是加强水利行业依法行政。要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加快建立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加强水行政执法。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扎实开展水资源、南水北调综合执法等专项行动,通过多部门多层级联动执法等形式,加大重大违法水事案件的省市督办力度。加快建立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进一步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四是加强水法规贯彻实施。各地要根据现有水法规,认真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使法规执行更具可操作性。要加强水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监管,确保各项水法规制度充分发挥效用。同时,加强水法规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体系,不断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深化试点,不断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努力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制定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和用水总量管理办法,建立用水总量预警通报制度,健全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研究制定水功能区达标建设标准,启动重点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二是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推进节水型示范区、省级节水型学校建设,抓好用水计划管理和用水大户节水工作,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进一步落实节水“三同时”、定额管理等制度。三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长江、通榆河、南水北调、引江济太等重点水域保护,加大水生态补偿政策制度研究,开展重要水源地、骨干输水河道等水生态补偿试点。加强地下水管理,年内报请省政府出台地下水压采方案。加强水源地达标建设,年底要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任务。四是抓好水生态文明载体建设。研究制定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管理办法和评估验收办法,制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地方标准,为各地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的市县,要统筹各项措施,努力提升试点水平,为全省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各地要以水生态文明创建为抓手,今年再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水美乡村,继续加强水利风景区和“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
(四)有效应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工作关系重大,必须始终高度戒备,强化各类应急措施,提高科学应对能力,有效减轻各类水旱灾害。一是强化责任制落实。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公布责任人名单,真正把防汛责任落实到每一座工程、每一处险工患段。二是认真组织汛前检查。要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措施,确保检查实效。加大对险工患段处置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落实消险责任单位和除险措施,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增强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水文监测预报,根据雨水情、工情变化及历年防汛抗旱实践,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水情调度方案。完善防汛防旱决策指挥体系,推动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向基层延伸。及早落实防汛抗旱抢险物资保障,不断加强防汛抗旱抢险队伍的能力建设。四是改进调度管理方式。推进水情调度责任体系建设,明确调度权限、落实调度责任,注重流域、区域、节点工程的统筹协调。推进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调水体系水位、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强化抗旱用水管理和水量应急调度,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五)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冬春水利建设会议,已对今年的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作了部署,全省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投资125.7 亿元,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地要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里再着重强调一下全国172 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涉及我省的10 大项、20 个具体项目。对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长江崩岸应急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配套工程等5 项,尚未完成可研编制的,要进一步加快进度,争取尽快完成可研编制后报审;对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南京八卦洲左汊整治工程、长江镇扬河段三期工程、黄墩湖滞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5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可研编制的,要尽快报审;对太湖治理新孟河、望虞河西岸控制、望虞河除险加固等3 项已进入审批立项程序的,要争取及早获批实施;对在建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田间高效节水灌溉2项重大农业节水项目,南京新济洲河段整治、里下河川东港整治、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分淮入沂整治、新沟河延伸拓浚5 项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项目,要全面加快建设进度。
(六)服务民生,切实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今年全省农村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08 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1万亩、旱涝保收农田10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 平方公里,新增旱改水面积20万亩。一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根据现代农业的新特点,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整镇整村推进上下功夫、见实效;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强生态防渗渠道、管道以及喷、滴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真正把节水灌溉当作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加快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大力加强农村实事工程建设。再解决3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和城市用水“同源、同网、同质”目标;高标准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以河道疏浚、水系连通、岸坡整治、截污导流为重点,统筹抓好中小河流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以及农桥新建改造项目建设。三是继续抓好水利扶贫帮扶工作。推进黄墩湖滞洪区等六大扶贫片区水利帮扶,加大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实施力度,落实自主外迁大中型水库移民和小型水库搬迁群众扶持政策,推进国家确定的特困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和“两湖”搬迁群众帮扶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创新机制,着力强化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的新部署新要求,更加重视河湖与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切实保证健康运行。一是全面推进河道管理“河长制”。各地要积极创新河道长效管护模式,通过河道管理标准化试点积累经验,研究出台标准化管理规程规范,建立骨干河道巡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二是不断深化湖泊管理机制。发挥全省湖泊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统筹7个现有省管湖泊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强化省洪泽湖管理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示范作用,深化湖泊管理与保护。三是突出强化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各地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制度,抓紧划定发布重要水域,加大河湖巡查管理力度,制止各类非法侵占行为。突出维护湖泊水域面积和生态健康,大力推进退圩(渔)还湖,固城湖、长荡湖退圩还湖项目要抓紧完善方案,加快实施;洪泽湖、里下河湖区兴化境内退圩还湖等项目要抓紧编制规划报批;白马湖、大纵湖等退圩还湖项目,要严格按照省政府批复的规划抓好实施。四是大力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继续抓好省级以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小型水库省级示范库创建,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安全监测和运行管理,推进重点水闸、泵站精细化管理。研究建立新建南水北调工程与江水北调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机制,推动南水北调工程良性运行。同时,要继续抓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继续落实调水引流、生态清淤、蓝藻(水草)打捞、湖泛防控、节水减排等水利措施,实现“两个确保”。
(八)夯实基础,有力推动水利行业全面发展。把行业自身发展摆上更加重要位置,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一是增强水利的科技支撑。健全完善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着力形成鼓励科技创新、提升成果质量的发展导向。抓好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攻关,推广运用一批最新水利科技成果。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工作,切实推动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深度融合。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改善人才结构为目标,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六大人才工程”,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促进干部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工勤技能队伍的平衡发展,全面提升水利队伍素质。三是提升水利基层单位发展能力。加快水文基础设施、水利执法装备和防汛、监测、科教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水管单位、基层水文站所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乡镇水利站、抗旱排涝服务队建设,大力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依法登记、规范发展,真正使其成为小型水利的管护主体,提升基层水利服务和保障能力。四是落实安全生产保障。严格执行新《安全生产法》,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开展各类隐患排查和治理,推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我省水利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九)科学谋划,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的攻坚之年,也是谋划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统筹谋划今后五年的水利改革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建设布局和体制机制,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提供遵循。一是准确把握指导思想。要体现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建设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提升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水平,切实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二是科学设置规划目标。要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布局,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坚持发展与改革统筹、城市与乡村协调、建设与管理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原则,突出解决区域治理、水资源保护等“短板”问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水利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合理确定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与指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力争到2020年左右,有条件的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全省农田水利发展水平总体上达到省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标要求。三是合理确定发展布局。要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结合各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依据流域、区域水利规划,合理确定水利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水利发展适宜政策措施,促进水利全面、协调发展。
(十)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各项任务。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接受纪律约束,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程序。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动“两个责任”的有效落实,加强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规范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和惩治水利系统腐败行为。要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继续开展“三解三促”活动,逐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开展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通过“最美水利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管宣传,加强水利新闻宣传和水情教育,提升舆情引导能力,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希望全省水利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奋力推动江苏水利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新贡献!